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晗
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豌豆在聞到別人午餐里香油的味道時,突然想起小時候曾經(jīng)服用過一個偏方——明礬磨成粉末,調(diào)入香油服下,據(jù)說可以治咳嗽?!拔覜]被毒死真幸運?!彼昧艘痪湓拋砜偨Y(jié)這個偏方。
可回憶的大門一旦打開,又跑出許多其他的故事來。豌豆的媽媽有好多偏方,她自己就是在各種偏方中成長起來的,也要在豌豆身上傳遞下去。小時候的冬天,她的手容易生凍瘡,有時會腫得老高,又癢又痛。
她媽媽心疼,四處打聽,尋得一個偏方:用經(jīng)雪覆蓋過的小麥煮水泡手。那一天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煮好的水在鍋里剛剛停止沸騰,還冒著泡呢,媽媽就拽著她的手往里放,覺得趁著熱乎勁兒療效最好。
她哆嗦著不敢放,簡直都要嚇哭了。好在爸爸適時仗義執(zhí)言,媽媽才決定等水稍微放涼一點兒再泡。最后手都燙紅了,有凍傷的地方還破了皮,疼得更嚴重了。
豌豆媽媽是個有決心、有毅力的人,一方不行,自然還有另一方。某個冬天的早上,豌豆正睡得迷迷糊糊,媽媽突然走過來,喊了一聲名字,讓她把手伸出來。她閉著眼順從地伸出胳膊,然后突然感到手上一涼,繼而聞到一股臭味兒,立即警覺起來,睜眼一看,媽媽正在仔細地往自己手上抹一種黏糊糊的棕色東西,再湊近一些,結(jié)合氣味做出了判斷,似乎是——雞屎!
豌豆想要抗議,這是鬧的哪一出啊??蓩寢屢呀?jīng)開始講述這泡雞屎來得多么不容易,一大早就去親戚家的雞窩蹲守,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雞屎都有效果——那種干硬的黑條狀的不行,灰白色的也不行,只有這種雞鬧肚子時稀而黏稠的產(chǎn)物管用,別嫌味道不好,不試試怎么知道呢。她乖乖地看著媽媽涂抹均勻,然后再裹上紗布去上學,跟同學說是去醫(yī)院開的治凍瘡的藥,只是這藥味兒有點難聞。
神奇的是,第二年冬天,豌豆的手居然沒有生凍瘡,后來的許多年也再沒有生過。媽媽認為是偏方的功勞,爸爸則認為是她長大了,體質(zhì)有所增強。
不得而知,又或許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冬天的取暖條件改善了,不再那么冷的緣故。
豌豆說完這些,慶幸自己不信偏方,終于不必把這些療法延續(xù)到下一代。我們笑得前仰后合,感覺那些場景都太真切、太奇葩,而且過于重口味。
聽完豌豆的回憶,鑒于午飯時間到了,我忍住了講另一個故事的沖動。那是中學時我犯了痔瘡,姨媽傳了個偏方:豬苦膽調(diào)上黑白丑(就是牽牛花種子)粉末,一天一次,連吃七天,包好。
我媽也像豌豆媽媽一樣,每天辛苦地去看哪里在殺豬,叮囑屠戶把苦膽留下來,不要扔,這玩意兒也不易得到。多年后我已經(jīng)記不起那個味道,只記得吃完后要再喝一碗蜂蜜水壓一壓。
當時我媽非常崇拜地看著我,認為我比勾踐都厲害——他只是舔一舔而已,我可是吃掉的呀。只可惜勾踐還稱了霸,我受了罪卻沒啥用,只是鬧了一周肚子,人都瘦了。
媽媽的愛,有時偏圓有時偏方,說起來令人百感交集呢。
(摘自《北京青年報》)(責編 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