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楊
“億元級”“史上最高”,最近985高校校友巨額捐贈頻頻刷屏。剛過百年校慶的廈門大學收到多筆億元以上捐贈,天津大學校友3.13億元捐贈成該校史最大額,北大收到校友一筆捐贈高達10億元。
能籌錢還得會用錢,那么這些巨額的校友捐贈,用在了哪里?誰來保管呢?
屢創(chuàng)新高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4月5日廈門大學校方舉行捐贈儀式,廈大1986級會計系校友朱益民、徐華東捐款1億元;廈大1999級企業(yè)管理系校友許華芳捐款1億元;廈大2002級EMBA校友蘇慶燦捐款1億元……
就在3月,北大校友、中公教育集團創(chuàng)始人李永新向北大捐資10億元,這是北大建校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校友捐贈。而在前年,清華大學校友、融創(chuàng)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向母校捐贈10億元,創(chuàng)2019年中國大學校友單筆捐贈最高紀錄。根據(jù)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1980年至2020年6月,清華大學累計獲校友捐贈的總額突破47.20億元,北京大學校友捐贈31.87億元,兩校是中國大學校友最為慷慨、對母校認可程度和滿意度最高的大學。
而這40年來,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捐贈總額363億元,捐贈總額40億以上高校1所,30億以上高校2所,1億以上高校有52所。
資金運作
名校獲得校友的巨額捐贈,那么這些錢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呢?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記者,各大高校會有他們的一些要求,包括捐贈者也會有。比如廈大百年校慶接收到的捐款,九成捐贈者都明確捐款要專門用于廈門大學學科發(fā)展、人才引進。
108歲生日前,清華大學4天內獲得8億元校友捐贈。2019年4月23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2008級EMBA校友陳澤峰向母校捐資5億元,用于環(huán)保技術研發(fā)、環(huán)??萍既瞬排囵B(yǎng)、環(huán)??蒲谐晒a業(yè)化以及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智庫的相關研究工作。
各大高校捐贈使用各有差異,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主要用于學校,比如校園基礎建設;用于學生,比如獎學金助學金發(fā)放;用于社會公益與社會實踐;以及用于企業(yè)需求項目。
根據(jù)協(xié)議內容,天津大學獲捐3.13億元,將用于天津大學學生培養(yǎng)、教師發(fā)展、學科發(fā)展、校園基建、校園文化建設、科學研究等,在支持天津大學事業(yè)發(fā)展上比較綜合全面。同時,這些巨額資金還會被用于資產管理。
為了更有效地管理捐贈收入,高校通常會成立教育基金會,這些基金會大多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
大學接受的捐贈,通過投資可以使資金保值甚至增值。不然,缺乏高效管理,巨額資金也會隨著時間貶值,影響代際公平的長遠目標。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