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亞評論”網站7月6日文章,原題:與中國重新建立連接,振興阿富汗經濟 阿富汗沒有一條(直接)通往中國的通道,這或許是該國的不幸之一。不然的話,如今阿富汗的政治和軍事形勢會截然不同。
中國和阿富汗有一段幾十英里長的邊界,只有位于海拔5000米高原的瓦赫吉爾山口可以通行。但該山口不是一個正式的過境點。它曾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但目前阿富汗一側沒有道路抵達。
目前尚無跡象表明北京有意討論通過瓦罕走廊和帕米爾高原與阿富汗建立直接聯系。媒體報道稱,中國駐阿富汗大使王愚在今年5月9日的一次會議上說,中國正在與阿富汗政府就“一帶一路”倡議進行磋商,以恢復經由瓦罕走廊的部分絲綢之路。
阿富汗政府以這一積極消息為由,立即著手在崎嶇的地形上修建一條50公里的公路,以實現通過公路進入中國的前景。該項目將耗資500萬美元,工期一年半。公路將從巴達赫尚省開始,延伸至接近瓦罕走廊靠近中國邊境的地區(qū)。
這個項目看起來頗有遠見,其實對所有阿富汗人而言,與中國重新連接起來的計劃本身非常重要、也令人興奮。
由于安全問題,阿富汗最初并不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不過,隨著中國政府決定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將阿富汗納入其更廣泛的計劃,政策很快發(fā)生了變化。
阿富汗直通中國,除了促進貿易以及將中國制造商與阿富汗市場直接相連外,還增加了喀布爾與北京關系的分量,而阿富汗的安全問題也會成為一個優(yōu)先事項。
根據世界銀行貿易數據庫(WITS)的數據,中國目前是阿富汗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如果能夠直接與中國建立陸路通道,貿易額每年可能會增加200%。
阿富汗的自然資源,如鋰、鐵、銅和鈷等,估計價值達到3萬億美元。這些自然資源可以吸引外資,并成為所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要的原材料來源,如果與中國建立通路,則可以直接進入中國的工廠。此外,阿富汗本身有潛力生產多達2.3萬兆瓦的水電供出口。阿富汗松子出口就是一個成功范例。
既然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世界領先,而對于貿易和過境需求來說,距離至關重要,那么打通瓦赫吉爾山口對兩國而言就不會是難事。
美國及北約從阿富汗撤軍可能引發(fā)日益嚴重的安全問題,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這種情況下,參與阿富汗的發(fā)展并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似乎是挑戰(zhàn),但為貨物開通一個雙向的過境點總是值得去嘗試的。
(作者肖克魯拉赫·阿米里)
美國《野獸日報》網站7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在“后美國時代”的阿富汗有一個大計劃——價值幾十億美元隨著美國退出阿富汗,北京準備參與這個飽受戰(zhàn)爭蹂躪國家的建設,填補美國和北約軍隊離開后留下的真空。
一名接近阿富汗政府官員的消息人士表示,喀布爾正與中國就62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延伸至阿富汗一事進行更深入的接觸。另一名消息人士稱,雙方要討論的議題包括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之間修建一條公路。白沙瓦已與“中巴經濟走廊”相連。
換句話說,對美國說拜拜后,阿富汗政府不動聲色地立即歡迎中國。
中國一直想要將“一帶一路”擴展到阿富汗,并且至少在5年前就邀請喀布爾加入。但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對此猶豫不決,擔心引起華盛頓的不快。
華盛頓威爾遜中心南亞項目副主任邁克爾·庫格曼說:“華盛頓離開阿富汗給了北京一個戰(zhàn)略機會。肯定會有真空需要填補,但我們不應過分夸大中國填補真空的能力?!敝袊芊駥ⅰ耙粠б宦贰睌U展到阿富汗,最終取決于當地的和平。▲
(作者賽義德·法茲爾-哈伊德,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