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明, 周楠, 袁海龍, 蘇鑾勇, 馬金梅, 張海蓉
(1. 吳忠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寧夏吳忠751100;2. 寧夏觀鳥協(xié)會,銀川750000)
2021年3月3日,筆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青銅峽庫區(qū)濕地自然保護區(qū)(105°54′48″E,37°45′34″N)拍攝到1只白頭鶴Grusmonacha與1群灰鶴Grusgrus混群,在蘆葦叢包圍的淺灘濕地覓食(圖1),其喙肉粉色,全身的體羽灰褐色,臉部為白色,頭頂至頸部為白色,尾部深褐色,腿部灰色。查閱《寧夏脊椎動物志》(王香亭,1990)、《中國鳥類野外手冊》(約翰·馬敬能等,2000)、《寧夏鳥類圖鑒》(傅景文,2007)和《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鄭光美,2017),確定為寧夏鳥類新記錄。
白頭鶴Grusmonacha屬鶴形目Gruiformes鶴科Gruidae,為我國中等體型鶴類(鄭光美,2017)。目前,全世界白頭鶴總數(shù)為6 000~15 000只,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BirdLife International,2016),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2021),且被《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Ⅰ(CITES,2021)。白頭鶴主要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繁殖,少部分在我國的小興安嶺地區(qū)繁殖,我國的松嫩平原是重要的遷徙停歇地,其越冬地包括日本、韓國和我國長江中下游的湖泊和沿海地區(qū)(郭玉民等,2003;王岐山等,2005)。我國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的重要位置上,是許多候鳥的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隨著寧夏黃河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改善,該處已成為眾多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先后記錄到東方白鸛Ciconiaboyciana(王衛(wèi)東等,2018)、烏雕Clangaclanga、卷羽鵜鶘Pelecanuscrispus(祁贏濤,2021)等珍稀瀕危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