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碳酸鹽巖儲層微觀孔隙結構靜態(tài)表征與動態(tài)評價
      ——以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為例

      2021-07-19 05:36:14馬尚偉王震亮王一軍
      海相油氣地質 2021年2期
      關鍵詞:孔喉碳酸鹽巖飽和度

      魏 麗,馬尚偉,王震亮,王一軍

      1陜西省地質調查規(guī)劃研究中心(陜西省地質勘查基金中心);2陜西省地質調查院;3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4西北大學地質學系;5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長慶分院

      0 前言

      目前全球大約6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氣產(chǎn)自碳酸鹽巖儲層,因此碳酸鹽巖儲層是國內外油氣勘探的熱點[1]。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碳酸鹽巖油氣資源豐富[2],諸多學者從沉積微相[3]、孔隙類型和演化[4-5]、儲層特征及成因[2,6]、成巖作用[7]等方面做了研究。由于復雜的沉積背景和多期次的成巖演化[8-9],碳酸鹽巖比碎屑巖有著更為復雜的孔隙系統(tǒng),更強的非均質性[10-11],因此很難預測碳酸鹽巖儲層物性的分布規(guī)律。儲層微觀孔隙結構是指孔隙和喉道的幾何形狀、大小、分布、相互連通情況以及孔隙與喉道間的配置關系等,它直接影響了儲層的儲集能力和滲流能力,進而決定油氣藏的產(chǎn)能。微觀孔隙結構定量表征和分類評價是目前致密碳酸鹽巖儲層研究的難點和熱點,開展儲層孔隙結構特征的靜態(tài)表征和動態(tài)評價對碳酸鹽巖儲層評價和油氣藏勘探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12-13]。

      目前碳酸鹽巖微觀孔隙結構的研究方法較多:廖曉等[14]利用聚類分析法對靖邊氣田西北部下奧陶統(tǒng)馬家溝組五段(馬五段)白云巖儲層進行了分類研究;劉航宇等[15]基于分形特征對碳酸鹽巖儲層孔隙結構進行了定量評價;盧志明等[16]采用多元回歸方法對孔隙型碳酸鹽巖儲層進行了分類與質量評價。這些研究方法多單一采用掃描電鏡、鑄體薄片、壓汞等技術手段,并未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對碳酸鹽巖儲層孔隙結構的細微差異進行表征評價。作者以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為例,在巖心、鑄體薄片、掃描電鏡觀察等靜態(tài)表征的基礎上,針對微觀尺度上的孔隙結構,通過更高精度的高壓壓汞、氣水相滲、核磁共振等實驗技術進行動態(tài)表征,最后基于微觀孔隙結構靜態(tài)表征和動態(tài)評價,建立碳酸鹽巖儲層分類評價標準。這項研究對國內風化殼型碳酸鹽巖儲層的準確評價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1 地質概況

      鄂爾多斯盆地在早古生代屬于華北地臺陸表海的一部分,除了盆地的西緣和南緣有深水沉積外,廣大區(qū)域為陸表海淺水碳酸鹽沉積[17-19]。在盆地中東部下奧陶統(tǒng)馬家溝組發(fā)育一套以海相碳酸鹽巖為主夾蒸發(fā)巖的地層,期間經(jīng)歷了3次海進-海退旋回,在縱向上構成了馬家溝組的6個巖性段,由下到上依次為馬一段到馬六段。馬五段沉積期是馬家溝組沉積期的最后一次海退期,廣泛發(fā)育白云石化,在盆地北部沉積了一套潮上帶云坪相、膏云坪相白云巖和含硬石膏白云巖[20]。奧陶紀末晚加里東運動使華北地塊整體抬升為陸,盆地經(jīng)歷了超過130 Ma的沉積間斷,中上奧陶統(tǒng)至中石炭統(tǒng)缺失,直至晚石炭世才開始接受沉積。因長期暴露地表,馬五段發(fā)生了強烈的風化淋濾作用,形成了大量的孔隙、裂縫和溶洞[4,21]。

      研究區(qū)位于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中部(圖1a),處于靖邊氣田西北部。馬五段碳酸鹽巖為靖邊氣田主力儲層,溶蝕孔洞縫最為發(fā)育,物性相對較好。根據(jù)標志層和沉積旋回,將馬五段自上而下劃分為10個亞段。本文重點研究馬五5亞段以上的風化殼儲層(圖1b)。

      圖1 研究區(qū)位置和石炭系沉積前古地質圖Fig.1 The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palaeogeologic map of pre-Carboniferous

