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
千古義士程嬰。
公孫杵臼所抱孤兒是程嬰之子。
元雜劇有四大悲?。喊讟愕摹段嗤┯辍罚ㄌ泼骰逝c楊貴妃)、紀君祥的《冤報冤趙氏孤兒》(亦稱《趙氏孤兒大報怨》)、馬致遠的《漢宮秋》(昭君出塞)、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趙氏孤兒》為四大悲劇之首。
元雜劇《趙氏孤兒》法譯本于1735年出版發(fā)行,1775年,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將《冤報冤趙氏孤兒》改編為五幕劇本,成為中國最早傳至歐洲的戲曲作品。英國劇作家威廉·赫察特將《趙氏孤兒》改編為《中國孤兒》,英國人認為《中國孤兒》堪比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學者王國維說《趙氏孤兒》與《竇娥冤》“即列入世界大悲劇之中,亦無愧色也?!?p>
大將軍魏絳。
韓厥義釋程嬰。
趙氏孤兒20年后復仇。
北昆之《趙氏孤兒》忠實于原著,古樸、悲壯,劇情是:晉靈公時,屠岸賈欲獨霸朝綱,便誣文臣趙盾“不忠不孝、欺君罔上”,趙盾被滿門抄斬。趙盾之子趙朔為駙馬,屠岸賈訛傳王命,迫其飲鴆。趙朔死前囑咐公主“腹中孩兒若是小廝,小名喚作趙氏孤兒?!蓖腊顿Z得知公主生子,派下將軍韓厥把守公主府門。草澤醫(yī)人程嬰應(yīng)公主所喚來到府中,公主將孤兒拜托給程嬰,公主自縊,以免屠岸賈逼問孤兒下落。程嬰將嬰兒放在藥箱里,出府門時遇到韓厥,韓厥正直放走程嬰,韓厥毅然自刎。屠岸賈料定孤兒走脫,要將晉國中一月至半歲的男嬰殺絕。程嬰逃至太平莊,拜見罷職歸林的中大夫公孫杵臼,二人訂計,程嬰獻子、公孫杵臼捐軀,由程嬰出首。屠岸賈令程嬰引路前往公孫杵臼家中,并令程嬰拷打公孫杵臼,兵士搜出孤兒(程嬰之子),屠岸賈親手剁死,程嬰顫栗,公孫杵臼撞階而亡。屠岸賈收程嬰為門客,將程嬰之子程勃(趙氏孤兒趙武)過繼,名屠成。
孤兒叩拜恩父程嬰。
程嬰將孤兒藏在藥箱內(nèi)
20年時光,趙氏孤兒習文學武。靈公亡悼公登位,屠岸賈欲弒公篡國。晉國上卿魏絳安排除奸雪仇,程嬰繪一手卷,孤兒方知血海冤仇。孤兒拿下屠岸賈,魏絳將屠岸賈處以極刑。
公主托孤。
程嬰懇請公孫杵臼救孤
大仇已報,程嬰想起親生之子,悲從中來,趙武大跪大拜程爹爹:“誰肯舍了親兒把別姓藏,似你這恩德難忘”,父子抱頭痛哭。魏絳宣讀王命,封賞諸位忠義之士“孤兒復姓賜名趙武,襲父祖列爵卿行……”程嬰蹣跚回家,“于無人處珠淚獨自向”,悵然與慰藉匯成酸楚淚。
其他劇種的《趙氏孤兒》幾乎都要演3個小時左右,北昆的《趙氏孤兒》精煉在2個小時,導演手法極其洗練,情節(jié)上去掉了所有細節(jié)枝蔓,刪去了一些角色(如侍女、家童等),騰出時間突出主要人物,讓關(guān)鍵人物在劇情緊要處盡情表演。
導演手法新穎,許多情節(jié)像電影鏡頭一樣閃回,大幕拉開,男生伴唱:“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一束白光下,屠岸賈說已殺了趙盾全家300余口,舞臺后側(cè)暗光中趙氏眾人被害鏡頭匆匆而過。屠岸賈派人去逼駙馬自裁,燈光暗轉(zhuǎn),駙馬端著毒酒從“大邊”(下場門)走出,公主追來,駙馬叮囑公主后,鴆酒一飲而盡,走向舞臺后方,橫遮幕落下,公主說“兀的痛煞我也”,追光下匍匐在地,這場戲結(jié)束。
程嬰到了公主府,舞臺中間一條紅繩垂地,下系銅鈴,暗示孤兒命懸一線,觀者心懸一念。當程嬰從公主手中接過孤兒,公主自縊,程嬰慌忙間無意觸到紅繩,程嬰說:“我若將小舍人放在藥箱里面,再用些生藥遮住身子……”紅繩再次撥動觀眾的心弦,程嬰能救出孤兒嗎?
