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第一槍”延安誕生記

      2021-07-22 19:45崔建東
      黨史博覽 2021年7期
      關鍵詞:槍管步槍八路軍

      崔建東

      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

      2020年12月26日,筆者參加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50周年紀念活動。會上,大家回顧了50年前廣大科技工作者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造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光輝歷程。筆者不禁想起在艱難歲月里,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在延安誕生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人所展現出來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同樣值得人們永遠學習和銘記。

      毛澤東贈槍給美軍駐延安觀察組最后一任組長

      七七事變爆發(fā)后不久,國共開始了第二次合作,但后來國民黨政府逐漸停發(fā)共產黨軍隊的軍餉和武器彈藥,致使共產黨軍隊作戰(zhàn)步履維艱。由于是國共合作時期,共產黨及其所屬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隊伍,既不能打土豪,又不能剿劣紳,軍餉只能自籌,武器彈藥只好依靠繳獲。為了獲取槍支彈藥,付出的代價很大。為此,中共中央、毛澤東發(fā)出指示,必須建立自己的兵工廠,自己動手制造武器。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由延安的兵工廠制造出來的。

      提起中國自制步槍,人們想到的、提到的、看到的往往是漢陽造、沈陽造、太原造等。其實,這些五花八門的步槍都是依靠外國圖紙仿制的,挨不上中國自行設計和制造的邊。中國真正的第一支自制步槍,即由中國人自己畫圖、設計、制造的無名式馬步槍,誕生于1939年4月25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陜甘寧邊區(qū),由陜甘寧邊區(qū)機器廠槍械修造部完成的。該槍主要設計制造者劉貴福因此獲得了毛澤東的題詞褒獎:“劉貴福同志,你是生產戰(zhàn)線上的英雄”。

      現在,這種步槍的其中一支,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它比德國的突擊步槍問世早了4年,比美國的小口徑步槍問世早了27年,是世界槍械專家公認的世界輕型化步槍的始祖。20世紀八九十年代,這種槍的某些性能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比如,折疊式三棱刺刀在槍管下方,用按鍵扣合,拼刺時可隨手甩出,有利于拼刺刀,等等。后來,該槍由劉貴福等在黃崖洞兵工廠作了進一步改進,加上了可調準星和防塵罩,被彭德懷命名為八一式馬步槍,深受前方將士的歡迎。其中的一支,也收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無名式馬步槍和八一式馬步槍,在慶祝解放軍建軍90周年時,被列入“波瀾壯闊90年·難忘的90個第一”展覽專欄。2018年,該槍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第一槍”。

      1944年8月,美軍駐延安觀察組最后一任組長克利福德·揚率觀察組到達延安。毛澤東將一支八一式馬步槍送給克利福德·揚。他見到這支槍后,驚訝地說:沒想到在山溝溝里能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新型步槍。中共中央、毛澤東將一支八一式馬步槍,作為接待美軍觀察組的禮物送給克利福德·揚,充分說明八一式馬步槍在毛澤東心中的分量。

      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發(fā)明和制造的最為難能可貴之處,是劉貴福等人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設備不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發(fā)明、自己動手、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制造”的創(chuàng)新精神,土法上馬,在一雙雙布滿血泡和老繭的手上制造出來的。

      劉貴福帶領研發(fā)組在標新立異、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中完成了造槍任務

      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的主要設計發(fā)明者是劉貴福。他沒有套用現成的圖紙,而是在參考了世界各國各種各樣的步槍、馬槍,還有中國的漢陽造、沈陽造、太原造等基礎上,反復對比這些槍的優(yōu)缺點,反復學習毛澤東的《論持久戰(zhàn)》,根據八路軍主要進行的是運動戰(zhàn)、游擊戰(zhàn)、麻雀戰(zhàn)等特點設計出來的。這些因素決定了八路軍使用的步槍必須適應流動性、靈活性、方便性的作戰(zhàn)特點,必須適應近戰(zhàn)、夜戰(zhàn)的作戰(zhàn)形式。馬槍短小、輕便、靈活機動,而步槍火力猛、射程遠,只有將馬槍、步槍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既縮短步槍不必要的射程又克服馬槍射程太短的缺點,減輕槍體重量(采用挖空式槍托),再配上折疊式三棱刺刀,才能便于攜帶,才能適合急行軍、游擊戰(zhàn)、肉搏戰(zhàn)。由此,在反復討論、試驗、探索中,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即無名式馬步槍終于誕生了。該槍口徑7.9毫米,短而輕,長不到1米,比一般步槍短100~200毫米,槍重僅3.36公斤,近似馬槍,后坐力小,但槍身和刺刀總長超過三八式步槍,折疊式三棱刺刀在拼刺刀時占盡優(yōu)勢。因此,該槍在延安工展會上獲獎。

