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電鍍污泥脫水及去除銅的影響

      2021-07-17 00:59:24洪偉彬耿雨馨王佳德石明巖孫琪王杰劉桂帆羅凱榮
      電鍍與涂飾 2021年12期
      關鍵詞:鼠李糖殘渣酸化

      洪偉彬,耿雨馨,王佳德,石明巖,孫琪,王杰,劉桂帆,羅凱榮

      (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電鍍污泥中富含的Cu是從污水中吸附、沉淀而來的。Cu隨污泥進入到環(huán)境,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及人類、動物的健康造成極大的潛在危害。嗜酸性硫桿菌(氧化硫硫桿菌和氧化亞鐵硫桿菌)可以通過氧化以硫粉為代表的底物產酸,達到浸提重金屬和改善污泥脫水性能的目的[1-3]。硫粉為疏水性物質,微生物底物利用率低,處理能力有限;若過量投加,污泥土地利用后則有土壤“后酸化效應”風險[4]。表面活性劑具有良好的增溶和濕潤性,有利于增加硫粉的溶解度,增大硫粉與硫桿菌的接觸面積,提高微生物底物利用率[5-7]。但是,污泥初始pH的變化不僅會改變微生物表面電荷和細胞內酶的活性,而且會改變表面活性劑的形態(tài)及理化性質[8-9],需要合理控制。為此,本文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BS-12)、鼠李糖脂和烷基糖苷(APG-10)分別作為兩性、生物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代表,考察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電鍍污泥的影響,為電鍍污泥的穩(wěn)定化和減量化處理提供參考。

      1 實驗

      1.1 供試污泥的性質

      供試污泥取自廣東省某工業(yè)園區(qū),其基本性質如下:pH 6.88~7.06,含固率1.03%~1.38%,Cu含量 799.74~1 118.88 mg/kg,比阻(1.39~1.98)× 1012m/kg。

      1.2 嗜酸性硫桿菌的培養(yǎng)

      把150 mL供試污泥裝入250 mL錐形瓶中,加入10 g/L的硫粉、FeSO4·7H2O和一定濃度的表面活性劑,然后置于180 r/min、28 °C的恒溫水浴振蕩器中連續(xù)培養(yǎng),待污泥體系的pH降至2.5左右時結束第一次培養(yǎng)。取20 mL酸化污泥加入130 mL供試污泥中,同時加入2 g/L的硫粉、FeSO4·7H2O以及一定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在上述條件下重復培養(yǎng)2次,可獲得以嗜酸性硫桿菌為優(yōu)勢菌群的接種物。菌群富集培養(yǎng)過程中,錐形瓶用保鮮膜封口。

      1.3 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試驗

      用10%氫氧化鈉或(1 + 3)鹽酸將供試污泥的初始pH調節(jié)至3~9的范圍內,投加2 g/L的硫粉和6 g/L的 FeSO4作為能量底物,接種物投加量(以接種物與供試污泥的體積百分比計)為20%,同時加入0.3 g/L的表面活性劑,然后置于180 r/min、28 °C的恒溫水浴振蕩器中連續(xù)培養(yǎng)7 d。每天取樣測試pH、ORP(氧化還原電位)、Cu含量、SRF(比阻)等指標。其中,pH、ORP采用玻璃電極法測量,Cu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Cu形態(tài)采用 BCR(歐洲共同體參考物機構)順序提取法測定,比阻采用布氏漏斗法測量。

      2 結果與討論

      2.1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酸化和氧化效果的影響

      由圖1可知,反應過程中污泥pH均呈下降趨勢,這是嗜酸性硫桿菌將單質硫氧化為硫酸所致[10]。不同表面活性劑處理下,pH下降率均隨著初始pH升高而增大。這與污泥堿性越強,與酸中和時所需的H+越多有關。

      圖1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過程中pH的影響Figure 1 Effect of initial pH on the pH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rfactant/thiobacillus acidophilus treatment