程嬰在攜藥箱(孤兒)奔逃,舞臺上軍士、程嬰表演追捕與躲藏,藥箱放在紅繩銅鈴下面,追光打亮,程嬰走“吊毛”(表演突然跌跤,身體向前,頭向下,然后騰空一翻,以背著地),展現(xiàn)艱辛的奔逃之路。
程嬰來到公孫杵臼家中,向公孫杵臼介紹救孤的復雜經(jīng)過,沒用一句說唱,而是用快疾的身段來表現(xiàn)。公孫杵臼決定與程嬰一起救孤,程嬰很激動,幾個快速跪步表達了救孤的切切之心,最簡潔的身段演出了最酣暢淋漓的感情。
屠岸賈將假孤兒剁死,上空飄下一片紅綢,寓悼念程嬰之子捐軀;公孫杵臼撞階而死,紅繩升起,暗示救孤獲得決定性成功。用極其簡練的手法來概敘復雜情節(jié),展現(xiàn)人物的激蕩情感,以“一”勝“萬”。
韓厥聽到藥箱內(nèi)有嬰兒哭聲
演戲的最高境界是“把戲演真了”。
國家一級演員袁國良準確把握住了程嬰救孤的心理活動,真實地演繹程嬰。程嬰是一個善良、忠厚的草澤醫(yī)人,甘愿犧牲報恩,袁國良演來不瘟不火。
在救孤、雪冤過程中,程嬰一招不慎便會前功盡棄。韓厥讓程嬰逃走,程嬰走了幾步,轉(zhuǎn)睛(表示思考),跪拜韓厥,韓厥說:“我放你出去,難道耍你?”程嬰略思、身微抖,走幾步后復轉(zhuǎn)、復跪,韓厥說:“你怎生又回來?”程嬰說屠岸賈肯定追尋孤兒,“將軍你去首告吧,我與孤兒一處身亡便了”,程嬰說得很有道理,雖二人皆亡,但可救得全國男嬰,也算值得。韓厥說:“程嬰,你去的好不放心也。”于是拔劍自刎,以斷孤兒線索。
奸賊屠岸賈責罵公孫杵臼
公孫杵臼與程嬰臨危不亂
程嬰與公孫杵臼定計,誠懇地哀求公孫杵臼前去首告,甘愿與兒子同死,公孫杵臼說自己年已七旬,“程嬰獻子,公孫杵臼捐軀,程嬰首告”是最佳方案。此策大大出乎程嬰的計劃,程嬰說:“老宰輔你好好在家,程嬰我不識進退,平白地將這愁布袋,連累你老宰輔?!背虌霝檫B累公孫杵臼而深深內(nèi)疚,這幾句話演員袁國良說得非常投入,眼神里透著真誠、無奈,表現(xiàn)了程嬰的善良、質(zhì)樸。
公孫杵臼說自己死無所憾,“倒是你甘舍親兒,令人敬佩又心傷?!背虌肼毖?、緩緩抬頭,眼神茫然,萬箭穿心。為了救孤兒,自己設(shè)計扼殺親兒,誰能經(jīng)受這樣的內(nèi)心煎熬?演員袁國良汗淚滿面,從程嬰疲憊的身形、凄然的神色,觀眾能看出程嬰身心俱痛。想到全國嬰兒待救,公主、韓厥以死相托,以及即將獻身的公孫杵臼,程嬰笑了兩聲,唱道:“只當做場短夢,大丈夫丹心報國終,也不分幼柏老松”,老松公孫杵臼也,幼柏即兒子,此時全場無不動容。
屠岸賈令程嬰拷打公孫杵臼,人在酷刑之下難免失言,程嬰對屠岸賈說:“打的這老頭兒,兀不胡說哩”,程嬰做好了最壞的準備。昏迷中公孫杵臼唱道:“我二人商議,要救這小兒曹?!蓖腊顿Z問:“那一個是誰?”這時程嬰真的有些緊張了,公孫杵臼對屠岸賈說:“被你打的來,哪有那一個啊?!笨酱蚬珜O杵臼,程嬰不看不行、不打不行,看則心痛,打更難下手,非常難演,演員袁國良演得有層次,每一個眼神、身段都恰到好處。
屠岸賈舉起屠刀
當屠岸賈欲殺假孤兒時,程嬰失口叫道:“元帥!”非常真實,那孩子是程嬰的親骨肉。嬰兒的啼哭聲中,屠岸賈哈哈大笑,拔刀而刺,程嬰顫栗,掩袖遮面。公孫杵臼自盡,屠岸賈問:“程嬰,你為何顫抖不止?”苦痛中的程嬰沒有回答,屠岸賈又大聲責問,程嬰說:“小人在想,原與趙氏無仇”,回答得多么妙啊。
趙氏孤兒長大了