      沒有造槍的鋼材,劉貴福與大家就用日軍的鐵路鋼軌。鋼軌上部用作造槍管,中部用作造零件,底部用作造刺刀,精打細算,物盡其用。

      在僅有的幾臺機器沒有動力設備無法開動的困難面前,他們想出了用人力搖動轉輪帶動機器運轉的土辦法,即在每臺機床前都安置一個自制的大輪子,工人搖起大輪子,用皮帶帶動機器旋轉。制造槍管要用槍管深孔鉆床,由于日軍嚴密控制,買也買不到。怎么辦?在這看似常人不可逾越的困難面前,劉貴福和大家集思廣益、土法上馬,制造出了中國首臺土洋結合的自制槍管深孔鉆床。在一個長條板凳的前面架起一個石頭磨盤,安上搖把,負責槍管鉆孔的工人騎在長條板凳上,把槍管毛坯插在磨盤中心孔里,用肩膀將鉆頭頂在槍管毛坯的中心點。鉆頭是在一根細長的鐵桿前端焊上刀頭,另一個人搖動磨盤飛快旋轉,帶動槍管毛坯轉動,鉆頭漸漸前進,進入槍管的內部,直至貫通。就是靠著這臺自制的土洋結合的槍管深孔鉆床,劉貴福和工人竟然制造出了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

      當時,延安沒有專用的槍械金屬零件表面防銹處理設備,他們又發(fā)明出一種巧妙、實用、簡單的“烤藍”工藝:在火爐里鋪上一層煙煤,控制好適當的溫度,把金屬零件放在煙煤上,金屬零件經過加熱、煙熏、氧化,再反復用皮油在表面上擦,使金屬零件表面形成一層黝黑锃亮的薄膜,達到了槍械金屬零件的防銹要求,而且效果相當好。

      膛線(來復線)是槍管制造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墒菦]有膛線機,怎樣才能準確無誤地加工出設計標準的膛線呢?劉貴福帶領研發(fā)小組,嘗試采用冷壓法,反復研究、試驗。尤其在對“中國第一槍”的改進期間,研發(fā)小組經過反復研究、試驗,想出個土辦法,就是利用紡機的原理,讓木工自制了一臺紡車式土鏇床,利用刀具拉伸配合槍管旋轉的切削操作,成功地按照設計纏角完成了規(guī)定導程360°的旋轉膛線。

      后來,劉貴福根據這個設計制造出專用的拉線機和鉆床,一次旋鏜就能拉出4條標準的膛線,完成1根槍管的膛線制造任務,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為后來八一式馬步槍的制式從手工制造到機械化生產,奠定了技術基礎。

      由此可知,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是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制造的,是在缺少機器、標新立異、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中誕生的。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的誕生,既深深地體現了八路軍的自力更生精神,也深深地體現了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精神,更深深地體現了軍工技術人員的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的誕生,始終貫穿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時俱進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主線。

      “三個充分尊重”奠定造槍成功的基礎

      在延安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中,在條件那么差的窯洞里,之所以能誕生“有條件造武器,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造武器”,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自己制造的延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精神,是源于中共中央、毛澤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自力更生的思想路線,是充分尊重人才、充分尊重創(chuàng)新、充分尊重科學的“三個充分尊重”的結果。

      當年兵工廠內的場景

      充分尊重人才

      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感召下,大批愛國人士集聚延安,他們當中有愛國華僑、進步學生、知名專家、大學教授、軍工人才等。中共中央、毛澤東知人善任,采取發(fā)現人才、吸引人才、招納人才、尊重人才、相信人才、使用人才的人才戰(zhàn)略,極大地激勵了這些愛國優(yōu)秀人才報效祖國的拳拳之心。