      對96口井的巖心觀察及665塊巖心樣品的薄片鑒定表明:研究區(qū)馬五段儲層的巖石類型主要為白云巖,占樣品總數(shù)的75.7%;其次為灰質白云巖和含灰白云巖,分別占樣品總數(shù)的7.4%和5.5%;還有少量的含泥灰白云巖、含泥白云巖、泥質白云巖、含泥含白云質灰?guī)r、含白云質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泥質灰?guī)r和灰?guī)r,含量不足5%。研究區(qū)馬五段儲層巖石粒徑較小,多小于0.1 mm,以泥晶(26.3%)、泥粉晶(19.8%)、粉晶(17.1%)、細粉晶(32.9%)為主,所占比例高達96.1%;粗粉晶及以上粒級的白云巖不發(fā)育,所占比例僅為3.9%。

      對靖邊氣田馬五段39口井854塊巖心樣品(含裂縫的樣品232塊,不含裂縫的樣品622塊)的物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含裂縫樣品的孔隙度分布在0.51%~19.74%之間,平均值為4.23%,主要分布區(qū)間為1%~7%(圖2a),占樣品總數(shù)的77.6%;不含裂縫樣品的孔隙度分布在0.05%~16.49%之間,平均值為2.97%,主要分布區(qū)間為1%~5%(圖2a),占樣品總數(shù)的66.3%。含裂縫樣品的滲透率分布在(0.08~54.4)×10-3μm2之間,平均值為8.68×10-3μm2,主要分布區(qū)間為(1~2)×10-3μm2和大于6×10-3μm2(圖2b),占樣品總數(shù)的60.4%;不含裂縫樣品的滲透率分布在(0.0038~11.5)×10-3μm2之間,平均值為0.35×10-3μm2,主要分布區(qū)間為(0.001~1)×10-3μm2(圖2b),占樣品總數(shù)的94.9%。馬五段碳酸鹽巖儲層孔隙度、滲透率較低,含裂縫樣品的滲透率遠遠大于不含裂縫樣品,說明碳酸鹽巖儲層物性整體較差,但后期成巖作用、構造作用產(chǎn)生的裂縫大大改善了儲層的滲流能力。

      圖2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碳酸鹽巖儲層孔隙度和滲透率分布直方圖Fig.2 Histograms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2 微觀孔隙結構靜態(tài)表征

      2.1 孔隙類型及喉道特征

      碳酸鹽巖儲層的儲集空間由孔隙和喉道兩大部分構成,孔隙的大小決定了儲層的存儲能力,喉道的幾何形狀控制了儲層的滲流能力,兩者相互作用,共同影響了巖石的儲集性。

      靖邊氣田馬五段碳酸鹽巖地質時代老,原生孔隙在后期復雜的成巖環(huán)境中難以保存[22],主要發(fā)育次生孔隙[23]。通過巖心、鑄體薄片、掃描電鏡等分析,研究區(qū)白云巖儲集空間包括孔隙和裂縫2大類(圖3,表1):孔隙主要包括晶間微孔(圖3a)、晶內溶孔(圖3b)、晶間溶孔(圖3c)、溶蝕孔洞(圖3d,3e)、鑄膜孔(圖3f);裂縫主要包括成巖縫(圖3g)和構造縫(圖3h)。

      表1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碳酸鹽巖儲集空間類型及特征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reservoir space of the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圖3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碳酸鹽巖儲集空間類型Fig.3 Pore types of the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通過717個鑄體薄片的孔隙半徑分析,研究區(qū)馬五段白云巖儲層孔隙半徑分布在1~10 000μm之間,77%的孔隙半徑集中在1~100μm(圖4a)。不同儲集空間的孔隙半徑各有特點(圖4b):晶內溶孔的孔隙半徑主要分布在1~10μm之間;晶間微孔、晶間溶孔和微裂縫的孔隙半徑主要分布在1~100μm之間;鑄膜孔的孔隙半徑主要分布在10~1 000μm之間;溶蝕孔洞的孔隙半徑主要分布在100~10 000μm之間。其中,對油氣儲集和滲流具有較大意義的為晶間溶孔、溶蝕孔洞、晶間微孔和裂縫,分別占總孔隙的30.0%、30.6%、21.3%和7.2%,平均面孔率分別為1.00%、1.02%、0.71%和0.24%(表1),它們構成了復雜的溶孔(洞)-裂縫型儲層。

