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幼小銜接研究熱點、主題和發(fā)展現(xiàn)狀的可視化分析

      2021-07-23 01:24:22趙冬梅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幼小期刊文獻

      陳 丹,趙冬梅

      (1.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2.塔里木大學 人文學院,新疆 阿拉爾 843300)

      1 引言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從幼兒園大班升入小學一年級期間不間斷的教育過程,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加順利地適應由生成性學習到預設性學習的轉變[1]。對幼兒而言,幼升小是幼兒成長階段必經的蛻變過程。為幫助幼兒能順利過渡至小學,學術界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我國最早的幼小銜接文獻是20 世紀80 年代劉正言為解決一年級學生入學適應問題進行了相關實驗課題的研究[2]。到20 世紀90 年代,原國家教委發(fā)文將幼小銜接研究成果進行全國推廣,幼小銜接探索初見成效。近年來李敏誼、郝爽等對國外幼小銜接理論研究、國內幼兒入學準備研究進行了綜述[3,4];周燕、席小莉等采用內容分析法闡明了我國幼小銜接研究的近況[5,6]。我國幼小銜接研究還存在研究方法單一、研究成果少等不足。

      本文嘗試在已有文獻基礎上采用共詞分析法來整理我國幼小銜接研究的主題、發(fā)展脈絡,進而描繪出我國幼小銜接研究的熱點及發(fā)展趨勢,為新冠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時期的幼小銜接研究和實踐貢獻一己之力。

      2 研究方法

      2.1 資料來源

      在CNKI 中選擇高級檢索,將檢索主題設定為“幼小銜接”或者“幼兒入學準備”,檢索時間限定為2020 年6 月1 日,檢索期刊文獻的時間為2020年9 月30 日,共檢索到期刊文獻652 篇,用于文獻計量學研究。剔除重復發(fā)表、缺失關鍵詞信息、缺失作者信息的文獻和會議通知等非研究性期刊文獻后,剩余的398 篇用于高頻關鍵詞有關研究。

      2.2 研究工具

      進行研究分析的軟件為:中國醫(yī)科大學醫(yī)學信息學系崔雷教授和沈陽市弘盛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共同開發(fā)的Bicomb2.0 共詞分析軟件[7]84,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學者編寫的Ucinet6.0 軟件以及IBM公司開發(fā)的SPSS22.0 軟件[8]58。

      2.3 研究過程

      一是查找幼小銜接有關文獻研究資料;二是使用“Notefirst”格式將CNKI 所檢索的398 篇有效文獻導出為txt 文本;三是使用Bicomb2.0 建立格式為CNKI 的新項目,選擇文檔里的txt 文本導入Bicomb2.0 進行關鍵詞統(tǒng)計[7]84,生成共現(xiàn)矩陣保存為Excel 格式;四是在Ucinet#導入共現(xiàn)矩陣,對其進行標準化保存,再導入NetDraw;五是為進一步勾勒幼小銜接研究高頻關鍵詞之間的距離和相似度,將由 Bicomb2.0 提取的共詞矩陣通過SPSS22.0 的Pearson 相關分析將共詞矩陣轉化成相關矩陣,然后在Excel 中用“1”與相關矩陣全部數(shù)值相減,得到表示兩個關鍵詞間相異程度的相異矩陣,再由SPSS22.0 的系統(tǒng)聚類功能、多維尺度分析功能對關鍵詞進行聚類和多維尺度分析,形成熱點圖譜[9]74;六是結合聚類分析、熱點圖譜對繪制出的幼小銜接研究熱點進行解釋和分析[10]。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文獻計量學分析

      3.1.1 研究文獻的年份分布

      檢索到的652 篇文獻各年份分布如圖1 所示。我國關于幼小銜接的文獻始于1982 年,到2000年相關研究趨勢較為平穩(wěn):文獻數(shù)量不多,均以個位數(shù)呈現(xiàn),為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的初步探索階段;2001 至2007 年,在論文數(shù)量上明顯較前一個時期增多,這一時期處于逐步發(fā)展階段;2007年至今逐年上升,這一時期可以說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全面深入化發(fā)展,尤其是2012-2013 年兩年間出現(xiàn)了較前一個時期的短暫的峰值,究其原因,可以說得益于2012 年教育部頒布《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導性文件。過去近40 年,我國對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經歷了初探摸索、逐步發(fā)展、全面深入三個階段,為今后乃至更長一個時期的幼小銜接相關研究奠定了基礎。