      劉貴福等人就是此時前往延安的。當時的延安物資極度匱乏,朱德一個月的津貼只有5元,然而卻發(fā)給劉貴福一個月28元。兵工廠的廠長、政委和原來的工人吃的都是雜糧,而給劉貴福等新來的技術骨干吃的是白饃,這使得劉貴福等人感慨萬分。劉貴福說: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國民黨不把我們當人看;而在延安,共產黨卻把我們視為座上賓、掌上寶。從此,劉貴福等人夜以繼日地投入到無名式馬步槍的研制中,很快造出了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并引領世界步槍發(fā)展新潮流。正是由于這支槍的先進性,克利福德·揚在接到八一式馬步槍這份珍貴的禮物后,才發(fā)出了沒想到在中國的山溝溝里竟然造出了世界一流步槍的感嘆。

      充分尊重創(chuàng)新

      延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安塞縣人民政府、延安市文物研究所于2001年在茶坊村為陜甘寧邊區(qū)機器廠舊址所寫的簡介標牌,詳細記載了陜甘寧邊區(qū)機器廠為八路軍制造武器裝備的部分發(fā)明紀錄:陜甘寧邊區(qū)機器廠1938年3月遷至此地,先后制造出車床、銑床、刨床、鉆床、螺旋壓力機、彈簧錘、砂輪機等機器,并研制成功無名式馬步槍、60毫米口徑擲彈筒、氯酸鉀等,改裝成功高射機槍,為人民軍隊兵工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武器的研制過程中,由于制造武器的材料奇缺,研制人員在制造武器的過程中,既想一改常規(guī)方法,又想標新立異加入新的做法,但又怕失敗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費。因此,研制人員時常猶猶豫豫,舉步維艱。這時,延安軍工局的領導和兵工廠的領導給大家做動員:要敢于創(chuàng)新,要善于冒險,要勇于發(fā)明,不要怕失敗,不要怕浪費,成功、成績歸你們,失敗、浪費的責任我們去承擔。此后,在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據地制造武器裝備的工廠里,掀起了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新高潮。比如,當年名揚各根據地的延安“趙占魁運動”就是其中的一例。趙占魁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陜甘寧邊區(qū)的特等勞動英雄,中共中央、毛澤東曾號召邊區(qū)和各抗日根據地的工廠職工“向模范工人趙占魁學習”。

      趙占魁,1938年初來到延安參加革命。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延安茶坊工廠里,他用心鉆研技術,虛心向大學生、技術人員請教,并經常主動提出改進生產的建議。他曾建議用大飛輪帶動鼓風機代替人力拉的大風箱,后來又改為用汽車發(fā)動機燒木炭帶動鼓風機,解決了當時生產上的大問題。1944年,趙占魁用麻錢提鋅,得鋅率達到18%,為煉成三七黃銅提供了原料。他還成功地用0.5公斤焦炭化2.5公斤鐵,使提煉灰生鐵的效率由80%提高到100%。1946年1月8日,《解放日報》報道了趙占魁用麻錢提鋅制造子彈皮的事跡,在全國各解放區(qū)引起了轟動。

      郭棟才曾在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機械系讀本科和研究生,1939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0年10月,彭德懷要求八路軍軍工部研究、仿制日軍的擲彈筒。郭棟才接到任務后,立即組織研究、仿制。擲彈筒由炮筒、支管、擊針、方螺紋絲桿、花輪、底座板等組成。炮筒里有來復線,炮彈有紫銅彈帶而無尾翼,被稱為“光屁股彈”。八路軍既沒有炮筒來復線加工設備,也沒有紫銅,無法制作炮彈彈帶,因此單純的仿制不可行,只能重新設計和試制新的炮彈。

