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麗
[摘 要] 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生犯了錯,如果一味批評和訓斥,必然影響身心健康。教育工作者應當在堅持“愛心”、尊重人格的基礎上,實施柔性懲戒。文章分析了柔性懲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情性,探討了柔性懲戒的策略,以促進學生茁壯成長。
[關鍵詞] 學生;“柔性懲戒”;教育學分析;策略;探微
“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教育界早已形成公論。教育部有關人士也曾表示:“教師正當使用、恰如其分的懲戒不屬于對學生的體罰,不提倡對學生一切行為給予包容,甚至遷就的做法”。在筆者看來,“教師正當使用、恰如其分的懲戒”就是“柔性懲戒”,這種懲戒能恰當把握懲戒的強度,既不傷害學生的身體,又不傷害學生的心理健康,達到抑制學生的不良行為的目的。所以,筆者呼呼“柔性懲戒”,以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一、“柔性懲戒”的實踐性思考
(一)“柔性懲戒”的合法性
“柔性懲戒”具有合法性?!吨袑W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集中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是教師管理學生的依據?!督逃ā贰督處煼ā贰段闯赡耆吮Wo法》和《義務教育法》等都涉及教育懲戒內容。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依據這些法律,使用“柔性懲戒”,表情柔和的,和顏悅色,讓“懲戒”教育具有合法性。
有一次,某校長發(fā)現一位同學上課時被班主任攆出教室,他課后找來那位班主任,準備將他批評一頓。該班主任卻認為,學生在教室里搗亂,是對全班同學學習權利的侵犯。罰站只是為了教育該學生,趕出教室也只是暫時剝奪他的受教育權利,而如果讓他在教室里搗亂,影響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其他同學的學習,則是剝奪包括他在內所有同學受教育的權利,學生無權這樣肆無忌憚而不受制裁。筆者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學生有受教育權,教育者要保障學生學習的權利不受侵犯,必須讓每個學生正常上課。誠然,教師在履行職責時,很多老師不止一次遇到個別學生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學習,蓄意破壞課堂紀律,導致課堂教學無法正常進行的情況。面對個別學生屢教不改,教師往往只有兩個選擇:其一,放任自流,消極懈怠。但這種不履行教師法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是對絕大多數學生接受教育權利的極大漠視。教師對“違法者”的放縱,就是對“守法者”的傷害。其二,被迫采取“非常”之手——對違紀的同學采取停課、面墻思過、驅逐出教室、罰站等,但這侵犯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和我國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學生在校享受教育權和身體自由權。
(二)“柔性懲戒”的合情性
“柔性懲戒”與體罰有本質的區(qū)別。體罰是一種暴力解決問題的手段,它摧殘學生的身體和心靈,給學生造成的顯性或隱性的危害是不言而喻?!叭嵝詰徒洹笔墙處煂τ趯W生個體或集體的關愛,一種教育境界,一種融入人情味的教育,包含著寬容與諒解,對學生終身受益。
筆者對我校近18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發(fā)現:有82.5%的學生曾犯錯誤而被父母體罰過而感到傷心、難過,都真誠呼喚父母的理解與耐心,83.1%的學生認為談心等做法比體罰更好,更容易讓他們接受并改正錯誤。這給我們很大的觸動:教育工作者應該以發(fā)展的眼光,寬容的態(tài)度,激勵的語言去幫助、引導和教育學生,使他們有信心走下去,真正走好求學路。
(三)“柔性懲戒”的合理性
“柔性懲戒”的前提是具有教育性,也就是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而具有合理性。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教育工作者采用恰當的懲罰方式,又把握恰當的懲罰強度時,能在不傷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的情況下抑制了學生的不良行為。在這里,懲罰不是目的,只是途徑,真正目的是抑制不良行為,教育學生。比如,有的學生抄襲別的同學的作業(yè),老師罰他在操場跑上兩圈,警示他抄襲作業(yè)是不允許的;課堂上學生常插嘴,教師有時瞪眼,有時皺眉頭,有時做一個示意停止的手勢,暗示插嘴在課堂是不提倡的。這樣,學生通過老師傳遞的信息反饋,自覺改正不良行為,達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養(yǎng)的目的。
二、“柔性懲戒”的策略
(一)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心理困惑,做好學生心理上的疏導工作,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fā)展