      圖4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碳酸鹽巖儲層孔隙半徑及孔喉半徑分布特征Fig.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radius and pore throat radius of the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馬五段碳酸鹽巖喉道類型主要有3種:一是細而長的管狀喉道,其斷面近于圓形;二是孔隙的縮小部分組成的喉道,孔喉分界不明顯,擴大時成為孔隙,縮小后變成喉道;三是白云石晶體之間形成的片狀喉道,半徑僅幾微米至十幾微米,是馬五段碳酸鹽巖儲層中最常見的喉道類型。高壓壓汞實驗分析可以獲得儲層的孔喉半徑分布參數(shù)。統(tǒng)計17塊樣品的高壓壓汞孔喉半徑數(shù)據(jù)(圖4c)可以看出,孔喉半徑主要分布在0.01~10μm之間,峰值半徑集中分布在0.1~1μm之間,孔喉半徑整體較小。

      2.2 孔隙結構類型及特征

      高壓壓汞曲線參數(shù)可以很好地反映儲層孔隙結構特征:排驅壓力、中值壓力、中值半徑、最大孔喉半徑反映孔喉大??;最大進汞飽和度和退汞效率反映孔喉連通性。選取54塊馬五段白云巖樣品進行高壓壓汞實驗,依據(jù)壓汞參數(shù)和毛管壓力曲線形態(tài),將馬五段儲層孔隙結構分為Ⅰ類、Ⅱ類、Ⅲ類和Ⅳ類等4種類型(表2,圖5)。

      Ⅰ類以溶蝕孔洞-裂縫-中大孔喉為主。毛細管壓力曲線位于圖的左上方,近直立(圖5a)??紫抖确植荚?.5%~16.0%之間(表2),滲透率分布在(1.04~62.4)×10-3μm2之 間;排 驅 壓力 在0.007~0.561 MPa之間;最大孔喉半徑在1.2~100.4μm之間,主流孔喉半徑在0.73~48.5μm之間;最大進汞飽和度在73.8%~94.5%之間,退汞效率在3.2%~31.0%之間。孔喉半徑呈多峰型,主要分布在0.1~10μm之間(圖5b)。該類儲層是研究區(qū)最優(yōu)質的儲層。

      Ⅱ類以晶間溶孔-溶蝕孔洞-中小孔喉為主。毛細管壓力曲線形態(tài)與Ⅰ類相似(圖5a)??紫抖群蜐B透率較Ⅰ類低,孔隙度分布在5.5%~8.7%之間(表2),滲透率分布在(0.13~0.67)×10-3μm2之間;排驅壓力在0.175~1.806 MPa之間;最大孔喉半徑在0.4~4.7μm之間,主流孔喉半徑在0.11~4.09μm之間;最大進汞飽和度在73.5%~97.5%之間,退汞效率在0.7%~23.3%之間??缀戆霃匠孰p峰型,主要分布在0.1~1μm之間(圖5b)。該類儲層是研究區(qū)較好的儲層。

      Ⅲ類以晶間溶孔-微裂縫-微小孔喉為主。毛細管壓力曲線斜率減?。▓D5a)??紫抖确植荚?.1%~5.5%之間(表2),滲透率分布在(0.10~0.35)×10-3μm2之間;排驅壓力增高,在0.186~3.401 MPa之間;最大孔喉半徑在0.2~4.0μm之間,主流孔喉半徑在0.11~1.80μm之間;最大進汞飽和度明顯降低,在52.5%~69.9%之間,退汞效率在1.3%~14.2%之間??缀戆霃匠蕟畏逍?,主要分布在0.01~0.1μm之間(圖5b)。該類儲層是研究區(qū)中等儲集層。

      Ⅳ類以晶間微孔-微孔喉為主。毛細管壓力曲線近水平(圖5a)??紫抖确植荚?.1%~3.0%之間(表2),滲透率分布在(0.009~0.078)×10-3μm2之間;排驅壓力增大,在0.467~18.164 MPa之間;最大孔喉半徑在0.04~1.6μm之間,主流孔喉半徑在0.01~1.31μm之間;最大進汞飽和度很低,在17.2%~42.9%之間,退汞效率在0~52.3%之間。孔喉半徑呈單峰型,主要分布在0.001~0.01μm之間(圖5b)。該類儲層物性較差,是研究區(qū)最差的儲層。

