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小沫
一天,我無意中在舊相冊中看到一張老照片:比現在還要苗條的媽媽依偎在年輕帥氣的爸爸身旁,爸爸摟著媽媽的肩膀,兩人笑靨如花。有一瞬間,我以為這是別人家父母的合影,但仔細看,確實是我爸媽。我注視良久,如果照片中的笑容是真的,我真想穿越回那個時候,親眼見證父母和諧美好的歲月……
幾乎從我記事開始,爸媽只要同時出現在我身邊,就會爭吵。他們的爭吵貌似總是因我而起,然而在我看來,他們每次吵架都是因為“先入為主”“自以為是”。有時候吵著吵著,他們甚至會忘了爭吵的起因,還會把我小時候的事翻來覆去地說:某次爸爸喝醉酒騎自行車載我,把我摔下車;某次媽媽工作忙,沒去幼兒園接我,我和門衛(wèi)大爺在傳達室待到后半夜……基本都是在標榜自己對我如何好,指責對方如何失職。我真的很納悶,我都已經上初二了,天知道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他們是怎么如數家珍、銘記到如今的?
我曾在爸爸摔門而去的午后問媽媽,既然每天跟爸爸吵架,為什么不分開?媽媽卻說,她是因為心疼我,才不和爸爸離婚的。我也在媽媽賭氣回姥姥家的晚上,問爸爸每天和媽媽吵架煩不煩?爸爸卻說,他是因為我才隱忍到如今的。我于是更糊涂了,他們口口聲聲為了我,到頭來卻每天吵吵嚷嚷不停,為什么從來也沒想過,為我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的生活環(huán)境呢?
我一直以為爸媽的吵架是在以教育理念不合為借口,借題發(fā)揮,掩蓋他們之間關系不和的真相。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自己錯了。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正在家里調試新買的錄音筆,爸爸媽媽先后進了家門。我感覺有點兒喘不上氣,預感到不久后“暴風雨”又要來了。正巧同桌琳琳打來電話,說路過我家,要歸還放假前找我借的漫畫。我趕緊跟爸媽說同學在樓下等我,就出門了。我和琳琳在樓下的公園涼亭里吃了冰淇淋,還聊了會兒天,才戀戀不舍地分別。想到回家后,又要面對父母的突然“變臉”,我的心越發(fā)沉重。果然進門還沒五分鐘,父母因為我看漫畫書的事爭執(zhí)起來。我見怪不怪地關上屋門,戴上耳機寫作業(yè)。后來,我突然想到,新買的錄音筆落在客廳沙發(fā)上,就跑去拿。
也不知是我還是他們不小心碰到了錄音鍵,我瞥見錄音筆顯示已錄音近兩個小時。我趕緊按下停止鍵,正要刪除錄音,突然靈光乍現,想聽聽我不在的這段時間,父母都說了什么,是不是又在吵。這段錄音里,媽媽收拾屋子,爸爸給魚缸換水,兩人各干各的,雖然沒有交流,卻也相安無事……直到我進門后,兩個人才像商量好了似的,又開始雞吵鵝斗。
那天晚上,我反復地聽這段錄音,為什么在我離開家和回家后,父母的反應和差別這么大?難道因為有我在,他們就不會好好相處了?難道他們真的是因為有了我才會吵架的?想著想著,我的心不禁沉到谷底……
看著這張老照片,我有點郁悶,如果拍照的時候,照片中多了一個我,他們還會不會笑得那么甜?依照現在的情形來看,恐怕他們只會怒目而視、針鋒相對了吧!原來,引發(fā)父母感情不和的“導火索”真的是我!
從那以后,我只要閑下來就會胡思亂想,我想過輪流去姥姥和奶奶家住,也想過和父母說初中畢業(yè)后上寄宿學校,還想過以后考外地的大學,離家越遠越好,免得父母看到我又會吵起來……
我真的很想看到,爸爸媽媽對著我能重現照片中的笑臉,想聽到他們像錄音里那樣,安安靜靜地共處一室。我真不知道該怎么做,這個愿望才會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