屠岸賈離去,程嬰跪在地上,大幅地、由徐而疾地揮袖、抖髯,踉蹌奔向親子尸體,說了一聲:“我那親”,怕露餡,突然噤聲,環(huán)視左右后哭泣哀哀,女聲伴唱:“見程嬰心如熱油澆,淚珠兒不敢對人拋,背地里揾了……”程嬰凄涼地下場,演到這里,觀眾與演員袁國良心里都墜上重重的鉛坨。在孤兒殺了屠岸賈后,須發(fā)皆白的程嬰,哈哈大笑,笑后哀哭,想念慘死的兒子。此時,觀眾看到舞臺上的程嬰有周信芳大師的神兒、馬連良大師的身段。
每一個青年演員在北昆都有自己的戲,每年至少演300多場,敬畏藝術(shù)是每一個北昆人的職業(yè)精神。
公孫杵臼由李相凱扮演,在“訂計”一場,程嬰說:“念程嬰年已四旬有五,僅生一子未經(jīng)滿月,待假裝做趙氏孤兒……”公孫杵臼震驚,一屁股坐在長椅上。程嬰說欲把親子與孤兒調(diào)換,公孫杵臼扶起跪在地上的程嬰,深沉地說了聲“程嬰”,這一坐、一聲程嬰,簡練、生動地表現(xiàn)了公孫杵臼激動的心情。李相凱老師唱得有味兒,很多伴唱由他來唱。
公孫杵臼與程嬰訂計救孤
程嬰目睹親兒(假孤兒)被殺,痛徹心扉
屠岸賈由青年演員(導演)張鵬飾演,他追求昆曲原汁原味的感覺,所以他演的屠岸賈心思很重?!囤w氏孤兒》一開場,屠岸賈走出,理髯,自報家門“某晉國大將,屠岸賈是也……” 戲曲中凡是念白處都不好演,張鵬的道白有身份感,有味兒。
于雪嬌扮演公主,她是北昆優(yōu)秀青年演員,工閨門旦、正旦,畢業(yè)于中國戲曲學院,2013年正式拜著名昆曲表演藝術(shù)家沈世華為師。公主在托孤給程嬰時戲很重,于雪嬌把身份、悲憤、愁苦、希望把握得很有層次。
優(yōu)秀青年武生劉恒飾演韓厥,非常帥氣。優(yōu)秀青年小生劉鵬建飾演孤兒趙武,趙武說:“即便復了本姓,你還是我的父親……”跪搓撲向程嬰,劉鵬建通過唱、做、表,展現(xiàn)趙武發(fā)自肺腑的感恩戴德。
駙馬與公主訣別
大將軍魏絳宣告王命
優(yōu)秀青年花臉史舒越飾演魏絳,“雪冤”一開場,魏絳念定場詩:“忠臣受屠戮,沉冤二十年。今朝取奸賊,方知冤報冤。”黃鐘大呂的渾厚之聲,塑造了大將軍魏絳的形象。哪怕一句唱、一個身段,史舒越都力求準確把握人物。魏絳的戲不多,但掌聲不少。
飾演駙馬趙朔的是優(yōu)秀青年小生王琛,穩(wěn)重大氣,有風采。
幾堂龍?zhí)祝?位龍?zhí)诪橐惶茫┒挤浅H霊颍每矗?h3>意境深邃,移步而不換形
《趙氏孤兒》導演徐春蘭、唱腔設(shè)計王大元、作曲董為杰、舞美設(shè)計劉杏林、燈光設(shè)計那辛、服裝造型設(shè)計藍玲、藝術(shù)指導計鎮(zhèn)華、司鼓莊德成、服裝馬駿等,這一班優(yōu)秀的戲的制作者為演員成功的表演進行了精心的設(shè)計和鋪墊。
《趙氏孤兒》置景素簡但意境深邃,有好幾場戲,舞臺上懸下一根紅繩,其中涵義,令人沉思。20年后,小邊(上場門)紅圓圈緩緩落下(落日),大邊(下場門)黃圓圈冉冉升起(升月),將日升、月落反而用之,表現(xiàn)艱難歲月。
公主與孤兒生離死別
精美的燈光可與電影布光媲美,燈光打上,角色亮相有雕塑感。所有角色的表演注重內(nèi)心體驗,不求夸張,程式運用恰到好處,絕不是話劇加唱,做到了梅蘭芳所論:“移步不換形”。唱腔沒用笛子伴奏,僅用鼓、大鑼、鐃鈸、小鑼,有元雜劇之風。劇中用了嬰兒的哭聲,大膽,但觀眾接受。角色的行頭淡雅大方,昆曲是唯美的,素色、紋飾簡約的行頭能吸引觀眾嗎?觀眾只覺其復古之美而不覺其簡。
北方昆曲與元青花一樣,渾然大氣,耐看、經(jīng)品,北方昆曲劇院的戲讓觀眾過癮,您只要看了北昆的戲,必定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