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
嗨呀,一個月不見啦我的朋友們,不知道看這篇文章時,你們的心情如何?是晴空萬里,還是正在為某些煩心事頭禿呢?
在這一期的心理學小欄目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兩個可能看起來無用,卻可以讓人心情變好的心理學小經(jīng)驗。
以下是太長不看小總結:
1.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被長輩或身邊的人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強迫做“正確的事”。似乎人生就是要謹遵教誨,不可犯錯。但其實,擁有“犯錯自由”,偶爾做沒那么正確的事情,是非??鞓返?,人生不用追求十全十美啊。
2. 心理上的累,有時候比生理上的累更難言說。人的心理能量其實是有額度的,就像電池一樣,當能量用完了,自然會覺得累,哪怕你根本沒干什么力氣活兒。每個人的心理能量閾值不一樣,不需要用別人的標準來逼迫自己。累了就休息,理當如此。
【雖然你說得有道理,但偶爾我還是想唱唱反調(diào)】
好像從小到大,我們都免不了被長輩或者身邊的人,用過來人的經(jīng)驗教育著,比如“不要學文科,畢業(yè)了不好找工作”,比如“多喝熱水少喝冷飲,對身體不好”,再比如不談劑量的“某某食物不能和某某食物一起吃,不然會中毒”,等等。
怎么說呢,似乎大到做人生的選擇,小到喝熱水還是冷水這樣的生活瑣事,都有規(guī)矩要求我們“作出對的決定”,避免犯錯。
所以大家似乎都習慣了,或者被動習慣了在一個框框里作畫,下意識地避免將畫筆伸出畫框外。
但其實,偶爾允許自己“犯錯”,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
比如……
呃,這里我要先鄭重聲明,以下例子,純屬個人經(jīng)驗,不一定對,如果你不認同的話,也沒有關系,咱們直接跳過例子看結論,也是沒問題的。
所有人都告訴我們,熬夜對身體不好。當熬夜成為一種習慣,睡眠不足時,認知能力會下降,反應變遲鈍,身體的免疫功能會失調(diào),人也更容易生病。
但是,但是啊,當一整天的學習或者工作結束,終于等到了屬于自己的夜晚時,有時候真的是會忍不住想熬夜,讓快樂的時光多延續(xù)一兩個小時。
這幾個小時里,可能也就是看看劇,刷刷手機,打打游戲,過得非常頹廢非常咸魚,但那種快樂卻是無與倫比的。尤其是當壓力很大時,熬夜和朋友一起打副本,真的是我的快樂和滿血復活的能量源泉!
要認真說的話,熬夜的壞處我也清楚,怕死嘛,那當然也是很怕的。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其實是有獨立做判斷的能力,也有為自己的判斷承擔后果的能力的。
所以這種熬夜打游戲的事情,我也是非常非常偶爾才會來那么一次,但就是這偶爾一次的“犯錯自由”,帶來的快樂卻可以延續(xù)很久。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受過這種“犯錯”的自由?比如明知道淋雨可能會感冒,但還是忍不住想在下雨天散散步,比如喝飲料容易胖,但還是無法拒絕在大熱天來上一瓶冒著氣泡的可樂。
希望你們都能擁有偶爾“犯錯”的自由,而不是一直被別人打著“這是為你好”的名義,強迫做“正確的事”。
【就算是咸魚,也會有累了想休息的時候呀】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經(jīng)歷,就是吧,一天天的,總覺得特別累。
但要仔細算起來的話,似乎也沒有忙什么。比如周末,在圖書館待了大半天,看了會兒書,做了點兒作業(yè)。明明沒干什么臟活兒累活兒,看書的時候也不怎么費腦子,但就是覺得很累,只想快點兒回家,趕緊躺平了歇歇。
通常這種情況下,覺得累這話要是說出來,八成是會被說是懶的。于是多數(shù)人躺平休息時,可能就沒法做到心安理得了,甚至還會自我懷疑,我是真的累了,還是只是犯懶了?似乎要逼著自己爬起來,再干點兒什么心里才能過得去。
可事實上,累是一種事實判斷,不管是心累還是身體上的累,它都是客觀事實,只要你感覺累了,那么它就是真實存在的。
但可能人們對于累的印象,更多還是停留在生理層面,也就是身體的累。
所以當你搬了一天磚(沒錯就是字面意義上的真搬磚)后說自己累時,旁人基本都不會有反對意見,而是會讓你好好休息。
當你沒干什么苦力活,但是覺得心累,只想休息,想癱著一動不動,躺到天荒地老時,多數(shù)人可能就沒法理解了,輕則覺得你懶,重則覺得你這是矯情、無病呻吟。
就和人的體力一樣,我們的心理能量也是有限的,用完就沒了,自然就會覺得累。心理能量就像電池,電用完了,就需要充電,而所謂的充電,其實就是休息,只是每個人的休息方式可能不一樣。有些人選擇睡覺,有些人用吃吃吃來調(diào)節(jié),有些人可能就是癱著放空自己。
因為不同人心理上的蓄電能力不同,有的可能比較強,所以沒那么容易覺得心累;有些人的蓄電能力弱一些,那自然消耗得快,就比較容易覺得累。大家心理能量的情況不同,如果用別人的蓄電能力作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話,就很容易產(chǎn)生比較和落差帶來的痛苦。
就拿我來說吧,以前我的心理能量大概能維持三個月左右,但近期可能壓力太大或者事情太多了,它明顯消耗得比較快,所以有時候一個月就需要停下來充充電才能滿血復活。
當你覺得“心好累”時,往往就是真的累了,這時候就不要再逼自己了。累了就休息,不要想著說:同宿舍的室友還在背英語單詞,同班的學霸還在刷著練習題,你怎么好意思休息?
累了就休息,不要勉強自己硬撐著,等休息好了再出發(fā)就可以啦!
希望大家都能摸透自己的心理能量閾值,給自已一點兒累了就休息的勇氣。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