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羅德里克
拜登總統(tǒng)2萬多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可能是美國經濟的分水嶺。它清楚地表明,放任市場的新自由主義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盡管如此,什么會取而代之仍不清楚。
美國和其他發(fā)達經濟體今天面臨的挑戰(zhàn),與20世紀初完全不同。當時的挑戰(zhàn)催生了羅斯福新政和福利國家。而當今的問題—氣候變化、新技術導致的勞動力市場混亂,需要新的解決方案。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拜登的計劃沒有達到眾議員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等進步派民主黨人所倡導的綠色新政的要求。但它包含了對綠色經濟的重大投資,如支持電動汽車市場和其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計劃,使其成為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聯邦計劃。在就業(yè)方面,該計劃旨在擴大高薪和有福利的就業(yè),除了基礎設施之外,還側重于制造業(yè)和不斷增長的基本護理經濟。
關于政府作用的新思維方式,與新的優(yōu)先事項同樣重要。許多評論員將拜登的基礎設施計劃描述為回歸大政府。但該計劃將歷時8年,公共支出占GDP之比將提高1個百分點,并且預計最終能夠實現自籌資金。即使該計劃是通過對大公司征稅來推動的,它也會對美國經濟大有好處。
但拜登的計劃可能更多。它可以從根本上重塑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以及人們如何看待這一作用。對政府經濟作用的傳統(tǒng)懷疑,源于這樣一種信念,即由利潤動機驅動的私人市場是有效的,而政府是浪費的。而近幾十年來,私人市場的過度行為—壟斷的興起、私人金融的罪惡、收入的高度集中以及日益嚴重的經濟不安全,已經使私營部門失去了光芒。
與此同時,今天的人們更能理解,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復雜經濟體中,自上而下的監(jiān)管不太可能奏效。在推廣綠色技術、為家庭護理人員制定新的制度安排、深化高科技制造業(yè)的國內供應鏈等等領域,政府必須與市場和私營企業(yè),以及工會和社區(qū)團體等其他相關利益方合作。
需要有新的治理模式,以確保公共目標得到具備知識和能力實現它們的行動方的充分參與。政府必須成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同時它也必須反過來信任其他社會行動方。
過去,國家與市場的平衡的每次過度搖擺,都會導致反向的過度搖擺。拜登的計劃可以打破這個循環(huán)。如果成功,它所樹立的市場和政府互為補充而非互相替代的例子,可能成為其最重要和持久的遺產。
在這方面,將拜登計劃視為恢復美國在世界上的競爭地位的一種方式,尤其是與中國的競爭,是不合適的。不幸的是,拜登本人需要對此負責。他最近表示,這一方案將“使我們在未來幾年與中國的全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以這種方式推銷基礎設施計劃,在政治上可能很有誘惑力。多年前,人們普遍擔心美國在彈道導彈和太空競賽方面正在失去對蘇聯的優(yōu)勢,這促進了國家技術動員。
但是,今天炮制恐懼的理由要少得多。鑒于黨派兩極分化的激烈程度,共和黨不太可能對該計劃很“買賬”。此外,經濟算計不同于軍備競賽。強勁的美國經濟不應對中國構成威脅,就像中國經濟增長不必威脅美國一樣。拜登的構想是破壞性的,因為它把好的國內經濟算計變成了侵略性的零和對外工具。如果中國收緊對美國公司的限制,以此作為對拜登計劃的防御措施,我們能責怪中國嗎?
該計劃可能改變美國,并為其他發(fā)達國家樹立重要的榜樣。但是,為了實現其潛力,它必須避免誤導國家與市場的二分法和過時的冷戰(zhàn)類比。只有拋開過去的模式,才能為未來描繪出新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