      郭棟才等經過反復研究后,決定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地研制沒有來復線的滑膛炮。炮筒的長度400毫米(擲彈筒的長度是280毫米),炮管的內徑為50毫米(俗稱“五○小炮”)。由于五○小炮沒有來復線,因此必須使用帶尾翼的炮彈。后來,郭棟才等又取消了螺絲桿改為扳機發(fā)射。此后,郭棟才等將彈丸改成迫擊炮彈式,可外加藥包,使五○小炮射程提高到近1000米。最后,郭棟才等又加裝了特殊的發(fā)射裝置,使五○小炮可以平射。八路軍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五○小炮,是一種既可以曲射又可以平射的新式小炮,其威力大大超過日軍的擲彈筒。

      正是在不斷創(chuàng)新、鼓勵冒險、寬容失敗、尊重創(chuàng)新的精神引領下,八路軍在層出不窮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制造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以五○小炮為例,從1940年下半年到1945年8月,僅八路軍軍工廠生產的五○小炮,就達2500門之多。當時,八路軍主力部隊每一個戰(zhàn)斗班都配備了一門,裝備了近30個團,極大地提高了八路軍的戰(zhàn)斗力。

      充分尊重科學

      充分尊重人才、充分尊重創(chuàng)新,必然形成了上上下下充分尊重科學的好風氣。例如,如何從適應工廠科學化管理抓起,把當時的工廠軍事化管理改為工廠正規(guī)化管理,就是最為典型的尊重科學的例子。

      1939年7月,原本在延安大批量生產的無名式馬步槍,由于缺少制造武器裝備的材料,在生產了156支后,中共中央、毛澤東決定在緊靠正太、平漢、同蒲、白晉鐵路,煤鐵資源豐富的晉冀豫根據地發(fā)展八路軍兵工廠,批量生產無名式馬步槍及其他武器裝備。于是,劉貴福身背一支無名式馬步槍,與其他技術骨干來到了太行山八路軍軍工部。到后第二天,劉貴福與封域中就深入黃崖洞兵工廠進行實地考察。

      劉貴福、封域中考察回來后,立即向八路軍軍工部的劉鵬、孫開楚及工程處鄭漢濤等領導建議:取消工廠軍事化管理制度,建立工廠嚴格的勞動紀律和各種管理制度,實行工資制和按件工資制,統(tǒng)一步槍和手榴彈制式一致的生產。這樣做,可以迅速提高軍工產品的質量和數量。軍工部領導立即召集軍工部所屬各所、廠領導開會討論,在取得一致意見后立即上報八路軍總部。1940年4月6日,彭德懷采納了建議,對軍工部工廠管理工作作出了指示。

      實施計件工資和標準化生產后,迅速提高了八路軍軍工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據不完全統(tǒng)計,黃崖洞兵工廠從1940年至1945年,共生產八一式馬步槍近1萬支,子彈廠從建廠到1949年全國解放,共生產復裝子彈778萬發(fā)、全新子彈52萬發(fā),有力地支援了前線。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已經過去70多年了,然而歷史的經驗值得總結,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精神值得發(fā)揚,尤其是在中國第一支自制步槍的制造中所展現的獨立自主、艱苦奮斗、奮發(fā)圖強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精神,值得當前中國制造業(yè)深層次地學習和借鑒。

      封面照片:南湖紅船(仿制)

      封底照片:中共一大上海會址

      猜你喜歡
      槍管步槍八路軍
      步槍口徑之爭(下)
      加裝MIST—22微聲槍管的魯格10/22半自動步槍
      大口徑機槍槍管失效規(guī)律研究
      “黑豹”M160 5.56mm卡賓槍
      步槍成長相冊等
      槍管長度與步槍精度
      忻口會戰(zhàn)中的八路軍
      對八路軍留守兵團幾則史實的考證
      八路軍、新四軍擁有哪些武器裝備?
      八路軍留守兵團
      正安县| 大余县| 永定县| 延津县| 沭阳县| 阳原县| 达日县| 合川市| 宁德市| 微山县| 扶余县| 都匀市| 奉新县| 密山市| 长沙县| 墨脱县| 丹寨县| 中牟县| 张北县| 鹤壁市| 赞皇县| 塔河县| 平潭县| 古交市| 奉新县| 图片| 寻乌县| 阳谷县| 南宫市| 集安市| 屏东县| 滦平县| 任丘市| 曲松县| 宜兴市| 施甸县| 武隆县| 青神县| 安图县| 峨山|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