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紅
摘? 要:21世紀,充滿競爭,充滿活力,其中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使得中學生敢于冒險,勇于探索,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能有效地發(fā)揮他們的身心潛力,做積極的社會一員。要想青少年能夠健康成長,全民素質能夠有效提高,就必須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這其中,學校對于學生的影響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與人格發(fā)展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9-0162-02
Spring breeze and rain moisten things silently
——The attemp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G Xuhong? (No.3 Middle School of Gangu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it is full of competition and vitality,among which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can mak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are to take risks,have the courage to explore,better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effectively play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potential,and become a positive member of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we must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mong them,the influence of school on student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Mental health education;Middle school students;Measures
中學生若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問題,定會在日后影響學生的發(fā)展。目前,國家和學校也已經逐漸意識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學生日后的影響,并且在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已經做出了相關的調整,使得中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1.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1)學習類問題
如今,中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大,經常會因為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導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生理上常常會覺得有厭食、腸胃不舒服、失眠甚至神經衰弱等現(xiàn)象。心理上會有很大的壓力,日漸萎靡不振,甚至抑郁傾向。
在中學階段,厭學問題越來越嚴重,原來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但是現(xiàn)在成績比較好的同學也越來越厭學。因為他們已經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學習上,但是更多的壓力使他們應接不暇,導致他們造成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加上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處理,逐漸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問題。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的情緒還較為平緩,但是一到了考試階段,學生的焦慮現(xiàn)象就越發(fā)明顯,尤其是重要的考試,因為受到身邊人的密切關注,使得中學生對考試的擔心會更加嚴重,造成心理問題。
(2)人際關系問題
中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也成為了中學生活中的煩惱之一。
師生間的關系問題。學生每天都要面對自己的教師,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學生更為自然的接受課堂知識,甚至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反之,將會造成學生非常大的心理問題。學生可能會因為和教師的關系不融洽,產生對學科反感的現(xiàn)象,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并且時常感覺到煩惱。主要問題還是教師對學生的某些想法不理解,不能夠給學生足夠的心理關懷,中學生的青春期反抗心理會愈發(fā)嚴重。某些教師甚至對學生產生攻擊行為,導致學生產生壓抑心理。
同學間的關系問題。中學生在學校需要朋友和同學的陪伴,這樣才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安全感,能夠在煩惱和想不開的時候,把自己的壓抑心理講給身邊的朋友聽。但是中學生相同年齡的朋友和同學都不夠成熟,加上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中學生可能會常常以自己為中心,不能夠在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導致學生之間產生矛盾。如果學生性格偏向于孤僻內向,更可能會有受到班級同學排擠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學生會對人際交往產生恐懼,造成較大的心理問題。
與父母的關系問題。中學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如今還有許多家長較為傳統(tǒng),仍然采用專制式的教育方式,沒有和學生進行正常的溝通,沒有給予學生正確的關愛,使得學生的性格越來越孤僻,專橫。或者是離異家庭,家庭生活不和睦,常常吵架,打架,使學生對爭吵產生陰影,青春期學生產生的陰影,很難在以后的生活中被治愈。家庭中的諸多問題,都會造成學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3)青春期心理問題
青春期閉鎖心理。中學生在青春期中,心理活動豐富而又復雜,但是他們的外在表現(xiàn)卻不明顯,這種閉鎖心理導致他們遇到問題都是自己消化,不能敞開心扉,尋求外界幫助,若是能夠豁然解決還好,否則將會鉆牛角尖,想不開,越陷越深。
情緒情感激蕩不穩(wěn)。青春期階段中學生的心理不穩(wěn)定,常常情緒多變,又很難自我控制,這種動蕩的情感,會造成學生的心理問題。
(4)挫折適應問題
在青春叛逆階段,學習方面和人際關系方面的挫折接踵而來,多方挫折問題進攻,學生將會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對,無法適應挫折問題,久而久之,便會對挫折產生恐懼心理,產生心理問題。
2.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中學階段是心理發(fā)展變化的轉折期,也是學生充實個體力量的重要時期,分析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能夠更好的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發(fā)展的階段性
中學生現(xiàn)在表現(xiàn)出來半幼稚、半成熟,而且他們目前又獨立又需要依賴。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心理上非常脆弱,個性特征也還不夠穩(wěn)定,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引導和關心。
(2)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中學生的意志力還不夠堅定,自我管理能力也較差。生活順利時,他們常常會產生盲目的自信;但是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很容易被打敗,甚至產生自卑心理,心理發(fā)展很不平衡。
(3)心理發(fā)展的矛盾性
相對于中學生的生理發(fā)展,他們的心理發(fā)展仍然比較落后。他們的內心非常渴望獨立,但是實際上又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獨立的生活;他們的求知欲很強烈,但是自我管理能力又比較弱;不能夠正確的處理問題,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既豐富又矛盾。這就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指導,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回歸正常的生活。
