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整理 本刊編輯部
甘肅高山細毛羊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海拔2 600~3 500米的祁連川高寒牧區(qū)育成的毛肉兼用細毛羊新品種,主要分布于甘肅省牧區(qū)、半農半牧區(qū)和農區(qū)。它以新疆細毛羊、高加索細毛羊為父本,以當?shù)夭匮颉⒚晒叛驗槟副荆?943年開始培育,1957年正式制定育種計劃,經歷了雜交改良、橫交固定、選育提高三個育種階段,于1980年6月交付國家鑒定驗收,同年8月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甘肅高山細毛羊”。新品種的育成填補了我國高海拔地區(qū)細毛羊品種的空白,是我國高山細毛羊培育的重大突破,1995年被列入《世界動物品種志》。它的主要特點是對高寒牧區(qū)嚴酷的自然生態(tài)條件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抗逆性強,善于爬山游走,放牧性能好,遺傳性能穩(wěn)定,羊毛長度好,有較高的生產性能,是我國乃至世界珍貴的細毛羊品種之一。
甘肅高山細毛羊體型較大,體質結實,蹄質致密,體軀結構良好,胸寬深,背平直,后軀豐滿,四肢端正有力。公羊有螺旋形大角,頸部有1~2個橫皺褶;母羊多數(shù)無角,少數(shù)有小角,頸部有發(fā)達的縱垂皮。被毛純白,閉合性良好,密度中等以上,體軀毛和腹毛均呈毛叢結構,細毛著生于頭部至兩眼連線,前肢到腕關節(jié),后肢到飛節(jié)。
甘肅高山細毛羊周歲育成羊體側部毛長為10.5 cm以上,1.5歲育成羊體側部毛長為12 cm。羊毛細度以66支為主體支數(shù),細度在70支以上個體占品種群體的20%。羊毛單纖維強度平均為7.82 g。羊毛彎曲清晰,呈正常彎或淺彎,油汗適中,顏色呈白色或乳白色,無黃色或顆粒油汗,無污染部分占毛叢高度的1/2以上。羊毛密度較大,平均每平方厘米毛纖維根數(shù)達6 000根以上,最高達7 500根。羊毛凈毛率達48%以上。
肅南是甘肅高山細毛羊的主要產區(qū),被原農業(yè)部確定為“甘肅高山細毛羊”生產基地縣。2013年“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為當?shù)匦竽翗I(yè)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和牧民收入的穩(wěn)步增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肅南高山細毛羊肉質美味香嫩,嚼勁十足,嫩滑可口。羊肉營養(yǎng)豐富,其中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脂肪類物質,還含有礦物質磷、鐵以及維生素B族、維生素A族等營養(yǎng)元素。其肉性味甘溫,入脾腎經,有益補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于腰膝酸痛、產后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等病癥的治療,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