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慧
意外的我見到張瓏?yán)蠋焹簳r畫的一幅小畫,一個小人坐在一張小桌子前望著面前擺著的一瓶花束,畫筆稚嫩,畫意童真,落款一個繁體“龍”字倒顯得流利瀟灑,像個大人的樣子。時間在1937年7月2日,那年張瓏?yán)蠋?歲。“太可怕了,這說明我沒有一點(diǎn)美術(shù)天賦?!彼χf。由于屬龍,她的祖母為她取了單名一個“龍”字,家里人便叫她小龍。到了念書了大家覺得難聽,她的祖父張元濟(jì)先生說那就加個王字旁,于是成了“瓏”字。
張瓏?yán)蠋熜r生過一次大病,自此體弱多病、低燒不斷。由于元濟(jì)先生在廬山有一處房子,所以為了靜養(yǎng),10歲前的很多時光她是在廬山度過的,這幅畫便是在廬山上畫的。她在廬山的生活多賴母親悉心照料,并在母親的教導(dǎo)下開始讀書習(xí)字。1936、1937年間,由于她的母親懷孕不便遠(yuǎn)行,遂請來自己的表妹去廬山陪伴女兒,張瓏?yán)蠋煼Q她二姨。二姨嫻靜文雅、慈祥耐心,每天教她讀書、做算術(shù)、寫信、畫畫。二姨很疼她,常取笑她一學(xué)算術(shù)就要睡覺。她確實(shí)在算術(shù)方面毫無天賦,相比算術(shù),她更愛讀歷史故事、各種兒童讀物,和寫信寫作文。當(dāng)然她最開心的是每逢夏天與家人一起出游。她們家西面有一條溪水,水中有巨大的石頭,她喜歡爬上石頭,脫了鞋子把腳泡在冰涼的溪水里。她也隨家人去仙人洞、黃龍洞、烏龍?zhí)?。黃龍洞里有泉水從石縫中一點(diǎn)一點(diǎn)慢慢滲出,每次去家人總要盛上一些讓她喝下,說那是仙人喝的水。
張元濟(jì)書札
在張瓏?yán)蠋煯嬐赀@幅畫后的一個月,1937年8月13日,慘烈的“八一三”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了,局勢變得動蕩險惡。身在上海的元濟(jì)先生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敵軍進(jìn)迫,梵王渡槍炮之聲甚烈……媳婦與女孫尚在廬山欲歸不得,亦無可如何也。”1937年11月13日在致汪憬吾的信中也談到這次會戰(zhàn):“戰(zhàn)事方起,意緒不寧,迄未奉復(fù),不勝惶悚。前日豫泉同年轉(zhuǎn)到舊歷九月十二日手書,據(jù)悉移寓澳門,身心得稍安適。捧讀新詞,弦外之音,令人增感。風(fēng)景不殊,山河大異,世事如此,何從說起。鶴亭現(xiàn)寓上海,劍丞仍在舊居,均各無恙。同在圍城中,亦不能常相見也。敝寓初離戰(zhàn)線甚遠(yuǎn),其后漸移漸近,雖有流彈,幸未傷人,賤軀亦托庇粗適?!敦ニ氖贰酚诮翊壕坝⊥戤?,了卻一重公案,差可告慰。比來閱報,時有感觸,輒抒所見,撰成小文。茲寄呈數(shù)紙,伏乞賜閱。又挽陳伯巖詩數(shù)首并附上,弟于此事全屬門外漢,幸勿哂也。手復(fù)。敬問起居?!?p>
張瓏?yán)蠋煹膬簳r小畫
信中提到多位友人,信末說到的陳伯巖是陳三立,著名詩人,1937年盧溝橋事變京津相繼淪陷,老詩人因不愿降屈日人,在寓所斷食五天后憂憤而亡。元濟(jì)先生挽好友的數(shù)首詩寫在1937年10月12日,其中有首寫道:“銜杯一笑卻千金,未許深山俗客臨。介壽張筵前日事,松門高躅已難尋?!闭f的是1932年9月,為了給隱居廬山的散原老人80壽辰祝壽,元濟(jì)先生特意第四次上山,壽慶不久三立先生定居北平其子陳寅恪處,從此兩人天各一方,再未見過面了。另有首詩:“湘中新政萌芽日,鉤黨累累出漢廷。敢說微名齊李杜,劇憐寥落剩晨星?!闭f兩人共同參與了戊戌變法,遭清廷革職不再敘用,匆匆四十年,如今只剩下熊希齡和元濟(jì)先生二人。
小畫是張瓏?yán)蠋煹亩瘫A粝碌模?001年張瓏?yán)蠋熥员本┤サ缴虾L酵堰^90高齡的二姨,待張瓏?yán)蠋熁氐奖本虒嫃纳虾<慕o了小甥女,信上說:“茲附上小畫圖一張,是你童年時所畫,那時你能畫得這樣好,和寫的龍字也好,所以我要送給你,讓你自己看看,已有60多年保留下來了?!?/p>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