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東臺市實驗小學紅蘭校區(qū)六(14)班 吳桐月
指導老師/程曉琳 施小虎
說起哺乳動物中的“四不像”——麋鹿,想必同學們都熟悉??赡阒绬??在江蘇東臺市東沙灘涂上,也棲息著一種“四不像”的鳥類。它嘴像麻雀,體似企鵝,腳蹼如鴨,雛鳥羽色同幼雞。
據(jù)鑒定,該鳥的學名為扁嘴海雀,俗名叫短嘴海鳩,又叫古海鳥。在動物學上,它屬海雀目海雀科。據(jù)《中國動物圖譜》記載:“該鳥冬時偶見于福建海峽,此鳥非常罕見?!彼区B類家族中最古老、最稀有的種群之一。
古地質方面的研究表明,在距今3萬年前至1.2萬年前這一時期,包括黃海在內的世界大部分陸架海都發(fā)生過強烈的海退事件。至1.2萬年前末次冰期結束,氣溫回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又開始上升。我們今天見到的扁嘴海雀,應是過去1萬年間伴隨著海侵而來的遺族。
扁嘴海雀就像披著一抹輕柔黑紗的阿拉伯少女,頭頂和后頸渾黑,兩眼后下緣有一小綹白羽,像一對銀白色的耳環(huán);頭頂兩側自眼睛的上方起,有一對白色狹羽。上體背羽為純暗灰色,雙羽與尾羽為墨色,呈現(xiàn)出金屬光澤,乍看就像穿著一身黑白相間的套裙。
扁嘴海雀與其他鳥所不同的是,它們的雙腿生在尾部,站立時直立身子,走起路來酷似一個剛學走路的小寶寶。然而,扁嘴海雀的一舉一動并不笨拙,它們仗著自己那雙有蹼的腳,覓食時多潛在水里,動作十分靈巧,速度比刀魚還快。
冬天的灘涂上,一小群扁嘴海雀搖擺著矮胖的身姿,唱著晨曲,從灘上撲向港汊的湍流里。扁嘴海雀常以小群體活動,昂首挺胸地站立在港灣淺水邊,溫雅莊重,十分驕矜地讓碎玉般的浪花沖著腿桿,不動聲色。
每到寒冬臘月,那灑滿陽光的水面泛起碎玉般的浪花,五光十色。遠處的水面凝滯不動,在平靜的水面之上卻流蕩著迷蒙的水霧。此刻,忽見扁嘴海雀們調皮地從水里冒出來,嘴里叼著小魚、白蝦、小蟹等美食,忽上忽下,煞是伶俐可愛。飽餐之后,它們踏著松軟的灘涂,欣喜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梳理著羽毛,然后拍打著雙翅。奇特的是,它們睡覺時,不像其他海鳥把頭插在翅膀里,而是把頭深深地埋在腹部。深夜,每當發(fā)覺誰走近它們的身旁,所有的眼睛都盯著來人,氣氛肅穆。
扁嘴海雀屬于早成鳥,孵化前便經(jīng)過了充分的發(fā)育,出殼30個小時后便能跟著父母離巢入海。此時的雛鳥渾身披著黑白相間的絨羽,體重僅30克左右,稚嫩的翅膀尚未開始發(fā)育飛羽。
雛鳥入海多是夜里,看似弱不禁風的小家伙在黑夜中跟著爸媽,有的需要跳下百米高的懸崖才能進入大海,有的在離巢入海的過程中可能會失足從數(shù)米高處跌落至海灘上,但它們仍會照常奔跑。雛鳥只有經(jīng)歷波折坎坷,迎接驚濤駭浪的洗禮,才能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生存下來。
雖然長得一副“我飛不了太遠”的樣子,但扁嘴海雀是已知唯一一種飛越整個北太平洋、縱橫美亞兩洲之間的鳥。部分扁嘴海雀會從加拿大飛行到中國鹽城和日本海域越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返程飛回加拿大。這一往返飛行路線長度達到了16 000千米,飛兩年半就能繞地球赤道一圈。大家要知道,扁嘴海雀每天只飛行4~5個小時。
自旅順和青島之后,截至目前,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我國沿海的江蘇(連云港、鹽城、蘇州、太湖)、浙江(溫州)、福建(福州)、廣東(陽江)及臺灣等地區(qū)都曾有過扁嘴海雀的記錄。該種也自然成了國內最為常見的海雀。
在過去幾十年間,商業(yè)、漁業(yè)導致的食物資源短缺和漁具造成的死亡,是它們在海上遇到的最主要威脅。在陸地上,它們會面臨如外來入侵捕食者、棲息地質量下降和人為干擾的危險。
扁嘴海雀還會遭遇石油油污等致命影響。除此之外,繁殖地區(qū)的其他人類活動,哪怕是無心之舉,往往也會給扁嘴海雀帶來災禍。人為引入海島的鼠類、家貓等哺乳動物,是扁嘴海雀完全沒有抵抗能力的天敵。一些人工建筑或設施,也很有可能成為它們的死亡陷阱。
扁嘴海雀屬已經(jīng)存在了近2 000萬年,在日益擁擠、嘈雜且暖化的地球上,我們與它們共處的時間還會有多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