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風亮,田鵬剛,孫 沖,毛冬旭,邊兆偉,贠作義,史繼創(chuàng),劉歲強
(1.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82;2.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54)
某公司一期2×660MW空冷汽輪發(fā)電機房大平臺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現(xiàn)澆樓板結構體系,大平臺梁通過牛腿支撐于主廠房框架,軸柱上,與柱鉸接連接。該汽機房橫向跨度34m,縱向柱距10m,雙柱插入距1.5m,總長171.5m。汽機房運轉層標高為14.100m,中間層標高為7.100m。汽機房使用環(huán)境類別為b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炷翉姸仍O計等級為C40,縱向梁鋼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為50(與柱外邊平齊側),25mm(另一側),柱、板鋼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分別為35,15mm。汽機房剖面如圖1所示,平面如圖2所示。
圖1 汽機房剖面
圖2 汽車機房平面
使用過程中,廠房0m處6根立柱、14m處5根立柱的牛腿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裂縫,為進一步查找開裂原因,為加固設計提供全面的技術參考依據(jù),對該汽機房立柱牛腿進行全方面檢測鑒定,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
根據(jù)GB 50144—2019《工業(y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中第4.1.1條規(guī)定,對汽機房立柱牛腿的裂縫形態(tài)進行現(xiàn)場檢測,典型裂縫的破壞形態(tài)描述如下。
根據(jù)GB/T 50344—2019《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及原始設計圖紙,對牛腿截面尺寸及保護層厚度進行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本次檢測的牛腿截面尺寸與原設計基本相符;牛腿端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最小值為20mm,最大值為56mm,保護層厚度不均勻,個別牛腿保護層厚度偏大,設計保護層厚度為30mm。
表1 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及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結果
根據(jù)《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及原始設計圖紙,現(xiàn)場采用鋼筋探測儀對牛腿外邊緣鋼筋配置情況進行抽樣檢測與復核。現(xiàn)場檢測結果表明,受檢牛腿外邊緣鋼筋配置情況與原設計圖紙基本相符。
為全面準確反映受檢汽機房立柱及牛腿實際抗壓強度,依據(jù)《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JGJ/T 23—201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guī)程》,采用回彈法檢測。同時根據(jù)需要檢測受檢構件碳化深度,由于受檢構件混凝土服役時間較長,碳化深度測試結果均>6mm。依據(jù)GB 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附錄K,已有結構混凝土回彈齡期修正系數(shù)取0.97。經(jīng)換算,考慮齡期折減后的受檢立柱及牛腿混凝土構件現(xiàn)齡期抗壓強度推定值均>40.0MPa,滿足原設計強度等級(C40)要求。
當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內部質量及測試距離一定時,超聲波在其中傳播速度、首波幅度及接收信號頻率等聲學參數(shù)測量值應基本一致。如果結構混凝土局部區(qū)域內存在空洞、不密實區(qū)等缺陷,所測聲時值將偏大,波幅及頻率值降低。根據(jù)聲學參數(shù)變化,可判定混凝土內部缺陷情況。依據(jù)CECS 21∶2000《超聲法檢測混凝土缺陷技術規(guī)程》,采用超聲對測法檢測,在待測構件的兩相對測試面上分別畫等間距的網(wǎng)格(本次采用100mm×100mm測網(wǎng)),并編號確定對應的測點位置,按一定順序測取各測點的聲時、幅度及頻率值,并按規(guī)程對其進行分析處理。當測區(qū)中某些測點的聲速值、波幅值(或頻率值)被判為異常值時,可結合異常測點的分布及波形情況確定混凝土內部存在不密實區(qū)或空洞的范圍。為準確找出開裂原因,現(xiàn)場對具備檢測條件的開裂牛腿混凝土進行內部缺陷檢測。經(jīng)檢測,受檢汽機房立柱牛腿測試部位的混凝土內部密實度較好,不存在不密實區(qū)或空洞缺陷區(qū)域。
為查找開裂原因,依據(jù)《超聲法檢測混凝土缺陷技術規(guī)程》,現(xiàn)場采用人工鑿開法及儀器檢測法(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儀)對立柱牛腿代表性裂縫深度進行檢測,結果如下。
2)現(xiàn)場采用ZBL-U510型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儀對檢測條件較好的1層①/牛腿西側面裂縫處、2層○/牛腿西側面裂縫處、2層○/牛腿正立面裂縫處、2層/牛腿西側面裂縫處、2層/牛腿正立面裂縫處混凝土進行跨縫波速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受檢牛腿裂縫深度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表明,受檢牛腿側面代表性裂縫推算深度與對應牛腿寬度基本一致,說明受檢牛腿側面的表層裂縫已貫穿;正立面裂縫深度較小,未貫通,綜合裂縫形態(tài)、裂縫深度可推斷牛腿裂縫為表層素混凝土開裂。
為了解汽機房立柱目前狀態(tài)下的變形情況,根據(jù)構筑物所處環(huán)境、現(xiàn)場檢測條件及《工業(y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的要求,現(xiàn)場在具備檢測條件的區(qū)域,采用經(jīng)緯儀對立柱傾斜變形進行檢測。經(jīng)數(shù)據(jù)分析,目前狀態(tài)下,受檢汽機房立柱傾斜變形均未超過《工業(y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中第7.3.9條關于廠房柱傾斜達到C級的限值規(guī)定要求,說明立柱未發(fā)生影響結構安全的傾斜變形。
ND-40085號牛腿Fv=164kN,F(xiàn)vk=164kN/1.4=117.1kN,為該類牛腿荷載最大值。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立柱牛腿開裂的主要原因是牛腿與梁之間連接構造不合理,在溫度作用及混凝土收縮變形作用下,牛腿開裂。裂縫雖不影響牛腿承載力,但影響牛腿耐久性,因此,應對牛腿進行加固處理(見圖3)。具體加固處理方案如下。
圖3 牛腿加固示意
1)將牛腿及對應立柱表面裝飾層剔除,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剝落、蜂窩、腐蝕等劣化現(xiàn)象的部位應予剔除,對于較大面積的劣質層,剔除后應用聚合物水泥砂漿進行修復;用混凝土角磨機、砂輪(砂紙)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漿、油污等雜質,打磨平整構件表面混凝土。
2)對牛腿表面裂縫采用壓力灌膠(漿)或嵌縫封閉的方法進行加固。
3)采用[10及對拉螺栓進行加固。
4)用環(huán)氧樹脂膠凝材料或灌漿料填實槽鋼與混凝土間隙。
5)將混凝土梁頂升30mm,插筋切斷牛腿頂面。
6)牛腿頂面聚合物砂漿或灌漿料找平,混凝土梁回落。
牛腿端面保護層厚度過大、梁板沿縱向的溫度、收縮變形產(chǎn)生的內力向廠房兩端部、變形縫兩側自由端釋放受到約束時,在牛腿內部產(chǎn)生附加應力以及牛腿與梁之間采用插筋構造連接是立柱牛腿發(fā)生開裂的主要原因。采用本文提出的加固方案對開裂牛腿進行加固,通過對加固牛腿近1年的觀察,未發(fā)現(xiàn)有新裂縫生成,加固效果良好且經(jīng)濟成本低,說明本次加固方案可在類似工程結構加固領域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