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噻蟲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對瓜蚜的毒力活性及田間防效

      2021-06-26 05:08:04徐丹丹王少麗
      現代農藥 2021年3期
      關鍵詞:混劑噻蟲胺氯氟氰

      張 妍,徐丹丹,王少麗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瓜蚜(Aphis gossypii)又稱“棉蚜”,是一種可以危害多種作物的重要農業(yè)害蟲。蚜蟲在我國瓜類種植產區(qū)普遍發(fā)生,其主要聚集在蔬菜葉背和嫩莖上吸取植物汁液,致使被害植株生長遲緩、葉片卷曲變黃甚至枯萎死亡,同時還可以分泌蜜露導致霉菌滋生、傳播植物病毒,造成極大經濟損失[1]。由于該蟲發(fā)育周期較短,繁殖能力強,世代重疊嚴重,僅憑自然因素難以控制其田間種群增長[2]。目前化學藥劑是瓜蚜防控的主要手段,但隨著施藥次數的增加及不科學的田間施用,導致蚜蟲田間種群抗藥性問題日趨嚴重。

      目前,應用于瓜蚜防治的化學試劑主要以新煙堿類藥劑和擬除蟲菊酯類藥劑為主。新煙堿類殺蟲劑是繼有機磷、氨基甲酸酯和擬除蟲菊酯之后的第4類殺蟲劑。2012年噻蟲胺作為第2代新型煙堿類殺蟲劑在我國正式登記,作用于昆蟲神經系統(tǒng)突觸后膜的煙堿性乙酰膽堿受體,到2018年噻蟲胺系列復配產品增至百種,其具有的觸殺、胃毒作用和卓越的內吸性對多數重要刺吸式口器害蟲都有很高的防效[3-4]。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是以天然除蟲菊素為先導物合成的化合物,該類藥劑通過降低昆蟲解毒代謝能力達到殺蟲效果[5]。但隨年限延長、施藥頻率增加,局部地區(qū)的田間瓜蚜種群對化學藥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祝菁等[6]連續(xù)3年對華東、華北、西北3個地區(qū)5個省的棉蚜進行生物測定,發(fā)現棉蚜對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水平均呈逐年增高趨勢,其中對吡蟲啉產生2 000倍以上抗性;王歡歡等[7]對山東地區(qū)瓜蚜進行11種不同化學藥劑毒力測定,研究發(fā)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藥性。目前,由于針對抗性蚜蟲防控的化學藥劑較少,并且抗藥性的選擇壓力不斷增加,給瓜蚜的防治帶來極大困難。

      為了篩選針對田間瓜蚜的高效藥劑,本研究開展了噻蟲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其混劑對瓜蚜的室內毒力測定及田間藥效試驗,以期能篩選出防控瓜蚜的高效低風險的化學藥劑或適合田間桶混施用的藥劑,為瓜蚜的田間化學防控提供直接的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蚜蟲:瓜蚜田間種群于2019年9月采集于北京昌平區(qū)南口試驗基地的黃瓜作物上。瓜蚜采集后在溫度26±3℃的溫室內黃瓜苗上飼養(yǎng)1代后進行室內毒力測定。寄主植物為黃瓜,育苗后置于潔凈、無蟲的溫室內生長至2片真葉期備用。

      供試藥劑均為制劑。50 %噻蟲胺水分散粒劑WG,日本住友化學公司;5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SE和25%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CS的制劑樣品,北京明德立達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供試儀器:奧林巴斯顯微鏡(SZX7),北京中北博創(chuàng)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不同藥劑對瓜蚜的室內毒力測定

      不同藥劑對瓜蚜的毒力測定方法采用瓊脂浸葉法[8]。每種藥劑用蒸餾水稀釋成7個濃度梯度,以蒸餾水作清水對照。用直徑2.5 cm的打孔器將新鮮、潔凈、無農藥污染的黃瓜葉片打成圓形小葉碟,將其浸于稀釋好的不同濃度的待測藥液或清水對照中,10 s后取出置于室溫內晾干至葉片表面無游離水,將其葉背向上平鋪于塑料皿(直徑為2.5 cm),塑料皿中鋪有一層0.2%瓊脂,以防止葉碟失水過快。每個濃度處理設置4次重復。

      用零號毛筆小心挑取健康無翅成蚜20頭置于帶藥葉碟上,先用雙層衛(wèi)生紙覆蓋,再蓋上帶孔的培養(yǎng)皿蓋子封住培養(yǎng)皿,防止瓜蚜逃逸,隨后將帶蟲培養(yǎng)皿放置于溫度為(26±1)℃、光周期為16 h∶8 h(L∶D)和相對濕度為75%的人工氣候箱內培養(yǎng),48 h后分別在體視顯微鏡下(SZX7)檢查并記錄每片葉碟上的成蚜的死亡數和存活數,死亡標準為用零號毛筆輕觸蟲體若僅有1只足動或完全不動視為死亡。以對照組死亡率小于10%為有效試驗。

