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琪
(北京市大興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 北京102600)
大興區(qū)是北京的西甜瓜主產(chǎn)區(qū),設(shè)施西瓜栽培面積在3 萬畝左右,大興西瓜廣受市民青睞。西瓜幼苗階段是植株生長發(fā)育的基礎(chǔ)時期,西瓜幼苗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坐果和果實發(fā)育,最終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1]。西瓜生產(chǎn)中采用嫁接技術(shù)可以提高西瓜對土傳病蟲害的抗性,減少生理病害的發(fā)生[2]。北京市西瓜育苗產(chǎn)業(yè)正在逐步朝著集約化育苗發(fā)展,大興區(qū)近幾年集約化育苗量在逐年增長。集約化育苗配套的技術(shù)正在逐步完善,王景華、黃雅敏、古麗·玉素甫等[3-5]在西瓜育苗技術(shù)上做了不少研究,西瓜嫁接技術(shù)已得到推廣,但針對西瓜嫁接適宜的接穗苗齡方面缺少試驗及系統(tǒng)研究[6]。
經(jīng)過調(diào)查,各育苗場嫁接時接穗的苗齡不一,本試驗主要目的是了解不同接穗苗齡對小果型西瓜嫁接育苗效果的影響,為西瓜育苗生產(chǎn)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提高育苗效果。
試驗時間:2020 年3~5 月。
試驗地點:北京市大興區(qū)龐各莊鎮(zhèn)集約化育苗場。
接穗為小果型西瓜‘航興天秀二號’,由日本秋原農(nóng)場選育,砧木為‘京欣砧9’,由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選育,西瓜甜瓜和苦瓜共用砧木,南瓜類型砧木。種子小,白色,千粒重120 g 左右。子葉中等大小,下胚軸短粗、深綠,適合工廠化穴盤嫁接;嫁接親和力好,共生親和力強,成活率高。嫁接苗不易徒長,根系發(fā)達,吸肥力強,對果實品質(zhì)影響小?!脚d天秀二號’開花后27 d 左右成熟,坐果整齊,單瓜重1.5~2.5 kg,果實橢圓形,綠底色上有墨綠色細條紋,果肉紅色,耐裂性好,風味佳。
從接穗子葉展開到2 葉1 心之間相隔3 d 進行嫁接,分為7 個處理:處理1,接穗苗齡為8 d;處理2,接穗苗齡為11 d;處理3,接穗苗齡為14 d;處理4(對照),接穗苗齡為17 d;處理5,接穗苗齡為20 d;處理6,接穗苗齡為23 d;處理7,接穗苗齡為26 d。設(shè)3 次重復(fù),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試驗采用貼接嫁接方式,接穗播種5 000 株,穴盤規(guī)格32 穴。每小區(qū)嫁接株數(shù)192 株,共21 個小區(qū)嫁接4 032 株。嫁接時調(diào)查各處理的嫁接效率(單位時間嫁接數(shù)量)、嫁接時測定接穗子葉葉面積、真葉葉面積,接穗莖粗,計算各處理育苗日歷時間 (包括2 葉1 心日歷苗齡即從接穗播種到2 葉1 心天數(shù),3 葉1 心苗齡即從接穗播種到3 葉1 心天數(shù)),嫁接成活后調(diào)查成活率、愈合時間(從嫁接到愈合的天數(shù))。2 葉1 心和3 葉1 心時分別測量不同處理的重高比、根冠比和壯苗指數(shù)、葉綠素含量。
測定方法:取回西瓜嫁接苗樣品后,小心洗去根部的基質(zhì),用吸水紙吸干植株上的水分,將嫁接苗從上至下分為接穗、砧木莖(包括砧木子葉)和根3 部分,用米尺測量接穗和砧木莖的高度,游標卡尺測量接穗和砧木莖的莖粗,用電子天平分別稱取各部分的鮮重,剪下葉片,量取葉面積。將各部分分別裝在不同的紙袋中,放入烘箱以105℃殺青15 min,75℃烘干至恒重,用電子天平稱取各部分的干重。重高比=干重/接穗株高,根冠比=根干重/(砧木莖干重+接穗干重),壯苗指數(shù)=接穗莖粗/接穗高度×全株干重。莖粗測量使用游標卡尺。葉綠素相對含量使用SPAD-502Plus葉綠素儀測定。以上所有數(shù)據(jù)均取平均值。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采用Excel 圖表分析。采用SPSS 統(tǒng)計軟件,進行隨機區(qū)組單因素檢驗差異性顯著分析。
