徐勝楠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150025)
水中細菌總數與水體受有機污染的程度相關,現今國內外對細菌總數測定的方法有:檢測片法、測定細胞重量法、顯微記數法、稀釋倒平皿法,熒光法等。在本研究通過平板計數細菌總數測定法,采樣分析了夢溪湖4 個采樣點的細菌總數,為夢溪湖水質污染狀況評價和水污染改善提供參考依據。
本文的研究區(qū)域為夢溪湖,位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中部,其中共分四個區(qū)域,均為人工湖,人工湖泊采樣點應該盡可能覆蓋污染物所形成的污染面積,尋找能夠切實反映水域的水質特征的采樣點。2017 年5 月確定夢溪湖水體的布點,共布設4 個點,6-9 月分別于每月的同一天取水樣,并在取水的當天做實驗,隔天進行菌落計數并記錄。共計16 個點,采樣點的分布如圖1 所示。
圖1 采樣點示意圖
將水面以下0~15 厘米的深水樣品浸入帶塞的滅菌的玻璃瓶中,將玻璃瓶瓶口朝下翻過來取下玻璃塞使水將流入瓶中,在玻璃瓶滿時用瓶塞蓋住瓶口,從水中取出后盡快檢查。
本文使用平板計數法測定夢溪湖湖水中細菌總數[1-2]。
2.2.1 依照國家衛(wèi)生部于2001 年9 月份實施的《生活用水衛(wèi)生規(guī)范》操作[3],按照10 倍稀釋法和去離子水將水樣稀釋成倍數不同的水樣,每個稀釋度重復兩次。然后加入到四十五攝氏度的普通細菌培養(yǎng)基約15mL,立即充分混勻,等到培養(yǎng)基凝固后,放到三十七攝氏度的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四十八小時,取出計數細菌總數。
2.2.2 優(yōu)勢菌落種群的鑒定:使用菌落記數方法,通過觀察已計數的有菌落的平板上的菌落的顏色、形態(tài)等性狀,然后根據出現的頻率確定優(yōu)勢菌落并進行分離培養(yǎng)。對所選菌株進行現狀觀察、革蘭氏染色、大小觀測、等性狀實驗,將形狀相同的歸類為同一種菌株[4]。按照水中組菌總數測定操作過程[5]操作。
使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yǎng)基,并且使用平板菌落計數法來測定水中的細菌總數。因為水中的細菌對營養(yǎng)和其他生長條件有不同的要求,不可能找到使水中的所有細菌在單一條件下生長和繁殖的培養(yǎng)基并且水中有許多種細菌,所以在培養(yǎng)基平板上生長的細菌數量大約是一個近似值。
取出三個已經滅好菌的空試管,分別加入9mL 的去離子水。取1ml 的水樣注入6-1,9ml 去離子水內,充分震蕩搖勻后再自6-1 取1ml 至6-2 去離子水內,如此稀釋到6-3,稀釋度分別為6-1、6-2 和6-3,將水樣充分震蕩,使可能存在的細胞膠團得以分散開;如果三個稀釋度的菌數依然過多或過少而導致無法計數,則繼續(xù)稀釋或減小稀釋倍數來調節(jié)結果。
表1 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和措施
夢溪湖細菌總數的測定得到的結果如表2 所示。
如圖2,從六月份起,哈爾濱師范大學夢溪湖中的細菌總數逐漸升高,表明水中有機質逐漸增多,水質愈加下滑,2017 年6月水體中有機物質含量較低,2017 年7 月起,有機物質均有增加,4 個布設點中1 號與2 號水體中增加的有機物質尤其高,經多次稀釋測得:1 號采樣點6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200 個/ml,7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225 個/ml,8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500 個/ml,9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690 個/ml;2 號采樣點6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65 個/ml,7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130 個/ml,8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380 個/ml,9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540 個/ml;3 