      1.3 不同藥劑對瓜蚜的田間防效

      藥劑對瓜蚜的田間藥效試驗在北京昌平區(qū)南口試驗基地中塑料大棚內進行,作物為黃瓜。秋季黃瓜于7月中旬播種,8月初定植,田間進行常規(guī)肥水管理等農事操作,植株長勢相對一致,施藥時植株上蚜蟲發(fā)生程度屬于中等。于2019年9月12日下午17時采用小型農用噴霧器進行噴霧,施藥當天為晴天。試驗共設4種藥劑處理:噻蟲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其混劑的2種不同劑型,均稀釋為3 000倍液后進行田間噴霧,同時設置清水空白對照。各殺蟲劑現配現用,每處理重復4次,小區(qū)面積為20 m2,各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同時設清水對照等共5個處理。施藥前調查黃瓜植株的瓜蚜基數,施藥后1、3、7 d分別調查記錄不同處理的殘留存活的瓜蚜數量。調查時每小區(qū)內隨機標記并調查40株,每株上標記并調查10片葉片上的蚜蟲數量,每10株作為一個處理。

      1.4 數據分析

      瓜蚜室內生物測定所得數據采用Polo Plus 2.0軟件進行分析,獲得各處理對瓜蚜的斜率及其標準誤、致死中濃度LC50值及其95%置信區(qū)間、卡方值及自由度等。

      田間防效記錄數據采用DPS專業(yè)版數據處理軟件(3.01版本),依據藥前基數和藥后各天存活蟲數,按式(1)、(2)分別計算各處理區(qū)和對照區(qū)的蟲口減退率和防效,處理間防效差異顯著性測定采用Fisher'LSD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劑對瓜蚜的室內毒力

      新型殺蟲劑噻蟲胺對瓜蚜的毒力(LC50值為2.674 mg/L)顯著高于高效氟氯氰菊酯殺蟲劑對瓜蚜的毒力(LC50值為42.748 mg/L);2種單劑的增效混劑25%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不同劑型對瓜蚜的毒力也存在顯著差異。其中,25%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CS對瓜蚜的致死中濃度LC50值為1.411 mg/L,顯著高于二者混劑的SE劑型。2種增效混劑的毒力效果表明噻蟲胺與高效氟氯氰菊酯搭配后,不同劑型均對瓜蚜顯示出較高毒力(表1)。

      表1 不同藥劑對瓜蚜的室內毒力測定

      2.2 不同藥劑對瓜蚜的田間防效

      通過不同藥劑對瓜蚜的田間防效試驗(表2)可以看出,噻蟲胺和高效氟氯氰菊酯這2種單劑及其增效混劑的2種劑型在3 000倍液時,對瓜蚜均有優(yōu)良的防效。藥后1 d,高效氟氯氰菊酯對瓜蚜的速效性高于其他各藥劑處理,這種速效性可能與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直接擾亂昆蟲神經正常生理快速達到殺蟲效果有關。該單劑防效與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SE的防效無顯著差異;藥后3 d,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CS對瓜蚜的相對防效(73.49%)低于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SE處理的相對防效(其他3個處理均高于80%),而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SE的防效最高,但4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這表明相同單劑組成的混劑會因劑型不同藥效產生差異;隨時間延長,藥后7 d,所有處理的防效均處于上升趨勢且高于83%,各處理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SE防效最高,超過90%,防效優(yōu)良。

      表2 不同藥劑對瓜蚜的田間防效

      3 結果與討論

      瓜蚜是黃瓜、西瓜、甜瓜等瓜類作物生長過程中的重要害蟲,給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帶來嚴重影響。近年來田間局部地區(qū)瓜蚜對化學藥劑的抗性不斷增加,使得防控工作更為艱難。柳建偉等[9]采用濾紙藥膜法發(fā)現新疆地區(qū)棉蚜對有機磷類殺蟲劑的抗性倍數達900倍以上,即敏感性極低;陳金翠等[1]采用蚜蟲噴霧法對瓜蚜進行室內毒力測定,發(fā)現測試瓜蚜對乙基多殺菌素SC敏感度明顯下降,48 h后LC50值達2 225.63 mg/L。筆者通過室內毒力測定試驗中發(fā)現,煙堿類殺蟲劑噻蟲胺對瓜蚜的致死中濃度LC50值是2.674 mg/L,說明高藥劑對田間瓜蚜具有較高毒力,這與王歡歡等[7]采用葉片帶蟲浸漬法對瓜蚜進行毒力測定的結果接近。研究表明,處理48 h后噻蟲胺對瓜蚜的LC50值為3.14 mg/L,而高效氯氟氰菊酯對瓜蚜的LC50值比噻蟲胺高至少20倍,說明瓜蚜其對該藥劑的室內毒力反應不敏感,這也與王歡歡等研究結果一致[7]。

