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珂
入夏,住宅的街道兩旁,一排排圓葉玉蘭開出滿樹芳華,瓷白色的花朵滿含清香,彌漫在空氣之中。走在街上,呼吸著玉蘭花的味道,芳香撲鼻,沁人心脾。
玉蘭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木。品種多樣,顏色和花期各不相同。二三月間開放的又稱玉堂春,花色有白、黃、紅三種,紫玉蘭在四五月開放。進入夏季,則是圓葉玉蘭開得異常繁茂的時節(jié)。
自古以來,國人就對玉蘭一往情深,把它當成品質(zhì)高潔、吉祥如意和知恩圖報的象征。詩人屈原早在戰(zhàn)國時期寫下的《離騷》中,就有“暮飲木蘭(玉蘭的別稱)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詩句,體現(xiàn)出玉蘭花懷真抱素、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及詩人對玉蘭花的贊賞。
梳理我與玉蘭的相關(guān)記憶,首先浮現(xiàn)在腦海里的是母親。
母親姓瞿,起名“春蘭”,即春天的玉蘭。師范學校畢業(yè)后一直輾轉(zhuǎn)于山區(qū)小學教書育人,勤勤懇懇,無怨無悔。玉蘭花象征的品質(zhì)高潔和知恩圖報,在母親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我記事起,就常聽母親說外公外婆去世早,很小的時候她就成了孤兒。在黨的關(guān)懷下成長、上學、生活。工作中她知恩報德,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在她三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中,突出的業(yè)務(wù)能力和勇于奉獻的精神,多次獲得上級教育部門的肯定和表彰,成為當?shù)赜锌诮员膬?yōu)秀人民教師。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夜以繼日的操勞,使母親進入中年后患上嚴重眼疾。每到寒、暑兩大假期,均去湖北武漢等地醫(yī)治雙眼。
母親的一生,一如定居深圳的同鄉(xiāng)王佑貴先生譜曲的一首歌: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方講臺,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
北京國家大劇院前盛開的玉蘭花(徐昱/攝)
玉蘭是一種越接近南方花期就越早的喬木。
我在海口工作的時候,到處能見到玉蘭花的芳容。每年元月,亞熱帶氣候就促使玉蘭花在大街小巷爭相開放。白的、紅的、黃的,把都市裝扮得分外妖嬈,空氣中彌漫的全是醉人的芳香。
在我曾借住的一所中學里,操場周圍和教學樓前遍植玉蘭,而位于??谑腥f綠園西側(cè)與濱海大道相交處,還有一條玉蘭路。我曾問同事,海南人何以如此鐘愛玉蘭?在當?shù)亓鱾魃鯊V的一則傳說解開了我心中疑團:
相傳很久以前,大海邊的深山里住著名為紅玉蘭、白玉蘭和黃玉蘭的姐妹三人。某天下山弄潮時發(fā)現(xiàn)海邊的村子死氣沉沉。三姐妹后來得知是當朝官員逼迫民眾填海造地時,于無意之間毀壞了龍蝦公主的宮殿使得龍王惱羞成怒,下令封鎖鹽田。艱苦的勞作和食鹽的長期缺乏,導(dǎo)致了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善良的姐妹同情村民,去找龍王解封鹽田。在屢遭龍王拒絕后,用自己釀制的花香迷倒看守鹽田的蟹將軍,趁機打開鹽庫讓食鹽融入大海,海水由此變咸,解救了村民??扇忝脜s被龍王變成花樹。
為紀念她們,人們把這種花樹稱做“玉蘭”,她們釀造的花香也變成玉蘭花的香味。
赴北京工作時,印象深刻的是長安街上的玉蘭,再寒冷的氣候也阻擋不住它的花期。
北京的初春冷風逼人,朵朵玉蘭卻凌寒盛開。尤其是栽種在天安門紅墻外的玉蘭,潔白的花朵與紅墻、藍天、白云交相輝映,堪稱京都一道獨特的風景。
春日到京城旅游,觀賞玉蘭花是頗受大家歡迎的項目之一。長安街、頤和園、潭柘寺、大覺寺、北京國際雕塑公園等,是公認的玉蘭花觀賞好去處。有“北京最大玉蘭觀賞園”之稱的北京國際雕塑公園,19個品種的5000余株玉蘭亭亭玉立,從3月中旬起,花期一直延續(xù)到4月上旬,蔚為壯觀。
在北京工作期間,我觀賞過海淀區(qū)頤和園的“玉蘭之王”。這棵胸圍達229厘米、冠幅7.4米的古玉蘭,乃從我國南方移植而來,是京城現(xiàn)存最古老的玉蘭。
史料顯示,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這棵古玉蘭樹干被毀,后又生枝發(fā)芽,至今枝葉扶疏,生機盎然。每到花期便開得格外絢爛,與游人一起“香”約春天。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這棵古玉蘭樹干被毀,后又生枝發(fā)芽,至今枝葉扶疏,生機盎然。
上海是將玉蘭文化發(fā)揚得淋漓盡致的城市。
1986年,經(jīng)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審議通過將白玉蘭作為市花;同年,上海市政府聯(lián)合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央廣播電視臺設(shè)立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于每年六月舉行,其中包括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節(jié)目等15個獎項。與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并稱為“中國電視三大獎”。
在上海,以玉蘭命名的各類獎項不勝枚舉,涉及文化娛樂、經(jīng)營銷售甚至建筑設(shè)計等多個領(lǐng)域。有1989年誕生的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shù)獎;有以玉蘭花為主題的閔行文化公園;有將白玉蘭作為?;盏膹?fù)旦大學;有占地5.6萬平方米的上海白玉蘭廣場;還有“上海市建設(shè)工程白玉蘭獎”等。
1989年起,為表彰和感謝杰出外籍人士為上海經(jīng)濟建設(shè)、社會發(fā)展和對外交往作出的積極貢獻,上海市政府還專門設(shè)立了“白玉蘭榮譽獎”,至今已有近兩百名來自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荷蘭及南非的外籍人士獲此殊榮。
上海以玉蘭為名的女性也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越劇大師徐玉蘭老師廣為人知。在做中國文化名人系列訪談報道時,我曾拜會過徐老師,當年的她年過八旬卻精神健爍,聊起過往聲情并茂,優(yōu)雅的談吐與和善的表情讓我然肅然起敬。她在戲曲電影《紅樓夢》、《西廂記》、《春香傳》、《追魚》、《碧玉簪》中女扮男裝,塑造的賈寶玉、張生、李夢龍、張珍、王玉林等男一號形象,是我們這代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跡。
玉蘭生中國,享譽滿天下。18世紀末葉,英國探險家約瑟夫·班克斯爵士做環(huán)球旅行時,于1789年來到中國,并將自己喜愛的白玉蘭引入英國。之后玉蘭花的其他品種也陸續(xù)被引入歐洲,廣受外國公民的歡迎。
在世界名畫中,法國畫家亨利·馬蒂斯《側(cè)臥的宮娥與玉蘭花》,是目前拍價最高的油畫作品。2018年5月8日,此畫在紐約佳士得洛克菲勒專場拍賣會上拍出8075萬美元的天價,約合人民幣5.2億元。這幅創(chuàng)作于1923年的油畫,將外國宮女與中國的玉蘭花完美結(jié)合,相互映襯出彼此的美麗與高雅,吸引了世界目光。
在四季變換中,玉蘭花優(yōu)雅地開,沉靜地落,晶瑩皎潔、素裝淡裹。如一位典型的東方女性,悉心用鮮花裝扮家園,以芳香美化生活,于靜默中悄然提升著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