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飛
兒子今年3歲,時光如白駒過隙,那個襁褓中的嬰兒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大人”。三年來,孩子的點滴成長中發(fā)生的種種有趣的故事,也引發(fā)了我對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建立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有一天,我騎車帶他回家,在一個信號燈路口,我停下車來,兒子好奇地問:“媽媽,怎么不走了?”我指著信號燈,問他:“寶貝,現(xiàn)在的燈是什么顏色?”“紅色!”他脫口而出。我對他唱起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現(xiàn)在是紅燈,我們得停下來哦?!币?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不必刻意,用心抓住身邊的教育契機,不失為一種教育良策。
其次是注重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小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所以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非常注意自身的行為舉止,比如隨手撿拾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坐公交車時,主動禮讓座位;時刻注意禮貌用語等。沒有專門的說教,在言談舉止間潛移默化地促使孩子逐步養(yǎng)成好習慣。
再次是注重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兒子兩歲時,我就教他自己吃飯,堅持一個原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有時他也會想“罷工”,我都是耐心鼓勵他堅持。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家長適時“偷懶”放手,適當“狠心”,也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足夠的愛和耐心,更需要教育智慧,在不斷地實踐中與孩子“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