      表2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不同孔隙結構類型高壓壓汞參數(shù)統(tǒng)計Table 2 Statistics of por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high pressure mercury injection of the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圖5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不同孔隙結構類型儲層的壓汞曲線特征及孔喉半徑分布圖Fig.5 Mercury injection curve and pore throat radius distribution of the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3 微觀孔隙結構動態(tài)評價

      3.1 氣水相滲實驗分析

      在孔隙結構靜態(tài)表征的基礎上,選取馬五段10塊巖石樣品進行氣水相對滲透率實驗測試,其中Ⅰ類樣品4塊、Ⅱ類樣品3塊、Ⅲ類樣品3塊。由于Ⅳ類樣品孔隙度、滲透率極低,氣水相滲曲線無法測量,故對Ⅳ類樣品的動態(tài)特征進行推測。通過分析氣水相滲曲線中束縛水飽和度、等滲點含水飽和度、等滲點氣水相對滲透率、殘余氣飽和度等各項參數(shù)(表3),對Ⅰ—Ⅳ類孔隙結構儲層進行動態(tài)評價。

      Ⅰ類孔隙結構儲層的相對滲透率曲線有兩種類型:第一種孔隙類型裂縫不發(fā)育,孔隙度、滲透率相對較高,分別在6%~11%和(3.368~18.62)×10-3μm2之間(表3);束縛水飽和度低,在40.6%~55.9%之間;等滲點相對滲透率較高,在(0.054~0.075)×10-3μm2之間;殘余氣飽和度在2.6%~2.9%之間;氣水同流區(qū)范圍大(圖6a),氣水相互干擾弱。第二種裂縫類型,孔隙度、滲透率高,分別在6.3%~13.1%和(13.89~15.94)×10-3μm2之間;相對滲透率曲線呈近直立形狀(圖6b);等滲點相對滲透率高,在(0.23~0.35)×10-3μm2之間;殘余氣飽和度相對較低,在15.8%~25.8%之間。

      Ⅱ類孔隙結構儲層孔隙度在5.1%~5.7%之間(表3),滲透率在(0.108~0.453)×10-3μm2之間,相對Ⅰ類明顯較低;束縛水飽和度較低,在41.5%~55.8%之間;等滲點相對滲透率較高,在(0.053~0.129)×10-3μm2之間;殘余氣飽和度較低,在2.8%~17.7%之間;氣水同流區(qū)范圍較大(圖6c),氣水相互干擾相對較弱。

      Ⅲ類孔隙結構儲層孔隙度在3.1%~4.1%之間(表3),滲透率在(0.157~0.401)×10-3μm2之間,相對Ⅱ類要低;束縛水飽和度較高,在71.8%~85.3%之間;等滲點相對滲透率較低,在(0.001~0.018)×10-3μm2之間;殘余氣飽和度低,在6.5%~14.1%之間;氣水同流區(qū)范圍?。▓D6d),氣水相互干擾相對較強。

      圖6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不同孔隙結構類型儲層氣水相滲曲線分布特征Fig.6 Characteristics of gas-water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of the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由于缺少Ⅳ類樣品數(shù)據(jù),可依據(jù)前三類推測,Ⅳ類孔隙結構儲層束縛水飽和度很高,等滲點相對滲透率低,殘余氣飽和度低,氣水同流區(qū)范圍最小。

      3.2 核磁共振可動流體分析

      縱向馳豫時間T1和橫向馳豫時間T2這兩個參數(shù)可以用來描述核磁共振(NMR)信號的衰減快慢,因為T2測量速度較快,所以在核磁共振測量中多采用T2測量法。前人認為馳豫時間T2和毛管壓力之間的轉化可以反映孔隙的大小,馳豫時間T2與孔隙半徑呈正比關系[24-26]。何雨丹等[27]、閆建平等[28]研究認為,核磁自由流體T2譜與壓汞孔喉分布曲線有較好的對應關系,因此可以利用核磁自由流體T2譜來評價巖石孔隙大小及孔喉分布。巖石中的束縛水在T2譜上存在一個界限值,稱為T2截止值,可以通過測量巖心離心前與離心后的T2譜對比獲得。T2截止值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小孔隙的占比以及束縛水飽和度和滲透率。在T2譜上,T2數(shù)值越小其對應的孔隙半徑越小,是巖石中的小孔隙或微孔隙的反映;T2數(shù)值越大其對應的孔隙半徑越大,是巖石中較大孔隙的反映。