如圖1 所示,幼苗砧木與接穗株高和莖粗隨著接穗苗齡增長逐漸增高。接穗苗齡為8 d 時接穗莖粗為2.14 mm,與處理5、處理6、處理7 差異顯著,接穗莖粗隨苗齡逐漸增長,增長趨勢平穩(wěn),接穗苗齡為26 d 接穗莖粗為3.4 mm,與其他處理差異均顯著。接穗株高及接穗子葉面積也是隨著接穗苗齡增長而增長,接穗苗齡為11~14 d 之間增長速度快,接穗苗齡為11 d 之后增長緩慢。接穗株高,處理6 和處理7 平均最高,為9.39 cm,處理1 最低,為3.78 cm,與其他各處理差異顯著。接穗子葉面積處理1 和處理2 差異不顯著,與其他處理之間差異顯著。
圖1 不同接穗苗齡嫁接時接穗長勢情況
圖2 不同處理對西瓜幼苗干物質(zhì)含量的影響
干物質(zhì)是衡量植物有機物積累、營養(yǎng)成分多寡的一個重要指標[7]。由圖2 看出,不同接穗苗齡嫁接的西瓜幼苗,各處理干物質(zhì)含量隨著苗齡的增長逐漸增加。2 葉1 心時,接穗苗齡為11 d 處理干物質(zhì)含量平均值最大,達到6.91%,比接穗苗齡為17 d 的干物質(zhì)含量高0.97%,與處理3、處理4、處理5、處理6之間差異顯著;接穗苗齡為20 d 最低,為5.78%,比接穗苗齡為17 d 的干物質(zhì)含量低0.16%,與處理2 之間差異顯著,與其他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3 葉1 心時,接穗苗齡為11 d 處理干物質(zhì)含量平均值最大,達到8.48%,比接穗苗齡為17 d 的干物質(zhì)含量高2.5%,與處理1 差異不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接穗苗齡為20 d 最低,為5.81%,比接穗苗齡為17 d的干物質(zhì)含量低0.16%,與處理1 和處理2 之間差異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不顯著。因此,接穗苗齡為11 d 處理在幼苗干物質(zhì)積累方面表現(xiàn)較好。
根冠比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相關(guān)性,以及根系周圍水分情況;在作物苗期,為了給作物創(chuàng)造良好營養(yǎng)生長條件,要促進根系生長,增大根冠比[4]。由圖3 看出,2 葉1 心時,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的根冠比最大,為0.247 1,與其他處理差異均顯著; 其次處理5 接穗苗齡為20 d 的根冠比為0.190 9; 處理2 接穗苗齡為11 d 的根冠比最低,為0.111 3,與處理4、處理5、處理6、處理7 之間差異顯著。3 葉1 心時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的根冠比最大,為0.226 6,與其他處理差異均顯著;其次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 的根冠比為0.142 5。處理3 的根冠比3 葉1 心高于2 葉1 心時,其他各處理3 葉1心時的根冠比低于2 葉1 心時。
圖3 不同處理對西瓜幼苗根冠比的影響
由圖4 看出,2 葉1 心時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的重高比最大,為0.027 6,與其他處理間差異顯著,其次為處理6 接穗苗齡為23 d 的重高比為0.017 7,與處理1 和處理7 差異顯著;3 葉1 心時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的重高比最大,為0.028 2,與其他處理間差異顯著,其次處理6 接穗苗齡為23 d 的重高比為0.015 9。重高比是體現(xiàn)幼苗的抗逆性、耐植傷程度和定植后干物質(zhì)積累快慢的重要指標。因此,處理7接穗苗齡為26 d 在幼苗重高比方面表現(xiàn)較好。
由圖5 看出,2 葉1 心時和3 葉1 心時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的壯苗指數(shù)最大,分別為0.088 0 和0.104 1,與其他處理間差異顯著。2 葉1 心時處理1接穗苗齡為8 d 的壯苗指數(shù)最小,分別為0.029 6 和0.029 4。處理1、處理3、處理4 2 葉1 心時壯苗指數(shù)高于3 葉1 心時,其余各處理3 葉1 心時壯苗指數(shù)高于2 葉1 心時。
圖4 不同處理對西瓜幼苗重高比的影響