3.影響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因素
家庭、學校、社會以及自身因素都深深地影響著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其中學校教育因素尤為重要,因為學生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校的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也非常大。而且學生的教育資源較為優(yōu)越,教育系統(tǒng)較為規(guī)范,有專業(yè)的教師隊伍,能夠有效的控制其他客觀因素,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們應該把學校的良好資源充分應用起來,推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站在學生的角度。某些教師可能會覺得自己是老師,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心里有優(yōu)越感,因此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出現(xiàn)一些武斷的做法。但實際上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用學生的視野觀察學生的世界,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不斷地調整自己,使自己和學生的關系能夠更加和諧,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和依賴,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教師應該站在平等的立場上,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信任,友好相處。如果學生出現(xiàn)問題,就要用平和的語氣開導學生,對學生加以足夠的耐心,順利的進行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深切關心,了解學生的內心。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了解學生的內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轉變角色,學會走進學生的心理,縮短自己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時而給予學生一些關懷,讓學生感覺到真情,引導學生吐露內心的真實想法,并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想法,然后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一定的心理溝通,打開學生的心結,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教師是值得信任的,值得依賴的,營造一個較為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原則,學會換位思考,把學生當作朋友,互相依賴,互相信任、平等交往。
(2)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貫徹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教師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中,融入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梢远ㄆ诮M織課堂心理教育問答,并設置固定的獎項,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其中來。同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些口頭表揚,給學生們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仔細品讀課文。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包含著許多的正確觀念,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讓教材中的思想和哲理深刻的感染學生,使他們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可以從課文中提取重點的語句,讓學生仔細分析,并隨時寫下自己對文章的感想。
編排與演練課文。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有情節(jié),有故事的。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情況,適當?shù)募尤雽W生自己的想象,對課文進行編排和演練。學生在編排和演練的過程中,會加入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在無形中將心理健康知識運用在生活實際中,更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能夠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施展。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到“真、善、美”的思想道德品質,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而且促進了自身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大聲誦讀課文。誦讀,是一種促進理解的學習形式。大聲地誦讀文章,能夠使人的大腦達到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能夠使學生把對文章的理解通過大聲誦讀的方式表達出來。尤其是針對一些平時不愛思考的學生,讓他們大聲的朗讀幾遍,這篇文章就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刺激他們對文章進行思考和分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全班誦讀,讓那些平時內向的學生有一定的空間,鍛煉自己誦讀的能力,又不會對其心理造成傷害。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3)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把心理健康知識和戶外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在開心中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學生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也越高。也能夠讓學生把心理健康知識運用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的實踐,才更加有效。
課外延伸閱讀也是課堂外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方式之一。尊重學生本身就是一種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讓讀書不再封閉,讓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施展。學生在尋找自己喜歡的書籍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學生會投入比平常多一倍的注意力,能夠更加喜愛讀書,并且從書里獲取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讀書的欲望也會更加強烈,逐漸把讀書當作一種習慣,使學生能夠開闊自己的視野,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5.結語
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是學校的重要課題,會直接影響學生日后的發(fā)展,也會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教師應該在這一時期,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的問題,并且進行一定的指導,為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能夠茁壯的成長,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李婷,王宏,刁華,楊連建,蒲楊,金鳳.初中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其家庭影響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28(05):746-752
[2]葛加付.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J].教書育人,20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