毋庸置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有的學生會讓老師高興、自豪,但有的會讓老師生氣,特別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就像不流動的水一樣,需要疏導。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經常深入學生當中,近距離接觸學生,要多研究、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引導他們學會心理“按摩”,清除心理障礙,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做好心理和生理協(xié)調發(fā)展。
小妍(化名),自從轉學到我校后,不是曠課就是遲到,班主任對此傷透了心。為了嚴肅校紀,教育本人,值班老師找到我,要求處分小妍,并扣她班級的分數。那天,我把小妍叫到辦公室談心,她的眼神閃爍不定。見到她眼圈紅紅,我給她打來半盆熱水,并遞給她一塊香皂和一條毛巾,噓寒問暖……也許我的濃濃的師愛感動了她,她的眼淚唰唰地掉了下來?!袄蠋熣垊e扣我班的分數,我保證以后絕不遲到,接著,滔滔不絕地訴說了自己的苦衷:她的爸爸出了車禍,他的媽媽看到家道中落,離家出走了。她每天要服侍爸爸,還要照料小妹妹,所以才常常遲到的。聽完這些,我心中一酸,我當即宣布:“今天老師不處分你,也不扣你班級的分數,但希望你今后別再遲到?!焙髞?,我多次找她談心交流,談學習、談人生、談理想,鼓勵多與同學交流。個別學生對她說了刺激性的話,我會及時做好心理調適工作,我也隔三差五家訪,做好與家長溝通工作。我還與班主任約好,對小妍在學習、紀律、生活等方面的優(yōu)點——哪怕是極小的優(yōu)點,也要不失時機表揚,而對于缺點盡量以表揚的口吻加以提醒。讓我欣喜的是,從那以后她真的沒有不遲到和早退,性格開始活潑起來……
每個“問題”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根觸動神經的琴弦,教育工作者要真正觸動這根心弦,必須洞察其內心世界,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促進學生快樂健康成長。
(二)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做好學生情感上的開導工作,促進學生道德境界的提升
長期以來,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關系往往緊張,大都源于教育工作者缺乏與學生情感交流,學生犯了錯,目中無人,“跟著感覺走”,不分青紅皂白,對學生指手畫腳,百般挑剔,萬般責難,結果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教育管理工作難以取得新進展。譬如,一些學生偶爾遲到或缺課是正?,F象,有的班主任大聲訓斥,隨心所欲處理一通,甚至一律按照班級死規(guī)定對學生們進行懲罰,結果引發(fā)學生們對班主任的不悅和反感,產生對立情緒。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學生的情感世界,掌握情感開導藝術。在詳細調查事實真相后,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和學生交流感情,真切地感知、把握學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學生遲到的原因,從而把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促進學生道德境界的提升。
(三)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做好學生思想上的勸導工作,促進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
二十多年的德育工作告訴我:學生出了問題,犯了錯誤,大多根源于學生思想出了紕漏。所以,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要本色做人,出色做事,克服浮躁心理,耐心對“問題”學生進行思想勸導,促進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而孜孜以求。
那是一次單元小測驗,學生們在沉著、冷靜地答題,教室里一片寂靜。不經意間,坐在墻角處的小倩(化名)舉動引起了我的注意,難道她在偷偷抄襲什么不成?我輕拍她的腦袋,她迅速把手里的東西推到課桌里面。天??!是一張密密麻麻寫滿了答案的答案紙。按照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做法,先立即沒收它,繼而一頓斥責。然而,我沒這樣做,因為對待思想有問題的學生要“冷靜”?!靶≠?,下課老師請你到我的辦公室去一下!”課后,等了許久,“嘭”的一聲,辦公室的門推開了,小倩直直地站在我的前面,你說說看:“考試,為什么要弄虛作假?”她傲慢地昂起頭,目光呆滯地朝窗外望去,一句不答。時間漸漸逝去,一分、兩分、三分……最后她嘴唇稍稍蠕動了一下。我知道接下去應做什么:我從人活著的艱難,說到了學習的不易;從青春的易逝,談到了對未來的憧憬;從人非圣賢講到孰能無過……辦公室回蕩著慷慨激昂的思想教育的話語。她咬了咬嘴唇,最終落下了滾燙的眼淚,“老師我知道我錯了”。小倩的思想轉變,讓我堅信:教育工作者情真意切做好思想上的勸導,學生就能自覺規(guī)范自己言行,快樂健康成長。
學生發(fā)展猶如樹苗成長,要想使之成為筆直的參天大樹就必須剪去旁枝。試想一下,如果連一點點柔性懲戒都不讓其承受,孩子怎么去理解責任和后果,將來如何應對社會上的種種挫折和人生的風風雨雨。見錯不糾,任意放縱,是缺乏職業(yè)道德的行為,是對學生不負責的表現,一味地包容、遷就,結果是害了孩子?!叭嵝詰徒洹笔乔〉胶锰幍膽徒?,舉起教鞭鞭再慢慢放下,能溫暖學生的心,讓學生不斷追求上進,遵守校紀和社會公德,學生的生命之花也就盛開得更加絢麗多姿。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