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旺,王 彬,崔偉超
(山東兗礦輕合金有限公司,山東 鄒城 273500)
粗晶環(huán)是擠壓制品的一種組織缺陷,指的是擠壓制品截面周邊的晶粒特別粗大,形成環(huán)狀或月牙狀組織。它會引起制品力學性能降低,冷變形時易出現裂紋,表面粗糙[1]。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電子產品,外殼經鋁合金板材加工而成,如果板材粗晶環(huán)太厚經加工后不能去除,陽極氧化后制品表面會形成花斑,影響美觀。因此,控制板材粗晶環(huán)厚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業(yè)內解決粗晶環(huán)問題時,主要通過控制鑄錠加熱方式和保溫時間[2]、調整擠壓工藝[3,4]、改造淬火冷卻設備[4]等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種通過改進模具的工作帶,采用斜工作帶+直工作帶的新型結構,來降低板材粗晶環(huán)厚度的新型模具。上機實驗發(fā)現,新型模具確實能夠降低板材粗晶環(huán)厚度。借助有限元軟件對鋁合金板材擠壓過程進行模擬,得到了相應的速度場、溫度場、應變分布以及應變速率分布,揭示了本文所提出的新型模具結構能夠減小板材粗晶環(huán)厚度的原因。
針對截面尺寸寬度× 厚度為100 mm × 8mm的鋁合金板材,本文設計、加工了兩種擠壓模具。模具三維結構如圖1所示。圖1(a)為采用直工作帶的傳統(tǒng)模具,圖1(b)為本文提出的采用斜工作帶+直工作帶的新型模具。兩種模具除工作帶斜度部分之外,其余結構均相同。
圖1 模具三維圖
擠壓實驗在25 MN擠壓生產線上進行。擠壓參數設置如表1所示。
兩次擠壓實驗結束后,從擠壓板材相同長度位置上切取試樣,并對其橫截面進行金相組織檢測。用于金相檢測的試樣首先采用砂紙進行預磨,然后在拋光機將試樣拋光至鏡面,最后采用氫氟酸、鹽酸、硝酸混合溶液進行腐蝕,經沖洗吹干后在金相顯微鏡下觀察晶粒大小及其分布情況。
表1 擠壓工藝參數表
圖2 表示采用傳統(tǒng)模具和文本所提出的新型模具擠壓所得鋁合金板材的金相組織。圖2(a)中的粗晶區(qū)厚度約為圖2(b)中粗晶區(qū)厚度的2倍。由此可見,本文所提出的新型擠壓模具可顯著減小粗晶環(huán)厚度。
在鋁合金擠壓過程中,粗晶環(huán)的形成主要與再結晶和晶粒長大有關。在成形過程中,由于擠出型材表面與擠壓模具表面之間存在強烈的摩擦作用,導致型材表面溫度較大,剪切變形程度較大,促進晶粒的異常長大,從而產生粗晶環(huán)。因此,在設計擠壓模具時,應盡量減小型材表面強烈的摩擦作用,減小型材表面和內部金屬塑性變形量、溫度以及應變速率的差異,從而減小晶粒長大速度的差異,得到尺寸較為均勻的晶粒組織。
圖2 不同擠壓模具擠壓所得鋁合金板材中的粗晶區(qū)
為揭示新型模具擠壓板材粗晶環(huán)厚度減小的原因,本文采用Deform-3D軟件模擬擠壓過程。圖3表示數值模型三維網格,包括擠壓模具、擠壓筒、坯料以及擠壓墊4個部分。數值模型中的擠壓參數按照表1進行設置,摩擦類型均采用剪切摩擦模型,坯料與模具之間的摩擦因子設置為0.4,其它地方的摩擦因子設置為0.9。
圖3 數值模型三維網格
圖4 不同擠壓模具擠壓過程中材料的流動速度分布
通過模擬運算可知,傳統(tǒng)模具工作帶出口處金屬流速最大為183mm/s,最小為77.5mm/s,新型模具工作帶出口處金屬流速最大為164mm/s,最小為145mm/s。從圖4也可以看出,新型模具的金屬流速更為均勻。
圖5 不同擠壓模具擠壓過程中材料的溫度分布
通過模擬運算可知,傳統(tǒng)模具工作帶出口處材料溫度最高為510℃,最小為470℃,新型模具工作帶出口處材料溫度最高為517℃,最小為495℃。從圖5也可以看出,新型模具出口處的材料溫度分布差異更小。
圖6 不同擠壓模具擠壓過程中材料的等效應變分布
通過模擬運算可知,傳統(tǒng)模具工作帶出口處材料的等效應變最大為1.77,最小為0.375,新型模具工作帶出口處材料的等效應變最大為1.75,最小為0.40。從圖6也可以看出,新型模具出口處的材料等效應變分布更均勻。
圖7 不同擠壓模具擠壓過程中材料的等效應變速率分布
通過模擬運算可知,傳統(tǒng)模具工作帶出口處材料的等效應變速率最大為9.85 s-1,最小為0.229 s-1,新型模具工作帶出口處材料的等效應變速率最大為3.25 s-1,最小為0.20 s-1。從圖7也可以看出,新型模具出口處的材料等效應變速率差異更小。
綜合以上數值模擬結果可以看出,與傳統(tǒng)模具結構相比,采用新型擠壓模具進行擠壓時,型材橫截面上的溫度、等效應變以及等效應變速率分布更為均勻,這有利于金屬獲得較為一致的再結晶程度和長大程度,因此,采用新型擠壓模具擠壓所得板材的微觀組織更為均勻,粗晶環(huán)厚度更小。
本文針對傳統(tǒng)擠壓模具生產的制品容易產生粗晶環(huán)過厚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采用帶斜度工作帶的新型擠壓模具。與傳統(tǒng)擠壓模具相比,新型擠壓模具改進的工作帶結構可以使得型材橫截面上的溫度、等效應變以及等效應變速率分布更為均勻,從而使得擠出板材的微觀組織更為均勻,粗晶環(huán)厚度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