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聲之形”社團是有趣的,也是嚴肅的。在這里,同學們站在最閃耀的燈光下“發(fā)聲”,用聲音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他人。聲音就是這么神奇:它可以柔情似水,有如一曲仙樂;它可以鋒利如刃,削鐵如泥;它可以穩(wěn)如泰山,巍峨自然……
在“聲之形”社團,同學們要學會自主管理、自主學習。新聞部、電臺部、綜藝部、資訊部四個節(jié)目組部門,鍛煉學生對聲音的掌控力;采編部、記者部、宣傳部三個編導組部門,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問題、撰寫稿件的能力;配音劇場和舞臺劇場則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藝術的魅力。
2020年,“聲之形”社團被評為蘇州市“十佳學生社團”。 聲音是有靈魂的,“聲之形”社團也將會“聲聲不息”。
初進社團,一切于我而言都十分的新奇。老師讓大家圍成半圓,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我們所有人一起笨拙地學著做口部操,艱難地區(qū)分近似的讀音,仔細地品味每一段文字蘊含的哲理,肆意地抒發(fā)沉淀已久的感情……
轉眼到了學期末,整個社團都在熱火朝天地為藝術節(jié)做準備。我接到了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任務——擔任藝術節(jié)的主持人。隨著期末的逼近,作業(yè)的負擔與主持的壓力讓我日漸頹敗。李老師很快發(fā)現(xiàn)了我的異常,她沒有對我放松要求,而是用溫柔細膩的聲音告訴我:“既然選擇了承擔,那便放手去做,不計收獲,只管耕耘。去站到最閃耀的燈光下,不要讓日后的自己后悔?!币环_導后,我終于重拾了信心,樂此不疲地忙碌著。課間午休時,黃昏放學后,漆黑深夜時,都有我一遍遍演練的身影。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同學無聲溫暖的鼓勵,支持著我度過了這段令人難忘的時光。
——八(48)班 瞿欣媛
(指導教師:李博宇)
在“聲之形”社團,你也可以“成為”你的偶像,當然不是說真的成為某個人,而是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配音?!坝媚愕穆曇舾袆渝\峰少年”是我們社團的納新標語,如果說校園電視臺和廣播是為了感動他人,那配音就是感動自己。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進入社團的第一次配音活動,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對當時正播的《白蛇傳》進行了分角色配音。每位同學都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了自己角色的配音。當成品播放時,可以看到我們臉上藏匿不了的成就感。
——七(52)班 吉藍軒
(指導教師:李博宇)
老師說:“聲音本該有狀貌,但無論怎樣形容它,大多是詞不達意,所以它便融化在了風中,直至吹紅了少年的臉龐?!边@樣溫柔的訴說溫暖了大家的心,所以從胸腔發(fā)出的聲音便也愈發(fā)親切與熱情。聲音傳遞著情感,本是犀利的眼神,但當聲音如春風徐徐而來時,畏懼也就一時放下,剩下的只有滿腔柔情蜜意。聲音果真變化萬千,剛才還是老態(tài)龍鐘的沙啞,頃刻就成了溫柔清澈的空靈。
我們都在心中描繪出了聲音的模樣,并且給予了聲音獨特的靈魂。明明就是念同一句話,因為每個人的感情注入不同,聲線也不同,那一句話就“活”了起來。在社團里,同學們大多趣味相投,相聊甚歡,就是彼此相望念著對白,也像是月光,溫柔而堅定。萬物皆有形,聲音是什么模樣?我想,應該是意氣風發(fā)少年郎。畢竟,生生不息,聲聲不息。
——七(52)班 戚初晨
(指導教師:李博宇)
老師通過演誦經(jīng)典的方式,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遞給我們。誦讀中華文化經(jīng)典,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祖國江山如畫,也可以培養(yǎng)我們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正如我們通過舞臺劇的方式,演繹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
加入“聲之形”社團后,我各方面能力,如語言、藝術鑒賞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煉。社團活動使我的課余時間更加豐富多彩,調動了我的積極性;也使我更加自信地站在舞臺上,展示人生的風采。
——八(50)班 丁諾涵
(指導教師:李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