      比較相同初始pH下不同表面活性劑處理的結果會發(fā)現,酸性和中性條件下APG-10組的pH下降率最高,較其他兩組高出3.2%~14.6%。推測可能的原因是:APG-10能夠促進鐵細菌增殖,提高鐵細菌活性,增強氧化亞鐵硫桿菌對重金屬的適應性,提高其對亞鐵的氧化能力,促進了Fe2+的氧化[11-12],Fe3+的進一步水解會生成H+,導致pH下降。

      堿性條件下,鼠李糖脂的酸化效果最為突出。這是由于鼠李糖脂的水溶性相對較強[13-15],強化了對硫粉的增溶作用,從而促進了嗜酸性硫桿菌的產酸反應。

      由圖2可知,不同初始pH下,污泥的ORP均呈上升趨勢,這是硫粉和Fe2+分別氧化生成與Fe3+所致[16]。其中,APG-10處理組的ORP增幅最大(425.5%),氧化能力表現相對最強。

      圖2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過程中污泥ORP的影響Figure 2 Effect of initial pH on the ORP of slud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rfactant/thiobacillus acidophilus treatment

      2.2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過程中Cu去除的影響

      由圖3可知,不同初始pH下,處理過程中Cu含量均呈下降趨勢。反應結束時,Cu含量均滿足《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GB 4284–2018)中的A級標準(限值500 mg/kg)。其中,在初始pH為5時,APG-10處理組達到93.1%的最大去除率。分析原因是:(1)APG-10分子中豐富的官能團能夠吸附游離在污泥表面的Cu2+,為Cu的溶出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17];(2)初始pH為5時APG-10組的pH下降率最高(見圖1),酸化作用最強,因此Cu溶出率最高;(3)反應體系中Fe2+氧化生成大量的Fe3+,三價鐵鹽可進一步氧化Cu的硫化物,促進Cu以硫酸鹽的形式浸出[18-19],ORP此時達到最大值(見圖2c)也證明了這一點。

      圖3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過程中Cu去除的影響Figure 3 Effect of initial pH on Cu removal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rfactant/thiobacillus acidophilus treatment

      2.3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前后污泥中Cu形態(tài)的影響

      由圖4可知,不同處理下,可交換態(tài)、還原態(tài)和氧化態(tài)Cu的含量均呈下降趨勢,降幅分別為7.46% ~15.95%、5.44%~7.85%和9.10%~24.13%;殘渣態(tài)Cu含量則不斷增加,增幅為16.56%~41.81%。這說明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可以有效降低污泥中Cu的生物有效性,增強污泥的穩(wěn)定性,降低污泥土地利用的風險,提高污泥資源化利用的價值。

      圖4 不同初始pH下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前后污泥中不同形態(tài)Cu的變化Figure 4 Changes of various forms of Cu in sludge before and after surfactant/thiobacillus acidophilus treatment at different initial pHs

      當初始pH由3變化至9時,BS-12/硫桿菌處理后可交換態(tài)、還原態(tài)、氧化態(tài)和殘渣態(tài)Cu的含量相近,表明初始pH對該體系的影響不明顯。而鼠李糖脂組的污泥中殘渣態(tài)Cu逐漸增加,增幅為19.00%~28.61%,可交換態(tài)、還原態(tài)和氧化態(tài)Cu均明顯減小,初始pH為9時的殘渣態(tài)Cu增幅為28.61%,可交換態(tài)、還原態(tài)和氧化態(tài)Cu降幅分別為11.94%、7.85%和7.97%,表明堿性環(huán)境有利于鼠李糖脂/硫桿菌處理。APG-10組在初始pH為5時殘渣態(tài)Cu含量最高(50.89%),氧化態(tài)Cu含量最低(15.89%),可交換態(tài)和還原態(tài)Cu含量相對較低,表明弱酸性環(huán)境有利于APG-10效能的發(fā)揮。

      比較不同表面活性劑處理的結果發(fā)現,APG-10組中可交換態(tài)Cu的減少和殘渣態(tài)Cu的增加最為明顯。結合圖1和圖2c,推斷這與其相對較強的酸化和氧化能力有關。