      圖1 期刊文獻年份分布

      3.1.2 研究文獻的期刊分布

      對已檢索到的幼小銜接相關期刊文獻進行期刊詞頻歸類分析,載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如表1所示,其中《學前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教育探索》《外國教育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均為教育學類核心期刊。學前教育研究為學前教育專業(yè)類核心期刊,其載文量占比高達33.91%,可見學前教育類研究者是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的主力軍。除此之外,比較教育研究和外國教育研究載文量共計占比13.05%,說明我國的研究學者重視國外幼小銜接相關研究,期望通過比較的視角,對我國幼小銜接研究有所啟發(fā),并提出適合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的策略或路徑。

      表1 相關文獻期刊分布(部分)

      3.1.3 研究作者分布

      對已檢索到的全部期刊文獻進行作者詞頻歸類分析,其中發(fā)文3 篇以上的如圖2 所示??梢钥闯觯本煼洞髮W的李敏誼和西南大學的楊曉萍等學者為國內學前教育領域幼小銜接相關研究領軍者。

      圖2 期刊文獻作者分布

      3.1.4 研究機構分布

      對已檢索到的全部期刊文獻進行研究機構詞頻歸類分析,排名前十的研究機構如表2 所示。其中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為教育部屬師范院校,實力較強,是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的領軍機構。除此之外,其他師范類院校也較為關注幼小銜接相關領域研究,總體上從期刊文獻研究機構分布得出,師范院校是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的主要研究單位。

      表2 期刊文獻研究機構分布表(部分)

      3.2 高頻關鍵詞詞頻排序及分析

      關鍵詞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文獻的研究內容和方向,關鍵詞的頻次則能在一定層面上顯示出某研究領域的趨勢走向。因此,本研究使用Bicomb2.0 對經過篩選的398 篇有效文獻進行關鍵詞統(tǒng)計,截取累計頻次達到總頻次40%左右的關鍵詞為高頻關鍵詞[11]。選取出排名前21 位的關鍵詞為高頻關鍵詞,對其按照出現(xiàn)頻次高低進行排序,結果見表3。

      表3 我國幼小銜接研究高頻關鍵詞表(≥7)

      由表3 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幼小銜接研究比較關注的關鍵詞排名前十的為:“幼小銜接”(284 次)、“幼兒園”(31 次)、“入學準備”(30 次)、“幼兒”(28 次)、“學前教育”(22 次)、“小學”(21 次)、“策略”(18 次)、“幼兒教育”(17 次)、“對策”(16 次)、“小學教育”(15 次)、“小學化”(15 次)、“銜接”(15 次),剩余9 個關鍵詞出現(xiàn)頻次均在7~14 次之間。除去“幼小銜接”,頻次較高的關鍵詞有“幼兒園”“入學準備”“幼兒”“學前教育”“小學”等,這一結果說明,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經常跟學前教育、幼兒園等相聯(lián)系,幼兒園為幼兒的入學準備的主要承擔者。除此之外“小學化”也被關注較多,表明我國學者對如何避免幼小銜接小學化進行策略性研究較多。

      3.3 高頻關鍵詞社會網絡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我國幼小銜接研究熱點的內部關系特征,本研究在對高頻關鍵詞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基礎上,利用社會網絡分析軟件Ucinet 6.0 繪制出基于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的高頻關鍵詞社會網絡關系圖譜[9]75,如圖3 所示。

      圖3 高頻關鍵詞社會網絡關系圖譜

      圖3 中的正方形點代表高頻關鍵詞節(jié)點,節(jié)點越大,代表該節(jié)點在整個關鍵詞網絡中的作用越大、控制其它節(jié)點共現(xiàn)的能力也越強;節(jié)點之間的關系用實線連接,實線越粗,代表相互之間的關系越強[8]37-38。本研究從兩個方面分析了幼小銜接研究熱點的內部關系:一是節(jié)點大小。從節(jié)點大小來看,除“幼小銜接”這一檢索關鍵詞外,“幼兒園”“小學”“銜接”“策略”“幼兒”“學前教育”“問題”等構成了近年來我國幼小銜接研究領域的核心關鍵詞,代表我國幼小銜接研究的方向;二是節(jié)點之間的關系。從節(jié)點之間連線的粗細程度可以看出,以“幼小銜接”為核心,與“幼兒園”和“小學”的聯(lián)系最緊密、距離最近,反映出我國教育界普遍認同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共同完成的過渡教育,而不是僅憑任何一方之力就可以獨自完成的,所以幼兒園和小學兩者之間的配合程度決定了幼兒能否順利渡過該階段;同時,與“學前教育”“幼兒”“策略”“問題”等關鍵詞的聯(lián)系也相對緊密,表明近年,隨著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研究者們越來越關注幼兒視角,此外,小學作為幼小銜接的另一方承接者,也為幼兒能順利完成幼小銜接進行有關策略性研究??傮w上,對幼小銜接的研究比較關注策略性實踐研究,針對當下現(xiàn)實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3.4 高頻關鍵詞聚類分析

