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亦誠
封面是一本書的臉面,是一位不說話的推銷員。而書名是封面文字的主要部分,出書的人,不僅想起個好聽的書名,而且希望書名的字體和設計能體現(xiàn)出較高的審美價值。鑒于書名的重要地位,很多作者或出版社都請社會名流題書名。當代著名記者、新華通訊社原社長穆青也題寫了很多書名。
作為新聞界大家,穆青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歷史的審判》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書法造詣也頗為深厚。有人評價穆青的書法有股浩然正氣,自成面目。他注重運筆的剛柔相濟,在變化中求統(tǒng)一,風格明快、俊逸勁挺、灑脫自如。今年我收集了27種由穆青先生題寫書名的書籍。
穆青在新華社領導崗位上工作幾十年,引領著新華社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奮力鑄就偉業(yè)。他為新華社編輯的三部圖書題寫了書名。《血染的豐碑一一新華社烈士紀實》,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編,新華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書中記錄了34位為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yè)英勇捐軀的新華社記者和工作人員的感人事跡?!缎氯A社回憶錄》(第一輯),新華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新華社回憶錄》(第二輯),新華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兩輯共收入88篇新華社資深記者的回憶文章,是記錄新華社成長歷程的珍貴史料。1989年9月,新華社新聞大廈竣工。1990年10月,新華社編印《新聞大廈紀念冊》,穆青為這本紀念冊題寫了書名。
穆青是著名記者,又是攝影大家,曾擔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名譽會長。早在1983年,他就提出文字報道和攝影報道“兩翼齊飛”新聞攝影理論。我收藏的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編輯的三本精美圖書,書名均由穆青題寫。胡穎主編的《1987中國新聞攝影年鑒》,是我國第一部新聞攝影年鑒。大型畫冊《歷史的奇跡》,是1998年全國抗洪搶險新聞攝影評選獲獎作品集,收入新聞攝影佳作300幅(組)、56家報紙刊用照片的精彩版面及相關文章。為紀念改革開放25周年,中國新聞攝影學會花一年時間,在2003年底編輯完成《中國新聞攝影通鑒》。這部《通鑒》囊括了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25年間中國新聞攝影的發(fā)展歷程、輝煌成就、寶貴經(jīng)驗和歷史教訓,厚達1010頁,可謂鴻篇巨著、攝影百科,具有重要的學術、審美和實用價值。
湖北《荊門日報》社攝影記者董玉清主編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攝影作品集》,由中國攝影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是一部集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為一體的動物攝影大型畫卷,真實再現(xiàn)了近300種珍稀野生動物的形態(tài)及風采。中國新聞發(fā)展公司1989年編輯的《中國市花》,用精美圖片和中、英兩種文字介紹了59個城市的“市花”,觀賞性和知識性俱佳。穆青為這兩部攝影畫冊題寫了書名。中國新聞攝影學會首任會長、攝影家蔣齊生的專著《新聞攝影一百四十年》,書名也是穆青題寫的。
穆青寫出了許多高揚時代精神的通訊和散文,也拍攝出許多立意新穎、技藝嫻熟、氣勢恢宏的攝影作品。出版過《彩色的世界》《九寨溝》《穆青黃山攝影集》《穆青攝影集》《穆青攝影選》《汴菊》《洛陽牡丹》等攝影著作。其中,《彩色的世界》《九寨溝》《汴菊》《洛陽牡丹》的書名由穆青自己題寫。在新聞理論研究方面,穆青出版了三部專著:《新聞工作散論》《新聞散論》《穆青論新聞》。其中《新聞工作散論》的書名系他本人題寫。
在半個多世紀的新聞生涯中,穆青始終踐行對黨和人民負責,始終堅持“勿忘人民”的新聞理念和顧全大局的政治覺悟,在新聞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因此,不少新聞工作者以自己撰寫或主編的書能得到穆青題寫書名而備感榮幸。穆青也樂意為“求字者”揮毫。這方面的圖書,我藏有張寶貴的《田園報春花》、池茂花的《池茂花攝影作品集》、邊江的《描繪多彩人生》、程萬里的《從采訪到寫作》、張惠芳的《崇高的愛》、柴國慶主編的《求索集》、王禮貺主編的《經(jīng)營實踐論》。
穆青是河南周口人,對家鄉(xiāng)感情極深。1982年當了新華社社長后,他把家鄉(xiāng)河南定為自己的采訪和調查研究基地,每年都要回去一兩次。他為家鄉(xiāng)文獻《中州風物記》《弘揚焦裕祿精神書畫集》和《淮陽歷史文化叢書》題寫了書名。
關于雁翎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許多作家、新聞工作者都曾寫過,而首先挖掘出這一題材并寫出長篇通訊的卻是穆青。他先后三次前往白洋淀,對白洋淀有著深厚的情感,并為安新縣委宣傳部主持編寫的《中國白洋淀》一書題寫了書名。此外,青島市委宣傳部組織編寫的《時事知識干題》、上海市委組織部組織編寫的《黨的好干部焦裕祿》,書名均為穆青所題。
今年是穆青同志誕辰100周年,收集這些他曾題寫書名的書籍和畫冊,既是為了學習和欣賞,也是對他的一種紀念和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