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詞庸
黎明的光終將接續(xù)黑暗,挑燈的筆必會延繪方向。
清晨的初陽,最是明亮。陽光于塔尖站立,這座城披上了光衣。微光正好,風過樹梢,吹得孩童的笑聲灑了一地。那時,我是一個聽書人,聽書里的天使、惡魔、公主、王子,聽人間的所有美好。
風吹動了書篇,書頁沙沙地翻動,我拾起筆,一筆一畫地寫下孩童的天真。我寫公主騎士、海底森林,寫我初識這世間看到的所有單純。
漸漸地,太陽升了起來。正午的驕陽,最是熱烈。少年懷著滿腔熱情從這個世界奔馳而過。少年的青春是“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狂妄,是“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志氣,更是“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自信。那時,我是個閱書人,閱金庸筆下的江湖,讀少年的鮮衣怒馬,仗劍天涯。
驕陽下射,透過層云樹梢,落在了書篇上,我又拾起了筆,懷著少年的意氣風發(fā)。少年縱馬疾馳,在草原上揚起塵灰,掠起清風;少年臨窗苦讀,窗外寒來暑往……
正繪著,書篇上的光已成了昏黃色,日落西山,人垂暮老。傍晚的黃昏,最是溫柔。我希望,那時兩鬢斑白的我,既有老年的豁達通透,也有少年的熱烈赤誠,還有孩童的爛漫。到那時,我應是個賞書人,賞人間百態(tài),滄桑變化;賞蟬鳴深秋,月上梢頭……
天已昏,我必又要拾起筆。我開始繪人間,繪世態(tài),繪炎涼。我繪世間溫柔黑暗,君子小人,世態(tài)格局。終于,塔尖上的光化作了天上的星辰。
日升日落,星辰落下又回歸,孩童成長又還童,始終不變的,是一直拿在手中的筆,它繪了一遍世間萬物。
天昏日落,挑燈執(zhí)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