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芬
芭蕾舞《胡桃夾子》是我和一個“85后”朋友一起看的。
其時她正處于人生低谷,經(jīng)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父親長年有病臥床,朋友背叛,同時面臨失業(yè),可謂遍體鱗傷,情緒低落到冰點。我?guī)匆粓霭爬傥?,想讓她散散心?/p>
這場芭蕾舞的表演者來自烏克蘭基輔芭蕾舞團。整場舞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展現(xiàn)了極為震撼的美,但令我和朋友回味無窮的,是那一個個退場的姿勢。
真正觀賞芭蕾舞,才知整個表演由一個個上場和退場組成,中間的表演已經(jīng)成熟,退場和上場就顯得格外令人矚目。
上場無須渲染,演員們都極為賣力用心,拿出最美的扮相,精準優(yōu)雅,霎時就拼成一個星光熠熠的舞臺。
而退場呢?或許在常人看來,退場比不得上場,草草退去,誰會在意呢!何況隨著劇情推進,很快就要再上場,此時無須刻意,而且觀眾往往還沉浸在剛才的動作和情節(jié)之中,誰會去關注退場呢?
可是,我們卻看到一個個嚴苛至極、張力十足的退場,讓那飽滿震撼的美感不斷延伸,以致無窮。
他們一定懂得:哪怕一個欠專注的眼神、一個敷衍的手勢,觀眾都盡收眼底,于是使自己謹慎到苛刻。
世上唯有芭蕾舞演員,坐著是一幅畫,站著也是美的象征:胸挺到什么位置,臉側(cè)到什么角度,一雙腳如何并攏,手臂如何垂放……這些都是他們?yōu)樽约阂簧e累的優(yōu)雅密碼。
芭蕾舞功夫都集中在足尖,小小足尖托起強大的意志和精美的風骨,尤其芭蕾舞女子,成為藝術疆域里不可多得的精靈、尤物。
比如好萊塢影星黛博拉·蔻兒,在《國王與我》中一舉成名,但她同時還是一名芭蕾舞演員,硬骨錚錚,色藝俱佳。
容顏不再時她曾向眾人宣告:我寧愿倒地暴斃,也不要坐輪椅在療養(yǎng)院里拿著遙控器看一次次重播的《國王與我》……我想這正是她想要的“退場”姿勢。
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頗為智慧的退場,主角就是漢武帝生命中那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李夫人,著名樂師李延年的妹妹。
紅顏薄命,李夫人產(chǎn)后患病,她心知不久于人世,留在漢武帝心中的應該是絕世的容顏,而不是枯槁憔悴的病態(tài),病重期間漢武帝每每探望,都被她拒之門外。
她懂得人生的“退場”已不可逆轉(zhuǎn),也明白退場姿勢的重要。
果然,漢武帝最懷念的正是這個李夫人。在其死后,漢武帝盡力關照李夫人的兄長,給予李氏家族長久的榮耀。
人生注定都有上場。有時,我們對上場會格外在意,隆重而熱烈,描眉畫眼,精益求精,可是誰的人生沒有退場呢?
某些時候,或許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上場,但精心退場卻是可以做到的。
某種意義上,生命是否精美,上場固然重要,而退場也草率不得。有的人退場過于隨意,甚至在退場時栽倒;而有的人則在退場時一絲不茍,給世人留下一個完美的背影。
當然,有的人上場雄姿英發(fā),一生也孜孜矻矻、如履薄冰,然而命運卻強加其許多莫名的災難,令其退場格外艱難,比如赫本。
她的上場艷光四射,然而卻是在經(jīng)歷了兩次婚姻背叛和癌魔的摧殘中退場。雖不失人性的優(yōu)雅和美麗,但卻讓人憐惜不已。
此前,我們還觀看了另外兩場芭蕾舞——《睡美人》和《天鵝湖》,亦感念于演員們那一個個驚艷的退場。
他們尊重了觀眾,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吹阶詈?,演員們在潮水般的掌聲中一次次謝幕,我那位朋友被演員的退場深深感染。
演出之前,她還因原單位對她不公喋喋不休地吐槽,準備“報復”,看了這些演員的“退場”,遂打消此念頭:離開原單位也是一個退場啊,各自安好,彼此祝愿。
原來,這個世界無論是誰,離開時的姿勢,就是自己的“立此存照”。退好人生的每一個“場”,事關胸襟、修為與格局,不可不察。
編輯/纖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