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成
現(xiàn)代水利工程中,導流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常見的導流施工技術有涵管法、明渠導流及隧洞導流等,而且隨著現(xiàn)代水利工程科技發(fā)展,導流施工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诖耍恼陆Y(jié)合某水利工程實例,針對其明渠導流降水施工進行了論述,以期為水利事業(yè)發(fā)展貢獻一力量。
現(xiàn)階段,國內(nèi)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比較嚴峻,且南北水資源不協(xié)調(diào)。興建水利工程可以實現(xiàn)對水資源的合理化利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水資源。
為保障水利工程如期保質(zhì)的完成建設任務,導流降水施工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減小水流對整個水利工程的影響,方便后續(xù)施工。因此,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結(jié)合實際需要選用合適的導流降水施工技術,為整個水利工程高效優(yōu)質(zhì)的開展提供保障。
某水利樞紐工程由船閘、節(jié)制閘和跨河交通橋組成,新建節(jié)制閘設置在主河道內(nèi),為形成干地施工條件,需要將河水進行導流,因主河道右側(cè)具有寬闊的灘地,因此選用導流明渠進行導流。導流明渠設置在節(jié)制閘右側(cè)灘地內(nèi),全長2380.46m,設計過流能力為枯水季節(jié)20年一遇,設計流量1500m3/s。原始地面高程為72.0m~73.0m,進水口底部高程62.5m,出水口底部高程60.5m,渠底寬30m,邊坡1:2.5,在高程66.5m和71.0m處各設置一道3m平臺,上口寬約94.5m~104.5m。
導流明渠護砌:高程71.0m以上部分的坡面不再護砌;高程71.0m~66.5m之間的坡面,采用模袋砼護砌;高程71.0m、66.5m各設兩個平臺,各設一道混凝土灌砌塊石格梗;進口段渠底采用預制鉸鏈式砼預制塊護砌(厚度不小于150mm)、其余渠底采用砂肋軟體排護砌;進口段66.5m~60.5m以下邊坡采用預制鉸鏈式砼預制塊護砌(厚度不小于150mm)、其余部分采用模袋混凝土護砌。
導流明渠設計開挖土方共161.6萬m3,疏浚方共26.1萬m3,模袋混凝土護坡為1.76萬m2,砂肋軟體排護底1.24萬m2,灌砌塊石格梗0.12萬m3,鉸鏈式混凝土預制塊護坡0.5萬m2。
導流明渠全長2380m,渠底坡度為1%,渠底高程為62.5~60.5m,因臨近主河道,地下水位極高,且地質(zhì)條件均為粉砂,開挖至高程66.5m時已出現(xiàn)明水,必須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方能保證導流明渠開挖及護砌施工。按照現(xiàn)場實際情況,將導流明渠劃分為上、中、下游三段,分別采取不同的降水措施。即,在導流明渠上游(樁號K0+000~K1+030)段,因開挖深度小,距河道較遠,只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導流明渠中游(樁號K1+030~K1+940)段,充分利用船閘永久防滲體(多頭小直徑深層攪拌樁)進行截滲,采用截滲加管井的組合降水方案;在導流明渠下游(樁號K1+940~K2+380)段,充分考慮工期及造價因素,決定采用12m拉森鋼板樁進行截滲,拉森鋼板樁與船閘永久防滲體連接,在導流明渠開挖范圍內(nèi)形成半包圍防滲,待導流明渠施工完成后拔除,拉森鋼板樁防滲體軸線長度約為700m,此段采用截滲加管井的組合降水方案。降水井布置情況見表1。
表1 降水井直徑、井深、數(shù)量
排水系統(tǒng):降水井采用2.2kw水泵,抽水管采用50mm硬塑料管與泵連接,井外排水管采用Φ50mm軟塑管,沿導流明渠兩側(cè)渠頂布置尺寸為1200*1000(mm)的排水明溝各一道,降水井內(nèi)地下水經(jīng)水泵提升至排水溝,排水溝底坡度為1%,經(jīng)匯流后自然排水進入河道。
為保障此次水利工程明渠導流降水施工達到預期效果,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必須做充足。首先,深入現(xiàn)場針對其地質(zhì)條件、地下管網(wǎng)分布情況、四周建筑物情況及上方高壓線情況等做詳細全面的調(diào)查,并制成相應的勘測報告,在必要位置做醒目標識。其次,結(jié)合勘測報告編制明渠導流降水施工計劃方案,明確基礎標高、技術措施、機具及相關規(guī)范標準等,并做好技術交底。最后,做好“三通一平”,引測及定位高程點、坐標點及水準點等,以此來保障后續(xù)明渠導流降水施工工作順利開展。
(1)測量定位
具體施工前,依據(jù)施工圖紙,測放降水井的中心點。正常情況下,控制降水井位偏差<0.5m,若有障礙物影響而導致井位偏差過大的情況下,要對不利點的降深進行驗算。同時,也要對每個降水井位置做明顯的標志,若有需要的話,也可將鋼纖打入地下30cm,并灌注石灰粉,以此來做標記。
