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亮節(jié)孤忠今猶在 鐵熕何時反故邦?史可法墓祠旁“史公鐵炮”的故事

      2021-06-09 16:24:39姜凌宇李智
      大眾考古 2021年12期
      關(guān)鍵詞:史可法火器揚州

      姜凌宇 李智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揚州史可法墓祠旁,有一座方亭,匾額上題“史公鐵炮”四字,亭內(nèi)陳列一門鐵炮,炮身長180厘米,口徑10.3厘米,口圓,項闊,身粗,上鐫銘文。這門鐵炮為何陳列在史可法墓祠旁?它要為我們講述什么樣的“史公故事”呢?

      史可法(1602—1645),字憲之,號道鄰,河南祥符人,明崇禎朝(1628—1644)進士,官至南明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南明隆武元年(1645)四月,清軍不斷南下,史可法自請出鎮(zhèn)淮揚,開府揚州。清軍入海州,破宿遷,很快兵臨揚州城下,總兵官李棲鳳、監(jiān)軍道高歧鳳紛紛投降,史可法以萬余之眾,對抗十萬清軍,誓與城池共存亡。

      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寫信給史可法,勸他投降,史可法復(fù)信嚴詞拒絕,說:“法處今日,鞠躬致命,克盡臣節(jié)所以報也!”他將招降信撕碎扔進護城河中,率領(lǐng)軍民浴血奮戰(zhàn),命文武分陴拒守,自守最險要的西門,知大勢已去,史可法寫五封遺書表明殉國決心。四月二十五日,清軍以紅夷大炮攻破西門,史可法被俘,他高呼道:“我史督師也!”不屈而死,追隨他的數(shù)十名文武官員亦先后不屈就義。其嗣子、副將史德威遍尋其遺骸不得,奉遺命葬其衣冠于揚州梅花嶺下。南明朝廷謚史可法為“忠靖”,后來乾隆帝對史可法也非常敬佩,追謚“忠正”,并在墓旁建祠,但是在乾隆年間(1736—1795),史可法墓祠旁還沒有這門鐵炮。

      鐵炮的發(fā)現(xiàn)與考證

      清同治二年(1863),安徽按察使吳坤修治軍蕪湖,在疏通河道時發(fā)現(xiàn)一門鐵炮。同年,吳坤修修建鳩江書院,便將該鐵炮置于書院門外。江蘇按察史勒方锜到蕪湖公干,見此鐵炮立于鳩江書院門外,且炮身有銘文,“其文曰崇禎甲申年二月立,又曰南京兵部正堂史,又曰嘉協(xié)右營弟五號,又曰監(jiān)督:博士陳于階、參將江城”。勒方锜對鐵炮的來源款識、斤重尺寸進行了詳細考證,確認鐵炮“為公(史可法)遺物”。鐵炮鑄于崇禎十七年(1644)二月,身長五尺,首圍二尺,尾圍三尺,重一千四百余斤,由史可法擔任南京兵部尚書期間監(jiān)造,在欽天監(jiān)博士陳于階、參將江城督造下完成。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后,鐵炮被太平軍從維揚或金陵攜走至蕪湖,不慎落入水中沉入河底,直至同治二年疏通河道時才被發(fā)現(xiàn)。

      炮在宋代就開始出現(xiàn),元代出現(xiàn)銅炮,明洪武十年(1377)出現(xiàn)鐵炮。鐵礦比銅礦的儲量大,開采容易,鐵炮的造價比銅炮低廉,“弗郎機炮用銅計費十余金,用鐵少亦五六金” ,所以在明代鐵炮得到推廣。這門史公鐵炮屬于什么類型的鐵炮呢?根據(jù)鑄造年代、尺寸和鐵炮圖推測,應(yīng)為紅夷大炮。明嘉靖年間(1522—1566)弗郎機炮大量仿制,使用了子銃,可輪流裝發(fā),造型上巨腹長頸,但并沒有實現(xiàn)技術(shù)上的突破,火藥量小,口徑小,炮身與炮口比例不合理,射程較近,殺傷破壞里程有限。徐光啟等人奉命仿制紅夷大炮,對倍徑技術(shù)有了一定認識,突破了以往仿造弗郎機炮的局限,懂得了火炮口徑、炮身、長度、彈丸重量以及炮筒厚度之間的聯(lián)系。“明朝的紅夷大炮按照使用途徑分為站銃、攻銃、守銃。守銃一般安防在城墻上,轟擊接近城墻的敵人,口徑為3—5寸,倍徑為17—18倍,因安防在城墻上轟擊攻城步兵,所以銃身較短。”史公鐵炮尺寸與之相符,應(yīng)該屬于紅夷大炮中的守銃。

