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鵬旭
(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和數(shù)字林業(yè)服務(wù)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寧安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隸屬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距牡丹江市23km,轄區(qū)地理坐標(biāo)為東經(jīng)128°7′54″~130°0′44″,北緯44°27′40″~48°31′24″。東與穆棱市毗鄰,西與海林市交界,南與吉林省汪清縣、敦化市接壤,北與牡丹江市相連。
寧安市屬于低山丘陵區(qū),西部與北部為張廣才嶺,東部和南部為老爺嶺??偟牡貏轂槲髂细撸瑬|北低,四周高,中間低。海拔高度為241~1559.4m。由于地質(zhì)變遷時期新構(gòu)造運動折皺、沉積、臺升、凹陷、河流沖刷搬遷淤積作用,從西南向東北依次形成了山地、丘陵漫崗、沿江平原三種地形。
依據(jù)寧安市林業(yè)局國有林場2018年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shè)計調(diào)查匯總成果,對有林地林分平均因子分析。
有林地平均蓄積為157.19m3/hm2。其中:幼齡林為109.36m3/hm2,中齡林為154.09m3/hm2,近熟林為165.56m3/hm2,成熟林為174.81m3/hm2,過成熟林為187.42m3/hm2。
有林地平均株數(shù)為1189株/hm2。其中:幼齡林1670株/hm2,中齡林1275株/hm2,近熟林1085株/hm2,成熟林896株/hm2,過熟林752株/hm2。
有林地平均樹高為14.4m。其中:幼齡林10.9m,中齡林14.1m,近熟林15m,成熟林15.7m,過熟林15.9m。
有林地平均胸徑為16.5cm。其中:幼齡林平均胸徑為11.8cm,中齡林平均胸徑為15.9cm,近熟林平均胸徑為17.2cm,成熟林平均胸徑為19.1cm,過熟林平均胸徑為21.4cm。
有林地平均郁閉度為0.66。其中:幼齡林平均郁閉度為0.62,中齡林平均郁閉度為0.66,近熟林平均郁閉度為0.66,成熟林平均郁閉度為0.67,過熟林平均郁閉度為0.64。
寧安市12個國有林場(分場、園)有林地林分平均因子分析數(shù)據(jù)(表1)。
表1 寧安市國有林場有林地林分平均因子統(tǒng)計Tab.1 Statistical Table of Average Factors of Forests in Ning'a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續(xù)表1
12個國有林場(分場、園)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分布不均,有4個國有林場(分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大于國有林場(分場、園)的有林地平均蓄積,其中:石頭河子分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大,為197.19m3/hm2;而興隆林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小,為71.33m3/hm2。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則為:石頭河子分場﹥小北湖分場﹥江東林場﹥鉆心湖分場﹥白樺川分場﹥馬蓮河貯木場﹥渤海林木種子園﹥?nèi)至謭雯內(nèi)`林場﹥營城子林場﹥石巖林場﹥興隆林場。
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增減變化情況:11個林場較2009年均有增加,其中:江東林場增加最大為76m3/hm2,其余依次是:鉆心湖分場增加72.4m3/hm2,小北湖分場增加59.66m3/hm2,白樺川分場增加56.19m3/hm2,石頭河子分場增加55.41m3/hm2,馬蓮河貯木場增加45.15m3/hm2,渤海林木種子園增加42.51m3/hm2,營城子林場增加41.86m3/hm2,石巖林場增加41.41m3/hm2,興隆林場增加37.04m3/hm2,三林林場增加19.64m3/hm2;唯有三靈林場較2009年減少36.55m3/hm2,其原因是人工林采伐更新所致。
從以上單位面積蓄積的變動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寧安市國有林場近10年的森林經(jīng)營及管護措施總體來說是科學(xué)合理的、卓有成效的。
12個國有林場(分場、園)的有林地按齡組統(tǒng)計單位面積蓄積相差較大。
1)幼齡林中,石頭河子分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大,為186.19m3/hm2,較2009年增長131.92m3/hm2;鉆心湖分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小,為52.85m3/hm2,較2009年增長19.09m3/hm2。
2)中齡林中,石頭河子分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大,為194.6m3/hm2,較2009年增長79.6m3/hm2;興隆林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小,為67.79m3/hm2,較2009年增長26.65m3/hm2。
3)近熟林中,石頭河子分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大,為198.32m3/hm2,較2009年增長70.44m3/hm2;興隆林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小,為85.72m3/hm2,較2009年增長26.59m3/hm2。
4)成熟林中,石頭河子分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大,為205.98m3/hm2,較2009年增長48.46m3/hm2;三靈林場的沒有成熟林,較2009年減少193.94m3/hm2,由采伐更新所致。
5)過熟林中,江東林場的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最大,為197.75m3/hm2,較2009年增長86.8m3/hm2;三林、營城子等2個林場沒有過熟林。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林地各齡組單位蓄積符合生長規(guī)律且有序增長,但近、成熟林平均公頃蓄積偏小。
1)有林地平均蓄積為157.19m3/hm2。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林地生產(chǎn)力高,經(jīng)營效果顯著。
2)有林地各齡組單位面積株數(shù)密度均在合理范圍內(nèi),且符合林分每公頃株數(shù)隨著林齡的增加而遞減的規(guī)律。
3)有林地林分平均高度生長較慢,高度偏低,這與各林場(分場、園)有林地優(yōu)勢樹種以柞樹為主的林分面積占比較大(占有林地面積41%)以及林分齡組偏低有關(guān)。
4)有林地林分平均胸徑適中,幼中近熟林林分平均胸徑偏低。
5)有林地從幼齡林至過熟林的林分郁閉度基本保持穩(wěn)定,且略有增長,說明人為活動和自然災(zāi)害得到有效控制,未對林分正常生長形成不良影響,林分密度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
兩次森林資源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有林地公頃蓄積量增長幅度較大,林地生產(chǎn)力較高,森林資源保護和森林經(jīng)營成效顯著。兩期天然林保護工程,停止天然林商業(yè)性采伐、實施了封山育林、森林管護等森林經(jīng)營措施,使森林得以休養(yǎng)生息,步入正常生長恢復(fù)階段。但是,齡組結(jié)構(gòu)不合理、近成熟林總量偏少且質(zhì)量低下的問題依然存在,還要在調(diào)整樹種結(jié)構(gòu)、培育后備資源、提高森林質(zhì)量上下功夫,實施天然林保護修復(fù)制度,實現(xiàn)森林可持續(xù)經(jīng)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