      選取馬五段13塊巖心樣品(直徑2.5 cm、高3 cm的圓柱)在西北大學大陸動力學實驗室進行了核磁共振實驗。先對飽和水樣品進行T2弛豫時間譜測量,再在離心機上將水全部離心后進行T2弛豫時間譜測量,把飽和水T2譜減去離心后T2譜即為自由流體T2譜。依據(jù)核磁共振曲線中的T2截止值、束縛水飽和度、可動流體飽和度等參數(shù)以及自由流體T2譜分布范圍和曲線形態(tài),對Ⅰ—Ⅳ類孔隙結構儲層進行動態(tài)評價。核磁共振實驗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不同類型孔隙結構儲層核磁共振測試參數(shù)統(tǒng)計Table 4 Statistics of NMR test parameters of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Ⅰ類孔隙結構儲層的自由流體T2譜曲線形態(tài)呈雙峰或單峰型;孔隙度分量高(大于0.2%);T2譜曲線集中分布在100~10 000 ms的區(qū)域(圖7a);T2截止值在25~160 ms之間,T2截止值位于T2譜峰值左側。這表明孔隙半徑集中分布在兩個區(qū)域,且孔隙主要以溶蝕孔洞等大孔隙為主。樣品的束縛水飽和度較低,小于40%;可動流體飽和度較高,大于60%。

      Ⅱ類孔隙結構儲層的自由流體T2譜曲線呈單峰型;孔隙度分量較Ⅰ類低,在0.1%~0.2%之間;T2譜曲線集中分布在10~1 000 ms的區(qū)域(圖7b),且曲線峰值略大于100 ms;T2截止值在0~20 ms之間,T2截止值位于T2譜峰值左側。這表明孔隙半徑分布集中,且以中—大孔為主。樣品的束縛水飽和度較低,小于40%;可動流體飽和度較高,大于60%。

      Ⅲ類孔隙結構儲層的自由流體T2譜曲線呈單峰型;孔隙度分量較?。?.05%~0.1%);T2譜曲線集中分布在10~1 000 ms的區(qū)域(圖7c),且曲線峰值略小于100 ms;T2截止值在25~100 ms之間,T2截止值位于T2譜峰值右側。這表明孔隙半徑分布較集中,但以中孔為主。樣品的束縛水飽和度相對較高,在40%~60%之間;可動流體飽和度較低,在40%~60%之間。

      Ⅳ類孔隙結構儲層的自由流體T2譜曲線呈單峰或近直線型;T2譜曲線分布范圍相對較寬且幅度較低(圖7d);T2截止值大于70 ms,位于T2譜峰值右側。這表明孔隙半徑整體較小。樣品的束縛水飽和度較高,大于60%;可動流體飽和度較低,小于40%。

      圖7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不同類型孔隙結構儲層核磁共振自由流體T2譜曲線分布Fig.7 Characteristics of NMR free fluid T2 spectrum of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4 分類評價標準的建立

      4.1 評價參數(shù)選取

      評價參數(shù)主要從高壓壓汞、氣水相滲、核磁共振、試氣產(chǎn)能和鑄體薄片等實驗和測試參數(shù)中選取。高壓壓汞曲線表征微觀孔隙結構的參數(shù)較多,其中主流孔喉半徑、進汞飽和度與滲透率的相關性較好,可作為評價參數(shù)。氣水相滲實驗中的等滲點相對滲透率可以反映儲層的滲流能力,核磁共振實驗中的可動流體飽和度反映儲層的儲集能力和滲流性能,試氣產(chǎn)能是油氣田開發(fā)的驗證,這3項參數(shù)可作為評價參數(shù)??缀斫M合類型可以反映儲集空間類型和連通性,可作為評價參數(shù)之一。

      4.2 分類評價標準建立

      鑒于碳酸鹽巖儲層儲集空間類型多、孔喉組合類型及滲流特征復雜的特征,建立完善的分類評價標準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參數(shù)。在前述微觀孔隙結構靜態(tài)表征和動態(tài)評價研究的基礎上,主要選定8項定量評價參數(shù),包括孔隙度、滲透率、主流孔喉半徑、最大進汞飽和度、等滲點相對滲透率、可動流體飽和度、試氣產(chǎn)量和孔喉組合類型,建立了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家溝組馬五段碳酸鹽巖儲層微觀孔隙結構分類評價標準(表5)。