圖5 不同處理對西瓜幼苗壯苗指數(shù)的影響
葉綠素相對含量影響光合作用,長勢良好的植物的葉子會含有更多的葉綠素。2 葉1 心時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的葉綠素含量最高,為54.00,與其他處理間差異顯著,其次為處理1 接穗苗齡為8 d 的葉綠素含量為46.00,處理6 最低,為35.60。3 葉1 心時處理1 接穗苗齡為8 d 的葉綠素含量為52.95,與處理3、處理4、處理5、處理6 之間差異顯著,其次處理2 接穗苗齡為11 d 的葉綠素含量為51.98,最低的為處理4 接穗苗齡為17 d,葉綠素含量為39.18(圖6)。
圖6 不同處理對西瓜葉綠素相對含量的影響
從2 葉1 心苗齡上看,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的日歷苗齡最小,為33 d,與處理1、處理7 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 接穗苗齡為8 d、處理2 接穗苗齡為11 d和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的日歷苗齡最大,均為37 d。從3 葉1 心苗齡上看,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的日歷苗齡最小,為35 d,與處理1、處理2 及處理7差異顯著,其次為處理4 和處理5,均為37 d,處理1接穗苗齡為8 d 和處理2 接穗苗齡為11 d 的日歷苗齡最大,均為43 d(圖7)。
圖7 不同處理對西瓜幼苗日歷苗齡的影響
從嫁接速率方面看(圖8),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 的嫁接速率最高,為303 株/h,與處理4 差異不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的嫁接速率最低,為294 株/h,比處理3 低9 株/h,按每人每天工作8 h,折合每人每天嫁接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比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 嫁接數(shù)量少72 株。從成活率方面來看(圖9),各處理成活率均≥95%,處理2 及處理6 成活率最高,達到了99%。
圖8 不同處理對嫁接速率及西瓜幼苗成活率的影響
從嫁接時接穗長勢來看,苗齡越大,長勢越強。干物質(zhì)含量方面,各處理干物質(zhì)含量3 葉1 心時均高于2 葉1 心時,接穗苗齡為11 d 處理在幼苗干物質(zhì)積累方面表現(xiàn)較好,2 葉1 心和3 葉1 心時分別為6.91%和8.48%。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的根冠比、幼苗重高比、壯苗指數(shù)方面表現(xiàn)較好。2 葉1 心時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的葉綠素含量表現(xiàn)較好,3 葉1 心時處理1 接穗苗齡為8 d 表現(xiàn)較好。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 的2 葉1 心及3 葉1 心時的日歷苗齡最小,說明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 相對于其他處理更節(jié)省育苗時間。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 的嫁接速率最高,說明可以節(jié)省嫁接時的人工。各處理嫁接成活率都≥95%,均很高,說明在一定程度上集約化育苗場可實際根據(jù)苗場接穗苗齡及育苗場地安排嫁接。各處理嫁接時間,與溫度有關(guān),此試驗以接穗播種時間相同為前提,后續(xù)可針對不同播種時間,同時嫁接,進行進一步試驗。
圖9 不同處理對西瓜幼苗成活率的影響
綜合考慮,在不影響成品苗質(zhì)量的前提下,集約化育苗場若需減少育苗時間和節(jié)省人工可選擇處理3 接穗苗齡為14 d 進行嫁接。處理7 接穗苗齡為26 d 高于其他處理的幼苗質(zhì)量,若在人工和場地充足的情況下可選擇接穗苗齡為26 d 時進行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