號采樣點6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80 個/ml,7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65 個/ml,8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128 個/ml,9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250 個/ml;4 號采樣點6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26 個/ml,7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15 個/ml,8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68 個/ml,9 月水體中細菌總數為112 個/ml;革蘭氏染色結果為藍紫色陽性,優(yōu)勢菌種為短桿狀菌。6-9 月,1 號點位細菌平均總數為404 個/ml;2 號為279 個/ml;3 號為個131/ml;4 號為55 個/ml??梢钥闯鲈?-9 月,1 號點位水質最差,細菌平總數達到404個/ml;4 號點位水質最好,細菌平均總數為55 個/ml。
表2 夢溪湖細菌總數測定結果表
圖2 6-9 月夢溪湖各采樣點細菌總數變化圖
圖3 6-9 月細菌平均總數折線圖
由圖3 可知,對2017 年6-9 月夢溪湖中不同監(jiān)測點的細菌總數測定結果表明,6-9 月夢溪湖各監(jiān)測點的細菌總數平均值分別為六月93 個/ml、七月109 個/ml、八月269 個/ml、九月398個/ml,總體呈上升趨勢,1 號點位最多,九月份總數達到690 個/ml,4 號點位最少,九月份總數112 個/ml。從實驗結果中得出,2017 年6-7 月,水體水質較好,細菌總數為93 個/ml,2017 年8-9 月,有機物質增多,原因為夢溪湖為人工湖,8-9 月為溫度較高的月份,8 月平均溫度為25℃左右,9 月平均溫度為22℃左右,水中的藻類、微生物、細菌等在此溫度下大量繁殖、死亡,導致水質下降。綜上所述,夢溪湖水體中細菌種類豐富,具體表現為在培養(yǎng)皿上的細菌群落形態(tài)各異,其中短桿狀菌為優(yōu)勢菌種。并且,夢溪湖水體中還有大量浮游生物,藻類等。這說明夢溪湖水質污染較小,在滿足可提供人們日常觀賞游玩的需求上還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達到景觀用水中細菌總數的標準要求。
采用平板菌落計數法分時段測定夢溪湖水體中的細菌總數來反應水體水質及水中有機物質的變化,在整個夏季,水質最好的月份為6 月,水質最差的月份為9 月。相同布點位水質會由于時間的不同而變化,水體中有機物質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經革蘭氏染色實驗得出,水體中短桿狀菌為優(yōu)勢菌種,符合《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中規(guī)定Ⅳ類水體中細菌總數的標準限值,能夠滿足人們日常觀賞需要。
本文對哈爾濱師范大學夢溪湖水中細菌總數進行測定,結果顯示湖水質受污染較小,可供一般的觀賞游玩,美化了校園環(huán)境,但是我們也要繼續(xù)加強對夢溪湖水體的保護。
對于哈爾濱師范大學夢溪湖湖水,在微生物過多時,可采用兩種方法:
5.1 循環(huán)過濾法。用理化的方式來清潔哈爾濱師范大學夢溪湖中的雜質,將水中的固體物質和水體分離開來。這種方法通常采用噴灑化學試劑使夢溪湖水體中形成含有污染物的沉淀物,用這種方法來處理哈爾濱師范大學夢溪湖中的水。事實上這種方法適用于含有很多沉積物或懸浮固體物質(SS)的人工湖水。但是,該方法對人工湖水中的有機物質和藻類植物的抑制和處理并無太大效果,而且但凡人工湖水面積擴大一點,就要延長過濾的周期,從而使得水質根本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5.2 曝氣法。這種方法就是使用可以曝氣的裝置每天十二小時向水中注入氧氣來升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用以達到凈化人工湖水體的目的。在此方法中哈爾濱師范大學使用的大部分設備是普通的曝氣器和小型的噴泉裝置設備等。這種方法只能改善人工湖水體的變黑、發(fā)臭的現象,對于抑制藻類生長和凈化水體的質量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