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
近日,江蘇常州一名女子遭遇電信詐騙,被騙18萬元。令人驚訝的是,這名女子曾配合警方寫過反詐宣傳標語、文案,策劃過反詐宣傳活動,并參演過反詐小品。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民警表示“電信詐騙”種類繁多,而且一直在不斷更新,騙子的詐騙手段不可小覷,大家一定不要輕信任何讓你轉賬匯款的人。
這個案例不免讓人感到詫異,或者說顛覆了人們以往認知。按說,反詐宣講員相比一般人更具有反詐意識和反詐能力,更容易識破詐騙行為,不可能被騙。然而,這種難以置信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這位反詐宣講員被騙,與其實際反詐“功力”不夠有關。真正有實際經驗的反詐宣講員,不管騙子如何挖坑,也不會輕易給騙子轉賬匯款。
筆者認為,這個真實案例對我們更有警示性。首先,反詐宣講員與反詐宣傳活動要與時俱進。反詐宣講員要想幫助群眾提高反詐意識和能力,首先自己要對各種新型詐騙手段有更多的了解,甚至要具備一定的反詐經驗,這樣才能避免自己被騙,也能真正提升群眾反詐能力。
其次,電信詐騙的復雜性與更新性要引起我們足夠重視。近年來,由于警方打擊電信詐騙力度越來越大,以及公眾防詐騙意識越來越高,騙子的詐騙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和升級。這提醒我們,反詐不能滯后于詐騙,警方的反詐手段要經常更新,公眾防騙意識也要不斷刷新。
再次,不能因為上述極端個案,就否認所有反詐宣講員的能力及其反詐宣傳活動的價值。近年來,各地組織開展的各種反詐宣傳活動,對于提升普通公眾的反詐意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保護了公眾財產安全,反詐宣講員也功不可沒。我們不能因上述個案小看整個反詐宣講員群體,應該鼓勵反詐宣講員們吸取教訓,提升實戰(zhàn)反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