      2.4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污泥脫水性能的影響

      由圖5可知,在不同初始pH下,SRF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污泥SRF從處理前的(1.39~1.99)×1012m/kg降至(3.6~6.4)× 1011m/kg,均由難脫水狀態(tài)轉為易脫水狀態(tài)(SRF < 1.0 × 1012m/kg)[20-21]。分析原因是:(1)表面活性劑的增溶和分散作用使EPS(胞外聚合物)脫離污泥絮體而溶于液相中,釋放結合水,同時減小了污泥液相的表面張力,于是污泥脫水效果有了提高[22-25];(2)結合圖1可知,在初始pH為5時,APG-10組的pH下降率最高,該處理體系的酸化作用最強,H+含量的增加促使污泥表面負電荷更多地被中和,污泥顆粒間的相互排斥作用下降,從而促進脫水[26];(3)結合圖2可知,在初始pH為5時,APG-10組的ORP最高,該體系的氧化能力最強,有更多的Fe2+被氧化成Fe3+,而Fe3+與發(fā)生水解聚合反應后生成羥基聚合硫酸鐵,進而通過絮凝沉降作用促進污泥脫水[27]。

      圖5 初始pH對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過程中SRF的影響Figure 5 Effect of initial pH on SRF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rfactant/thiobacillus acidophilus treatment

      3 結論

      在硫粉投加量為2 g/L,FeSO4投加量為6 g/L,接種物投加量為20%的條件下,研究了初始pH對典型表面活性劑/嗜酸性硫桿菌處理電鍍污泥時脫水及Cu去除率的影響,得到以下結論:

      (1) 隨著初始pH的升高,BS-12/嗜酸性硫桿菌處理時Cu的去除率及銅形態(tài)含量均無明顯變化;鼠李糖脂/嗜酸性硫桿菌處理時Cu的去除率和殘渣態(tài)Cu含量均增加,其他各形態(tài)Cu的含量無明顯變化;而APG-10/嗜酸性硫桿菌處理時Cu的去除率先增大后減小,殘渣態(tài)Cu先增多后減少,氧化態(tài)Cu先減少后增多,可交換態(tài)、還原態(tài)Cu含量無明顯變化。BS-12、鼠李糖脂和APG-10的最佳初始pH分別為9、9和5,處理7 d后Cu的去除率分別為76.44%、85.81%和93.06%。

      (2) 隨著初始 pH的增大,BS-12/嗜酸性硫桿菌處理時污泥比阻下降率增大,鼠李糖脂/嗜酸性硫桿菌處理時亦然,而 APG-10/嗜酸性硫桿菌處理時污泥比阻下降率先增大后減小。在 BS-12、鼠李糖脂及APG-10各自最佳的初始pH下,污泥比阻下降率分別為78.11%、79.16%和80.08%,污泥均由中等難度脫水狀態(tài)轉化為易脫水狀態(tài)。

      猜你喜歡
      鼠李糖殘渣酸化
      GC-MS法測定黑茶殘渣中的化學組分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3:42
      鼠李糖脂發(fā)酵液驅油性能研究
      生物表面活性劑鼠李糖脂研究概況
      淺論水平井壓裂酸化技術的改造
      銅綠假單胞菌半固態(tài)發(fā)酵生產鼠李糖脂
      食品接觸材料蒸發(fā)殘渣檢測案例
      塑料包裝(2015年2期)2015-12-20 08:08:48
      重溶劑法TDI焦油殘渣的分析與利用
      化工進展(2015年3期)2015-11-11 09:09:01
      以甘油為底物鼠李糖脂高產菌株的誘變選育
      海洋酸化或造成2.5億年前地球生物大滅絕
      多菌靈在酸化黑土中遷移性能的抑制
      渝中区| 柘城县| 贵溪市| 铜川市| 克什克腾旗| 手游| 无为县| 延川县| 全椒县| 沾化县| 绥江县| 宁津县| 清远市| 武陟县| 乡宁县| 土默特右旗| 盘锦市| 堆龙德庆县| 西城区| 鄂温| 夹江县| 长武县| 育儿| 迁西县| 邹城市| 长顺县| 金华市| 荔波县| 唐海县| 扶余县| 建始县| 林州市| 平顶山市| 获嘉县| 崇州市| 河池市| 靖州| 额尔古纳市| 陕西省| 阜平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