      史可法的督造

      崇禎年間,李自成、張獻忠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不斷進犯,北邊清朝統(tǒng)治者也虎視眈眈,覬覦中原,北都即將淪陷,崇禎帝心急如焚,準備整飭軍務(wù),將南都作為重點以備后患。然而“南都武備久弛”,崇禎帝任命史可法為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wù),整頓戎務(wù)。

      史可法臨危受命,將制造火器作為整頓武備的重要舉措。他認為南方應(yīng)加強火器的制造和使用,并加以習練,“南兵之所長者,火器耳。是必造之甚佳,儲之甚多,習之甚精,而后試之有效,非漫然嘗試者也”。

      史可法先是物色人才,舉薦上??h儒士、火器制造專家陳于階。崇禎十六年(1643)九月,史可法寫了《為特舉逸才,以資練備疏》,講到:“南部各營火器,不但不多,并亦不能造,不能習,而總由于知之者無其人。臣于善造善放者,多方物色,而得一人焉,即上??h儒士陳于階也?!肯略炱?、造藥、練守、練站,斷非于階不能。請乞敕下該部將于階量授南欽天監(jiān)博士職銜,教練諸營火器。”崇禎帝認可史可法的建議,啟用了曾經(jīng)師從徐光啟學習西洋器數(shù)之學、并精通銃器火藥制造演練之法的陳于階,效用于南京兵部衙門。陳于階不辱使命,陸續(xù)監(jiān)督制造了一批新式軍用火器,這件史公鐵炮炮身銘文中就有“南京兵部正堂史,嘉協(xié)右營弟五號,監(jiān)督:博士陳于階”的記載,這說明這件鐵炮正是史可法啟用的陳于階所督造。

      第二,史可法提出,決勝炮、三眼槍這類適用于近戰(zhàn)的火器在實戰(zhàn)中非常好用,建議加強這類器物的操練。他向崇禎帝諫言:“如謂內(nèi)庫神器不習不可,豈皇上近發(fā)之決勝炮、三眼槍,獨非內(nèi)庫之神器乎?臣議:改練近發(fā)之器,以求實用?!边@件史公鐵炮屬于紅夷大炮中的守銃,守銃一般安放在城墻上,轟擊接近城墻的敵人,正是史可法推崇的近戰(zhàn)火器之一。

      第三,史可法改革火器訓練規(guī)則,將火器的演練常規(guī)化、實戰(zhàn)化。明代,火器的軍事訓練較為程式化,士兵平時見不到火器,手中也拿不到火器,只在操練日的時候,將火器從兵器庫里請出來,送到營房,簡單操練后,當天再送回去。搬運火器的時間都要花費半日,訓練效率極低。這導(dǎo)致士兵不熟悉火器的使用性能,摸不清火器的脾氣,火器變成了裝點門面的的器物,真正到了戰(zhàn)場上,士兵只能手忙腳亂,慌作一團,不能發(fā)揮火器的最大威力。崇禎十六年(1643)十二月,史可法奏行“更新治兵八事”中提到:“舊例神機兵營,習于內(nèi)庫神器。每賞操日,用數(shù)百人于內(nèi)庫抬出,到營便即送回,一往一返,已半日矣。且各神器皆銅鑄,僅可壯觀。”針對這一僵化的訓練規(guī)則,史可法要求使用火器的士兵常態(tài)化訓練,多接觸火器,多使用火器演習,“臣在南都造過紅夷、滅賊等大炮,及鳥銃、三眼槍、腰刀等件不下數(shù)千,皆以發(fā)之各營,見在操練”??梢?,這件史公鐵炮鑄造成功后,也成為當時士兵操練時常使用的火器之一。

      史可法的強軍之策都是切實可行的,但是他的一腔熱血和雄心壯志遇到的首要問題卻是軍餉,火器制造和軍事訓練都要建立在軍餉充足的基礎(chǔ)上,他認為應(yīng)該將籌治兵餉作為一切事物的出發(fā)點,作為第一要務(wù)。為此他積極推舉治兵治餉人才,他在《論人才疏》中曾言:“除卻籌兵籌餉,別無議論;除卻治兵治餉,別無人才?!钡窃谔煜麓髞y、饑荒不斷、腐敗透頂?shù)拿鞒┠?,軍餉怎么能夠按時足額發(fā)放呢?到了南明政權(quán)時期,皇帝更加荒淫昏聵,馬士英等奸黨弄權(quán),不以抗清為事,史屢疏:“請餉為進取資,士英靳不發(fā)?!?陳于階曾在《火攻急著,以資戰(zhàn)守,以操萬全疏》中曰:“史可法先委督造鳥銃,繼委管鑄大炮;除前完工外,近苦錢糧材料,百不應(yīng)手,竟屬無米之炊?!弊阋姰敃r軍資匱乏至極,已難撐戰(zhàn)事,可憐史公憂國治軍苦心有幾人共鳴,境況如此竟是萬般無奈?!皢韬簦∮忻髦緳?quán)奸肆,孤陽不敵群陰勢。蔽云日月且無光,火器精堅復(fù)何恃?!?/p>

