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晚上八點多的時候,孩子心血來潮,非要吃巧克力。爸爸在一旁堅決地說:“不行,不能吃!”孩子不樂意了,就開始哭鬧。媽媽見了,走到孩子身邊,抱著他說:“雖然媽媽愛你,但是媽媽不能現(xiàn)在給你吃巧克力。為什么呢?因為牙科醫(yī)生說了,睡前吃甜的食物對牙齒不好。所以,為了你的健康,咱們睡前不吃甜食!”
孩子不聽勸,繼續(xù)哭鬧著。媽媽繼續(xù)抱著孩子,撫摸他、安慰他。一旁的爸爸有點急了,沖孩子喊道:“你怎么回事呀?我說了不許吃就不許吃,你還哭什么?”就在爸爸準備發(fā)脾氣要吼起來的時候,媽媽及時制止了他。媽媽一個“眼神殺”過去,爸爸就乖乖“收拾回營”,到臥室睡覺去了。
爸爸走了之后,媽媽繼續(xù)跟孩子待在一起,說:“你要是還想吃,就大聲哭出來吧,因為哭出來會好受一點,媽媽會一直陪著你。但是有一點,巧克力必須要等到明天才能吃?!?/p>
孩子就大哭了起來。大約過了十幾分鐘,孩子哭夠了,也哭累了。他一下子抱住媽媽,說:“媽媽,巧克力我明天再吃吧,現(xiàn)在我要去睡覺了?!?/p>
你看,這個媽媽在處理孩子晚間要吃巧克力的事情時多明智。許多家長在孩子發(fā)脾氣時要么坐一旁不管不問,要么罵罵咧咧,更甚者,直接動手打孩子?!扒煽肆寢尅绷私夂⒆拥目摁[是為了什么:他想吃巧克力時遭到制止,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所以感到委屈。于是,當孩子出現(xiàn)第一個情緒波動時,她接納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并加以安撫。
“巧克力媽媽”做得比較明智的第二點,是制止了爸爸的發(fā)火。在一個家庭里,家長之間有教育觀念的分歧是很正常的?!扒煽肆寢尅鄙钪?,要想管好孩子,自己與丈夫間必須達成統(tǒng)一的教育理念。所以,她用一個眼神提醒爸爸回避,自己好繼續(xù)下一步的教育。
接著,“巧克力媽媽”明確告訴孩子不讓他吃巧克力的原因,并承諾孩子第二天可以吃巧克力。她跟孩子說明了“為什么不讓吃”“為什么要等一等”,避免了孩子留下心結。同時,孩子在認知上也會有較大的改變。而這種改變,是之后孩子反思自己行為和糾正自己行為的重要基礎。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點,“巧克力媽媽”做到了“溫柔的堅定”。遇到類似的巧克力問題時,一些家長容易被孩子鬧得心煩,就干脆妥協(xié):你愛吃就吃吧,我不管你了!當家長這樣一放棄,孩子就明白了:跟爸爸媽媽“作戰(zhàn)”時只要一哭一鬧,他們就乖乖“投降”了?!扒煽肆寢尅眲t不同,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她很溫柔,她不發(fā)火,她愿意安撫你;但是,她也足夠堅定,絕對不會放棄掉她的立場,巧克力不能吃就是不能吃。她深知,自己要是妥協(xié),就相當于幫孩子養(yǎng)成下一個不好的行為習慣,之后形成惡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