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在沈陽鳥島猛禽救助中心,有一個“95后”小伙,他放棄了世界五百強公司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選擇跟猛禽為伴,做了一名猛禽康復師。小伙名叫白仁文,今年25歲。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對野生動物的喜歡,他選擇了這個收入較低,很少有年輕人干的工作,這受到了媒體的關(guān)注。
幾年前,白仁文在沈陽理工大學上學。那時,沈陽猛禽救助中心在沈陽理工大學內(nèi)開設(shè)了一個救助站。從上大學開始,白仁文就開始關(guān)注野生動物;大二時,他報名當了志愿者。因為喜歡野生動物,只要有空,他都會去學校的救助中心。
去的時間長了,他便受到了救助中心王唯彥主任的關(guān)注。在王主任看來,很多年輕人當志愿者并不是真的喜歡,而是圖新鮮,干上幾天就不會來了。白仁文不僅來的時間多,還向他學習專業(yè)知識,參與基礎(chǔ)操作。
暑假的時候,學生都放了假,平時熱鬧的救助中心變得特別冷清,只有白仁文留了下來,他在救助中心里忙前忙后??吹贸鰜?,他是真的喜歡這項工作,因此王主任盡所能傳授給他野生動物的急救知識。
“多多”是一只游隼,它的傷勢較重,身上纏著紗布,耷拉著頭,沒有一點精神。送到救助中心后,立即開展急救。經(jīng)過手術(shù),“多多”的命撿了回來。白仁文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去看“多多”,檢查它的身體有沒有異常,有沒有進食。
這天,白仁文發(fā)現(xiàn)“多多”的爪子不能彎曲,站立不穩(wěn)。經(jīng)檢查,“多多”得了禽掌炎。因為細菌感染,才導致“多多”得的這個病,白仁文堅持每天為它更換紗布,以免傷口再受感染。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多多”漸漸康復。半年后,“多多”飛向天空,回到大自然。
大學畢業(yè)后,白仁文進入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yè)。在這里工作收入高、福利好,很多同學都向往,他是班上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幸運兒之一。沒干多久,他有了離職的念頭,想回救助中心。不僅家人反對,朋友也勸他不要一時沖動,這樣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就這樣放棄,早晚會后悔。
工作不滿一年,白仁文決定辭職,回到了沈陽猛禽救助中心。他的到來讓王主任特別意外,他培養(yǎng)了不少志愿者,但大學一畢業(yè),他們就跟救助中心再也沒有聯(lián)系。他不僅像“候鳥”一樣飛了回來,還準備扎根在這里。王主任擔心沒有“接班人”,白仁文主動過來報到,這解了他的后顧之憂。
在救助站里,白仁文的工作簡單而瑣碎。清晨六點多,他起床洗漱,開始一天的工作;不到七點,他挨個給猛禽喂食;幼鳥少食多餐,一個小時要喂一次;貓頭鷹晚上八九點喂食;遇到一些受傷嚴重的鳥,晚上他會間隔一小時查看。白天一早起床,晚上睡不了一個安穩(wěn)覺。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猛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白仁文的手上有多道疤痕,是猛禽的“杰作”。接觸猛禽要戴上皮具,以免被誤傷,但戴上之后不好工作,尤其是做手術(shù)和護理時,還有可能弄傷動物,所以他干脆不戴。
在救助中心,里面的溫度不能過高,常年保持在十三四度。如果環(huán)境暖和,動物會誤以為是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會提前換羽、發(fā)情。在這里工作,常年都要穿厚衣服。盡管條件不好,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但白仁文沒有想過放棄,他要繼續(xù)干下去。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果有了綠水青山,沒有動物出現(xiàn),再貴的金山銀山,也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是人類的悲哀。我選擇做一名猛禽康復師,照顧人類共同的‘朋友,讓它們回歸綠水青山,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條路任重道遠,我會堅持下去,不改初衷。”一家媒體記者對他采訪,他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