      本試驗中,雖然高效氯氟氰菊酯單劑對瓜蚜的室內生測反應不敏感,LC50值為42.748 mg/L,但田間試驗中,施藥后3 d和7 d后的田間防效均超過80%,其復配制劑的防效也在83%以上,說明室內毒力測定數據不能完全反映殺蟲劑的田間防效結果,需要二者結合進行綜合判定。高德良等[10]對瓜蚜進行田間防效測定,發(fā)現高效氟氯氰菊酯的持效性差,與本文結果略有差異,但可以肯定的是,該菊酯類藥劑的速效性高于其他處理,生產上可以與持效期長的其他藥劑配合使用,以達到更高防效。例如,本文測試發(fā)現噻蟲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這2種單劑及其混配制劑均可對田間瓜蚜產生優(yōu)良防效,防效均為83%以上(表2),二者配合施用能夠延長菊酯類藥劑的持效期,表明噻蟲胺與高效氟氯氰菊酯也可于田間進行桶混施用。目前已有商品制劑25%氯氟·噻蟲胺微囊懸浮-懸浮劑,登記用于防控甘藍作物上的粉虱、薊馬等害蟲[11],也有研究者將二者的復配劑用于防控韭菜遲眼蕈蚊并取得良好效果[12]。本研究中在瓜蚜的化學防控同樣取得了優(yōu)異效果,進一步表明噻蟲胺與高效氯氟氰菊酯混合具有更廣的防效譜。

      復配制劑可提升對靶標生物的防控效果,原因之一是復配時采用適宜的增效比例。本文中4個藥劑處理在試驗期間均未發(fā)現其對作物藥害的現象,推測在測試劑量下對作物是安全可靠的。不同混配制劑對有益生物的毒性表現不一致,丁悅等[13]采用藥膜法對比不同混劑對蜜蜂的毒性試驗,發(fā)現噻蟲胺·吡蚜酮復配劑的毒性低于噻蟲胺單劑,而噻蟲胺醚菊酯復配劑的毒性則高于噻蟲胺單劑。以往研究表明,部分增效混劑不僅可對害蟲防效顯著,還可有效延緩害蟲抗性的產生。除了農業(yè)害蟲,含有煙堿類(吡蟲啉、噻蟲嗪、啶蟲脒等)和菊酯類殺蟲劑(高效氟氯氰菊酯、聯苯菊酯等)的混劑也可對臭蟲(Cimex lectularius)、岡比亞按蚊(Anopheles gambiae)等衛(wèi)生害蟲起到更優(yōu)的防效,并且可改善靶標生物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生的抗性[14-15],但聯苯菊酯對瓜蚜的田間防效明顯低于常見的煙堿類殺蟲劑[16]。同時,相同2種藥劑配制的混劑因劑型不同而防效不同,這可能是由于農藥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和作用機理不同造成的差異[17],而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SE效果明顯高于其余3個處理,說明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SE田間防控效果更優(yōu),但不同藥劑及其混劑在田間施用不同時間及不同頻次后,對農產品的安全性等相關問題需進一步關注和研究。

      綜合不同藥劑及其復配制劑對瓜蚜室內毒力和田間防效試驗結果,新型煙堿類殺蟲劑噻蟲胺、高效氟氯氰菊酯及其二者的混劑均對防治蚜蟲表現出優(yōu)良防控效果,可用于田間瓜蚜的化學防控。

      猜你喜歡
      混劑噻蟲胺氯氟氰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芹菜中的殘留量檢測及其消解動態(tài)
      CO2驅氣溶性降混劑提高采收率機理實驗
      特種油氣藏(2022年1期)2022-03-10 07:24:14
      甲酸乙酯和異硫氰酸甲酯混用對菜豆象的熏蒸活性研究
      不同劑型噻蟲胺對柑桔木虱的田間防治效果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冬棗中的殘留動態(tài)研究
      歐盟擬修訂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食品與機械(2019年1期)2019-03-30 01:14:36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間隔期為21天
      金銀花儲存過程中高效氯氟氰菊酯降解動態(tài)的初步研究
      中成藥(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32
      噻蟲胺研究開發(fā)進展綜述
      世界農藥(2017年2期)2017-05-24 08:45:26
      利用熱激活過硫酸鉀技術降解噻蟲胺
      正阳县| 贵州省| 锡林浩特市| 兴宁市| 徐州市| 武胜县| 东阳市| 晋城| 易门县| 丹东市| 子长县| 密山市| 神农架林区| 墨竹工卡县| 八宿县| 伊川县| 双城市| 上林县| 资中县| 三台县| 许昌县| 黄石市| 利川市| 云林县| 湄潭县| 溆浦县| 翁牛特旗| 梨树县| 桂林市| 旺苍县| 赤峰市| 揭东县| 丹凤县| 米泉市| 琼海市| 南华县| 房产| 新巴尔虎右旗| 岳池县| 工布江达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