      3.4.1 相異矩陣

      關鍵詞的頻次并不能顯示各關鍵詞的相關性,為進一步探析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的走向,本研究將通過關鍵詞的共詞分析,深層次剖析各關鍵詞之間的關系。使用SPSS22.0 將已有的共現(xiàn)矩陣轉化成21*21 的相關矩陣和相異矩陣,其中相異矩陣部分內容如表4 所示。

      表4 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部分)

      相異矩陣中的數(shù)字表示數(shù)據(jù)間的相異性,數(shù)字的大小表示了相對的兩個關鍵詞之間距離遠近,其數(shù)值越接近1,表明關鍵詞之間的距離越遠、相異度越大:反之,數(shù)值越接近0,則表明關鍵詞間的距離越近、相異度越小[12]。由表4 可以看出,各高頻關鍵詞距離幼小銜接由近及遠依次為:“策略”(0.410)、“對策”(0.577)、“幼兒教育”(0.583)、“小學”(0.588)、“幼兒”(0.590)、“學前教育”(0.603)、“幼兒園”(0.670)、“入學準備”(0.768)。此結果進一步表明,在已經發(fā)表的文獻中,幼小銜接研究側重于策略性實踐研究,以期走出幼小銜接的實際困境。

      3.4.2 聚類分析

      聚類圖呈現(xiàn)出了各個關鍵詞關系的親疏遠近,反映出幼小銜接研究的熱點分布規(guī)律。關鍵詞聚類分析以兩兩關鍵詞之間同時在一篇文章中出現(xiàn)的頻率(共詞)為分析對象,利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將關聯(lián)緊密的關鍵詞聚集成類團。首先,以最有影響力的關鍵詞(種子關鍵詞)生成聚類;然后,由聚類中的種子關鍵詞及相鄰的關鍵詞再組成新的聚類,依次類推,直至無法生成新的聚類。關鍵詞之間越相似,它們的距離則越近;反之,距離則越遠[7]86。為了進一步可視化地勾勒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的領域結構,依據(jù)聚類結果和文獻分析,可將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細分為5 個研究主題,如圖4 所示。

      圖4 主題聚類圖

      主題一為幼小銜接策略研究,該主題包括“策略”“問題”“幼小銜接”3 個高頻關鍵詞;主題二為幼小銜接課程研究,該主題包括“幼兒教育”“小學化”“對策”“幼兒園”“小學”“家長”“課程”7 個高頻關鍵詞;主題三為國外幼小銜接的相關研究,該主題包括“小學教育”“幼兒園教育”“日本”“啟示”“學前教育”5 個高頻關鍵詞;主題四為幼兒入學準備研究,該主題包括“入學準備”“家庭教育”2 個高頻關鍵詞。主題五為幼小銜接的兒童視角研究,該主題包括“兒童”“教育”“幼兒”“銜接”4 個高頻關鍵詞。

      3.5 高頻關鍵詞的多維尺度分析

      多維尺度分析是一種探索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間的實際空間位置,可判斷出數(shù)據(jù)間的相似性或相異性[8]174-175。多維尺度分析圖譜如圖5 所示,它比較明確地將國內幼小銜接研究劃分為5 個領域,圖譜中關鍵詞點的聚集情況也與聚類分析樹狀圖中研究主題的分類大體一致。根據(jù)其象限分布不同意義不同[7]87,詳見圖5。

      圖5 多維尺度分析圖譜

      幼小銜接策略研究(領域1)的關鍵詞分布在第一、四象限,離中心點最近,說明幼小銜接研究多圍繞幼小銜接策略研究展開。幼小銜接教育在國內從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今天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社會各界都迫切想找到一條兩全其美的幼小銜接路徑,期望幼兒都能順利渡過此階段。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教育研究者尤其是一線教育工作者對幼小銜接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大致都集中在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中。如在幼兒園中使用教育戲劇等方式開設入學準備教育系列課程[13];在小學教育中加入游戲體驗、放緩坡度教學等方式來使得幼兒能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14]。

