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兩天前,有一篇關于電競正在迎來飯圈機遇與挑戰(zhàn)的文章。
一天前,因為王俊凱的新電影發(fā)行,飯圈里常見的攻城略地帶來了電競,不少知名職業(yè)選手都卷入其中,原因是對英雄聯(lián)盟角色“腕豪”起的外號。
在電競和飯圈的機遇還沒到來的時候,挑戰(zhàn)就已經出現(xiàn)了。
緊接著,《新京報》發(fā)表了評論《電競圈玩“家暴?!保瑒e把惡俗當有趣》。
2020年,整個編輯部寫了四五篇和梗風險有關的文章,當時也有人說,當梗被社區(qū)和彈幕再創(chuàng)作的時候,就脫離了最初的語境,是個獨立的內容??涩F(xiàn)實卻只有爆雷快慢的區(qū)別,當傳播度擴大的時候,過去幾年,在中國電競社區(qū)里埋下的“臟?!辈⒉凰闵伲鼈儽字?,如何自救就成了等待機遇到來的時間里必須解決的問題。
最大的挑戰(zhàn)其實不是在于評估和篩選這些梗的危害程度,讓他們少出現(xiàn),而是在未來一兩年時間里,這些雷一個個爆掉的過程中,公眾對于電競的印象會被帶偏,這是很多小眾文化從地下走向地上的時候一定會經歷的陣痛。
2020年,有一些時候讓我們覺得電競已經走出了陣痛,但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勁夫”的梗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這些問題從來都沒有被解決。電競的聲勢越大,那將來某一顆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雷爆掉的時候就是毀滅性的。
這中間可能摧毀并不是個別選手或者某一個項目。
從《新京報》的這篇評論就可以清楚看到,“電競圈”成了劃定的范圍,不是英雄聯(lián)盟社區(qū),更不是用梗的某一部分人。甚至于哪怕是退役了的選手,在公眾的認知里也會掛上前英雄聯(lián)盟職業(yè)聯(lián)賽選手。這是一個無法掙脫的網,無論身處其中,或者曾經身處其中都必須為此負責。
同樣的例子也出現(xiàn)在韓國,前OWL選手Ryujehong最近在直播里說了大量歧視女性的臟話。在reddit上不少評論并不是直接指責這個人,而是會明確地產生,原來韓國電競選手都是這樣的人。
這是人類認知的方式,由大及小,隨著認知的深入才能區(qū)分更詳細的概念。
解決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直播平臺既然有精力去總結這些彈幕熱詞,那不如除了屏蔽掉有法律風險的詞條,也屏蔽掉“勁夫”這樣有社會認知風險的詞條。
堵當然只是一時的辦法,更重要的是在賽事組織過程中建立起基本的用詞傳播規(guī)范。規(guī)則應該是一種動態(tài)的評估機制,可以跟蹤判定梗在公眾認知中是不是具有強烈的錯誤示范意義。
這中間大概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違反國內內容傳播要求的,這中間既包括違法的,也包括意識形態(tài)上明確不允許的,這其實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是大部分電競相關的從業(yè)者并沒有受過基本的新聞素養(yǎng)培訓,所以才會出現(xiàn)問題。
這中間既有社會時政類;也有法律法規(guī)類、民族宗教類;國際關系類、還有港澳臺和領土、主權類都是需要去了解和學習并規(guī)范使用的。
第二類是在公眾認知里明顯不應該鼓勵和示范的,“勁夫”梗就在這里??赡茏畛跎鐣绊懥Ψ浅5偷臅r候并不顯眼,但這些梗隨時都可以引爆一個社會話題,甚至發(fā)展成公眾對于電競的誤讀。
很多人說“勁夫”梗是一種消解,是對蔣本人的嘲諷,這本是梗文化的特點。哪怕最初是消解的動機,當在彈幕變成了“勁夫勁夫,全場歡呼”的時候,也該讓社區(qū)的管理者意識到,梗已經失去了原本消解的意義,變成了徹底的臟梗。
目前大部分的“臟?!币捕紝儆谶@個范圍,包括對于Doinb的“金拉夫”,都是可能擴大,并且成為公眾話題的梗。這些是需要被監(jiān)督、檢查和規(guī)范的。
第三類是看上去并沒有風險,但當這名選手或者這個賽事真正出圈,經歷公眾檢視的時候,禁不住考驗的梗。比如Zoom的“上流”,如果2021年JDG奪冠,Zoom成為像PDD一樣的電競標識,那這些曾經在他身上的梗,都會帶來可以預見的負面影響。
對于第一類,是要明令禁止,并且不斷強化和學習的。這不光是解說教育,也是選手和賽事其他工作人員的教育。第二類梗很多時候原發(fā)自社區(qū),但是正確的引導,甚至是屏蔽是有必要的。第三類是要重點審視、評估、減弱影響,直至最終杜絕的,因為這類的風險越是難以估計的。
如果這三類梗不被IP所有方和組織者高度重視,那最終是整個電競行業(yè)共同來承擔這個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