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人”,說的是有些人雖然就某事付諸了行動,但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最近上熱搜的“無效化妝”,意思是有的人本想化妝后變得美美的,但化完妝卻毫無改變。有網友自嘲:“原來我就是個‘無效人?!?此外,還有“無效社交”“無效穿搭”“無效P圖”等說法。
養(yǎng)兒式社交是指通過孩子建立起來的社交方式。不少家長每天上班早出晚歸,跟鄰居接觸不多,交情不深,有些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但隨著孩子的出生、上幼兒園、上小學,家長就會圍繞孩子形成社交圈。除了養(yǎng)兒式社交,還有養(yǎng)老式社交、養(yǎng)寵物式社交、健身式社交、喝茶式社交等。你有什么樣的社交呢?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有一肚子的話想說,也沒指望別人能聽懂,只是想發(fā)泄一下,而發(fā)泄對象就被稱為“廢話回收站”。這個“廢話回收站”可能是一個人,比如閨蜜、父親、母親;也可能是一個社交賬號,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還可能是只有說話人自己能看到的私密空間。和“廢話回收站”相類似的還有“負能量回收站”“遺憾回收站”等。這些“回收站”的功能就是趕走壞情緒,擁抱好運氣。
“胡疊”效應不是指蝴蝶效應,而是指不管什么詞,只要重疊起來用,就會產生可愛的效應。比如孩子剛學會說話,說什么詞都要疊一下——吃飯飯、睡覺覺、洗手手,感覺很可愛。不光孩子,大人有時候也愛用疊詞。要不要一起來試試“胡疊”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