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豈不聞遠親呵不似我近鄰,我怎敢做的個有口偏無信?!?/p>
【釋義】指遇有急難,遠道的親戚就不如近旁的鄰居那樣能及時幫助,表示鄰里之間關(guān)系親厚,是一句讓人感到溫暖的常用話。
很久以前,有個姓李的員外,老兩口為人善良,省吃儉用,日子過得很富裕??删褪撬麄兊膬鹤永顚毑粻帤?,從小嬌生慣養(yǎng),好吃懶做。長大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整日泡在賭場里,什么活也不干。沒過幾年,李寶就把李員外老兩口辛苦一輩子的積蓄都輸光了。老兩口氣得大病一場,不久就去世了。
但是李寶沒有接受教訓(xùn),繼續(xù)吃喝嫖賭,最后賣了房子賣了地,自己落得個靠乞討為生的地步。
一年冬天,李寶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便投奔到舅舅家。舅舅見他破衣拉撒,蓬頭垢面,很沒出息的樣子,很是生氣,便讓家丁將他趕了出去。
李寶饑寒交迫,昏倒在路旁,正巧被李寶的鄰居李清看到,將他背回家中。待他醒來,又好言勸導(dǎo)了一番,留他在家里住下。從此李寶痛改前非,每日辛勤勞動,沒過幾年,哥倆的日子就富裕起來了。后來別人得知此事都說:“這真是遠親不如近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