(2)鉆孔定位
將井位點當做中心、以直徑700mm畫圓,并往下挖開0.5m,以此作為井口。繼續(xù)挖到原狀土后為止,且查看確認地下沒有管線或構筑物之后再開始放護筒,安放好護筒后,在其外側(cè)填筑粘土,以封隔表層雜填土,避免鉆井沖洗液出現(xiàn)漏失。
(3)樁機就位
待樁機就位后,及時利用水準儀進行找平,以保障樁機鉆進施工中的穩(wěn)定性及安全性。并且也要保證起落鉆塔足夠的平穩(wěn)及準確。鉆機就位后,其偏差要嚴控在20mm以內(nèi),并控制鉆塔垂直度偏差值要<1%。
(4)鉆井
鉆井施工過程中,必須實時查看沖洗液的流失及耗損情況,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shù)难a充一些水,使得孔內(nèi)水位始終高于地下水位,可以有效保證孔壁的穩(wěn)定性??刂茮_洗液面到井口距離小于1m,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泥土制成泥漿,以防沖洗液漏失,進而避免出現(xiàn)塌孔現(xiàn)象。若鉆井期間出現(xiàn)了塌孔或斜孔問題,必須第一時間進行處理。發(fā)生縮孔的時候,要注意提動鉆具來對孔壁進行修擴,嚴控每次的沖擊時間不可太長,以防出現(xiàn)卡鉆現(xiàn)象。采取反循環(huán)方式向下進行鉆孔,鉆到設計標準要求的深度并深入0.50m~1m時為止。
(5)換漿
待鉆孔達到設計要求后,將鉆具提升約0.5m,并往孔內(nèi)注清水,啟動反循環(huán)砂石泵進行換漿作業(yè),利用抽筒把鉆孔底部的稠泥抽出去,并加入清水進行稀釋,直至泥漿密度達到1.05g/cm3,粘度達到18~20s,且泥漿不染手后為止。此外,換漿作業(yè)過程中要及時把排出的泥漿清理運到指定地點。
(6)下管
該項目中降水井用的井管是無砂混凝土管,開始下管前先對井管進行詳細的檢查,確保沒有殘缺、斷裂和彎曲等后再使用。接著在第一節(jié)井管上連接好混凝土托底,再在外側(cè)對稱的擺放3根寬度30mm的竹條,并纏繞兩圈鐵絲固定牢固竹條。然后把鋼絲繩一頭固定在井字架上,另一頭套住井管上,慢慢將井管提起就位待穩(wěn)定后再緩慢下放。井管要放于井孔的正中間,不能傾斜,并固定好。然后開始下放第二節(jié)井管,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輕緩下放及公母接口,并在接頭部位粘貼玻璃絲布,防止井管中進入雜物堵塞管道,且在豎向上使用2~4根寬度30mm的竹條對井管進行固定,避免上下井管錯位。以此類推直到所有井管都安放好,且井管的頂部應高出地表約30mm,以防雨水、泥沙或其他雜物流進井管內(nèi)。井管的過濾部位要安放到含水層。
(7)填料
所有井管都下好后,要及時順著井孔周圍進行均勻連續(xù)的填料,把泥漿擠出井孔。填料過程中要注意:①填入碎石時要少量緩慢填入,避免把井管沖歪,且要選擇粒徑2mm~5mm,含泥量<5%的碎石,②待填至距井口有1.50m距離的位置后,使用粘土把其封嚴,避免地表水或雨水流入產(chǎn)生不利影響。③填筑濾料的過程中,要實時測量填筑濾料的高度,如果填入量和計算量不相符的時候,要第一時間查明原因進行相應處理。填料施工要用鐵鍬下料,不能用裝載機直接進行填料,避免出現(xiàn)分層不均勻或?qū)茉斐蓻_擊,且填料施工要一次連續(xù)做完。
(8)洗井
降水井完工后,要利用污水泵對井進行反復恢復性抽洗,直到水清砂凈的時候為止。
(9)抽水設備及控制線路安裝
安裝潛水泵之前,要全面細致的檢查水泵質(zhì)量及其控制系統(tǒng),確保其電動機、螺栓、潤滑油及電纜接頭等各部位無質(zhì)量問題,并預運轉(zhuǎn)3min~5min后依然沒有問題后再使用。每口井利用尼龍繩安設一臺潛水泵,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做好水泵、電纜及接頭的絕緣措施,鋪設電纜及電閘箱,并給每臺水泵都配上一個控制開關及漏電保護系統(tǒng)。順著深井排水管路布置主電源線。并就近將排水管和排水渠或下水道相連。抽水設備及控制線路安裝好后,做抽水試驗,試驗各設備均正常且各管路均沒有漏水后,再正式投入使用。
(10)水位觀測
在抽水前及抽水期間,對地下水位進行觀測,抽水初期應每日早7點和晚7點分別觀測1次,待水位穩(wěn)定之后要每日觀測1次。
(11)封井
做完上述降水工程施工后,及時填入碎石,并澆筑厚度為100mm的C20混凝土,封堵井口。
綜上所述,明渠導流降水工程施工作為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質(zhì)量好壞對整個水利工程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水利施工單位要重視和加強明渠導流降水工程施工的質(zhì)量管控,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并嚴控施工各環(huán)節(jié)質(zhì)量,切實提高施工質(zhì)量,推動整個水利工程建設高效優(yōu)質(zhì)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