      表5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碳酸鹽巖儲層微觀孔隙結構分類評價標準Table 5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of micro pore structure of carbonate reservoir of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試產(chǎn)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研究區(qū)儲層產(chǎn)液量與儲層滲透率呈正相關(圖8a),滲透率越大,產(chǎn)液量越高;產(chǎn)氣量與滲透率也具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圖8b)。具體到不同孔隙結構類型,其試氣產(chǎn)量為:Ⅰ類儲層大于2.0×104m3/d(表5),平均為6.2×104m3/d;Ⅱ類儲層大于0.5×104m3/d,平均為3.0×104m3/d;Ⅲ類儲層大于0.1×104m3/d,平均為1.3×104m3/d;Ⅳ類儲層小于0.5×104m3/d,平均為0.4×104m3/d。如表5所示,Ⅰ類、Ⅱ類孔隙結構儲層的溶蝕孔洞、晶間溶孔、裂縫發(fā)育,以中大孔喉為主,孔隙度>5.5%,滲透率>0.1×10-3μm2,最大進汞飽和度>70%,等滲點相對滲透率≥0.05×10-3μm2,可動流體飽和度>60%,經(jīng)壓裂改造可獲工業(yè)氣流,是勘探開發(fā)的主要目標。

      圖8 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五段不同類型孔隙結構儲層的滲透率與試產(chǎn)產(chǎn)量關系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test produ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voirs of Majiagou Member 5 in northwestern Ordos Basin

      5 結論

      (1)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下奧陶統(tǒng)馬五段巖性主要為白云巖,孔隙度、滲透率較低。孔隙類型主要是后期水-巖作用過程中形成的次生孔隙,對油氣儲集和滲流具有較大意義的儲集空間為晶間溶孔、溶蝕孔洞、鑄??缀土芽p;喉道類型主要有3種,孔喉半徑集中分布在0.1~1μm之間,整體孔喉半徑較小。

      (2)依據(jù)壓汞參數(shù)和毛管壓力曲線形態(tài),將馬五段儲層孔隙結構分為4種類型:Ⅰ類以溶蝕孔洞-裂縫-中大孔喉為主,Ⅱ類以晶間溶孔-溶蝕孔洞-小中孔喉為主,Ⅲ類以晶間溶孔-微裂縫-微小孔喉為主,Ⅳ類以晶間微孔-微孔喉為主。

      (3)通過高壓壓汞、氣水相滲、核磁共振等實驗分析對4類微觀孔隙結構進行靜態(tài)表征和動態(tài)評價,結合試氣產(chǎn)量等分析,選取孔隙度、滲透率、主流孔喉半徑、最大進汞飽和度、等滲點相對滲透率、可動流體飽和度、試氣產(chǎn)量和孔喉組合類型等8項參數(shù),建立了鄂爾多斯盆地西北部馬家溝組五段儲層微觀孔隙結構分類評價標準。Ⅰ類、Ⅱ類儲層溶蝕孔洞、晶間溶孔、裂縫發(fā)育,以中大孔喉為主,孔隙度>5.5%,滲透率>0.1×10-3μm2,最大進汞飽和度>70%,等滲點相對滲透率≥0.05×10-3μm2,可動流體飽和度>60%,經(jīng)壓裂改造可獲工業(yè)氣流,是勘探開發(fā)的主要目標。

      猜你喜歡
      孔喉碳酸鹽巖飽和度
      適用于碳酸鹽巖儲層的固體酸解堵體系
      基于高壓壓汞技術的致密儲層有效孔喉半徑下限及影響因素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8
      致密砂巖儲集層微觀孔喉結構及其分形特征
      ——以西加拿大盆地A區(qū)塊Upper Montney段為例
      糖臬之吻
      碳酸鹽巖裂縫描述七大難點
      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碳酸鹽巖油氣田開發(fā)中的應用
      鄂爾多斯盆地延145井區(qū)儲層孔喉結構及影響因素
      考慮酸蝕蚓孔的碳酸鹽巖儲層酸壓產(chǎn)能預測
      制作一個泥土飽和度測試儀
      巧用有機物的不飽和度
      宁陵县| 库尔勒市| 岳西县| 牡丹江市| 长岭县| 五家渠市| 唐山市| 鹤山市| 明星| 瑞金市| 调兵山市| 瓦房店市| 望谟县| 潮州市| 保靖县| 虞城县| 寻乌县| 阳朔县| 开平市| 安乡县| 上虞市| 托克逊县| 阿克陶县| 永靖县| 绩溪县| 金堂县| 浏阳市| 襄汾县| 灯塔市| 中卫市| 沈阳市| 峨山| 黄平县| 石阡县| 连山| 商南县| 宣汉县| 珲春市| 康平县| 民丰县|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