      鐵炮回到史公身旁

      鐵炮凝聚了史可法的心血,百余年后復(fù)出于世,同樣可以勃發(fā)出忠義之氣,正所謂“錚錚忠正人中杰,百煉錘成器之鐵,歲月不磨真本色,猶是忠真一片心”。勒方锜仰慕史可法為人,且念及乾隆帝惓惓于史公之遺跡,遂建議將鐵炮移至揚州史公祠內(nèi)。他認為揚州是南北往來之地,將這尊灌注史公精神的鐵炮放置揚州,定可令“士大夫過而拜公祠宇者,讀其遺書,觀其遺炮,忠義之氣可以勃然而生矣”。

      同治五年(1866),史可法七世裔孫史兆霖將鐵炮從蕪湖順江運回揚州。據(jù)《史兆霖題記》中記載,船行至長江黃天蕩時,突然狂風大作,江上其他船只都被掀翻,只有此船安然無恙,只因炮身倍重,使載炮舟得以鎮(zhèn)壓,寓意著史公的護佑。鐵炮平安歸揚后,特于史公墓祠側(cè)建亭以為尊藏。史兆霖請甘泉散館編修顧奎模(摹)炮成圖,并將圖和勒方锜之記裝池成軸,為后裔景仰,以垂永久。同治九年(1870),江蘇巡撫丁日昌在拜謁史公時見到鐵炮和圖、記,想到自己正在為制造軍械槍炮,抵御外國侵略而苦心操勞,有感于此,當即書題“史忠正公遺炮圖”以為寄。如今,此字與《顧奎摹炮圖》、《史兆霖題記》、勒方锜《史忠正公遺炮記》以及李文森、楊宜治、沈秉成等清代文人志士對遺炮圖所題歌詩贊記,共同組成橫長905厘米、縱長41厘米的《史忠正公遺炮圖》紙質(zhì)長卷,收藏于史可法紀念館。由于這件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shù)價值,現(xiàn)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鐵炮失而復(fù)鑄

      據(jù)《江蘇文化的劫難》中記載:“1937年 12月14日,揚州淪陷,日軍在揚州城區(qū)掠奪了史公祠的鐵炮。”或者是擔心鐵炮會喚起揚州人民的抗日愛國熱情,亦或是出于對中國歷史文物的貪婪而萌發(fā)了搶奪之心,日本侵略者將此象征著忠義愛國的千斤鐵炮掠奪,從而不知所終。1962年,郭沫若來到揚州,得知史公鐵炮失而復(fù)得,得而復(fù)失,扼腕嘆息,寫下:“國存與存亡與亡,巍峨廟貌甚堂堂。梅花嶺下遺香在,鐵熕何時反故邦?”的詩句,期盼能夠?qū)ふ业绞饭F炮的下落,但是直至今日,鐵炮仍然下落不明。

      2017年,史可法紀念館對館內(nèi)陳展進行提升改造時,根據(jù)《史忠正公遺炮圖》對鐵炮進行了重鑄,陳列于史可法墓祠旁邊,還原了史兆霖當年建亭陳放的景象,供后人追思紀念。

      “公去社已屋,我來梅正花?!泵坊◣X上,恍聽江淮戰(zhàn)鼓響,西城門上,百世猶聞殺敵聲。鐵炮雖已不在,然鐵炮之魂卻與史公精神、史公事跡一起,永遠銘刻在揚州人心中,從此成為揚州城精神的不朽象征。

      (作者姜凌宇為揚州史可法紀念館文博館員;李智為揚州市文史館副研究館員)

      猜你喜歡
      史可法火器揚州
      著火了!快拿滅火器
      我那水蛇腰的揚州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48
      揚州的夏日
      文苑(2020年5期)2020-11-19 10:41:17
      酒祭
      史可法以身殉國
      “不死將軍”史可法
      揚州的秋日
      高空滅火器
      下?lián)P州
      收藏| 西安市| 三明市| 中超| 镶黄旗| 资溪县| 巫溪县| 永修县| 嘉兴市| 靖安县| 巫溪县| 宁城县| 东光县| 巍山| 卢湾区| 奎屯市| 寻甸| 柏乡县| 皋兰县| 青河县| 成安县| 中山市| 三亚市| 神池县| 克拉玛依市| 额尔古纳市| 双辽市| 筠连县| 江陵县| 弥勒县| 济源市| 芒康县| 光山县| 嘉峪关市| 丰县| 沧源| 汶川县| 固原市| 阳江市| 阿坝县|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