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棒藝術學院 主編 陳珍 編繪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1.1
48.00元
油畫棒藝術學院
一個大眾藝術普及平臺,用一只油畫棒連接每個人與藝術的對話。通過出版、課程、展覽、比賽等形式,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搞藝術,誰都可以!學院匯集了藝術繪畫領域專家,集結全國優(yōu)秀培訓老師,致力于成為藝術繪畫領域頭部內容生產者。
本書是一本以“敦煌壁畫”為主題的輕松解壓的油畫棒涂色書。精選14幅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敦煌壁畫,書中包含帶有做舊底色的敦煌壁畫線稿、敦煌壁畫臨摹成品圖、用色參考、敦煌壁畫小故事等,全程視頻演示,用油畫棒重現(xiàn)歷史之美。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就是又大又繁盛的地方。
有人會問,敦煌只是沙漠中一個小小的綠洲,為什么會起一個這樣賦有寓意的名字呢?
大家都熟悉這句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本渲械摹瓣栮P”就是古代中國通往西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隘。而敦煌,正是“西出陽關”前最后一個重鎮(zhèn)。
出了陽關就是無邊的沙漠,人煙稀少,再難遇到故人了。
陽關之外是荒漠,人們常說“陽關大道”,原指古代經(jīng)過陽關通向西域的大道,后來泛指通行便利的大路。這條“陽關道”史稱絲綢之路南路。
說到絲綢之路就要追溯到西漢時期。西漢中葉,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河西四郡。敦煌,在河西四郡的最西端,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門戶。當年的敦煌一片繁榮,中原人、胡人頻繁往來,商賈云集,盛極一時。西域商人為中原帶來了汗血寶馬、大蔥、大蒜、石榴、無花果、香料藥材、西域樂器、金銀器等。中國輸出了絲綢、茶葉、瓷器等。尤其是絲綢,在當時的古羅馬,每千克絲綢的售價相當于26兩多的黃金。就連埃及艷后也是絲綢的忠實粉絲,她經(jīng)常穿著絲制衣服接見外國使臣。除了這些,絲綢之路還給敦煌帶來了大量的異域文化,如大家熟知的莫高窟。那里洞窟云集,氣勢非凡。當佛教傳入中國后,這種洞窟也逐漸被中原文明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