      國外幼小銜接研究(領域2)的關鍵詞分布在第一、四象限,但大部分位于第四象限,說明該領域研究處于幼小銜接研究的次要地位。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雙方都嘗試進行教育實驗改革,學界也針對其研究提出問題并給出可行性的建議。隨著國內幼小銜接的矛盾日益突出,開始有學者將視角轉向國外,試圖通過比較教育的視角看國外與國內的幼小銜接研究,當然也有借鑒國外相關研究對國內幼小銜接的啟示類相關研究,從文獻數(shù)量上看,我國學者較為關注日本的幼小銜接相關研究,如日本近年來幼小銜接教育改革措施及對我國幼小銜接教育的實踐啟示等[16,17],期望由外向內尋求我國幼小銜接教育的困境出路,在對比研究的過程中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發(fā)展好我國的學前教育。

      幼小銜接課程研究(領域3)的關鍵詞分布在第一、二象限,該領域分布廣,但多數(shù)集中在第二象限,說明該領域為幼小銜接研究的熱點且上升空間較大。結合文獻分析,我國幼小銜接教育主要是為幼兒能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的入學準備教育,幼兒園作為主要承接方,在教育方法上陷入了小學化誤區(qū),如灌輸式、死記硬背式只注重知識技能訓練的教育方法,違背了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近年來,伴隨著學期教育相關法律的健全,在全面禁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背景下,幼兒園和小學雙方都嘗試從課程上創(chuàng)新,采用游戲化教學方法,如“安吉游戲”“利津游戲”,通過系統(tǒng)的“去小學化”真正實現(xiàn)課程實施方式的游戲化[18]。家長是幼小銜接教育中的關鍵一環(huán),幼兒園和小學應努力聯(lián)合家長資源,轉變家長的理念,用整個的思維模式看待幼小銜接教育,使家長成為幼小銜接教育課程改革的助推器。

      幼小銜接的兒童視角研究(領域4)的關鍵詞分布在第二、三象限,且各關鍵詞間距較近,說明該領域受部分學者關注但易受其他研究干擾。我國幼小銜接相關研究的關注點經歷由幼兒園轉向小學,近年越來越多的學者將視角由教師轉向兒童。隨著社會競爭的愈演愈烈,作為幼小銜接教育的主體——兒童,他們的內心真實想法或者內心訴求很容易被成人所忽視,應轉換視角,以兒童為中心,從“讓兒童準備”轉為“為兒童準備”[19]是大勢所趨。在新時代的中國,樹立“兒童發(fā)展中心”的觀念[20],重新解放兒童,而不是再次“綁架”兒童,使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教育價值取向由學習取向真正轉向成長取向[21],適時關注幼兒心理健康如自信心、心理壓力等[22,23],使幼兒在快樂成長中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幼兒入學準備研究(領域5)位于第三象限,說明該領域研究動態(tài)性強,且受其他研究干擾大。家庭作為幼小銜接教育的中間樞紐,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中如社會經濟地位(SES)、家庭學習資源、父母教養(yǎng)方式、親子互動質量等因素都對幼兒的入學準備水平存在顯著影響[24]。因此,幼兒園和小學雙方都應轉變家長原有刻板認知,去營造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形成科學的育兒觀念,對幼兒進行除智育以外的如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情緒、社會性等多方面入學準備的培養(yǎng)。只有在幼兒園、家長和小學三方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幼兒入學準備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5]。

      4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上述針對高頻關鍵詞的社會網絡、聚類和多維尺度分析,相對直觀地反映了近40 年來我國幼小銜接研究的熱點、主題及發(fā)展趨勢。我國幼小銜接研究主要圍繞五方面進行,即幼小銜接策略類研究、國外幼小銜接相關研究、幼小銜接課程類研究、幼小銜接的兒童視角研究和幼兒入學準備研究,存在以下問題。其一,整體研究而言,基于兒童視角研究較少,幼小銜接課程研究極為活躍,但創(chuàng)新性不足,在今后具有很大可探索研究空間;其二,研究內容而言,基于問題解決幼小銜接策略研究的內容較為全面,不僅有國外幼小銜接的啟示類研究,還有國內的涵蓋了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小學教育等領域的策略類研究,基于不同領域且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進行影響因素的分析,并嘗試提出因地制宜的解決策略。綜合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園教育仍為我國幼小銜接教育的主力軍,各地區(qū)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有的走入認識誤區(qū),存在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將自身焦慮轉移至幼兒園教育或者園外幼小銜接相關培訓機構,迫切希望自己家的幼兒能平穩(wěn)順利地進入小學。在小學教育方面,針對銜接課程,坡度陡,時間短,部分幼兒出現(xiàn)跟不上、學習不適應等情況。部分文獻研究僅停留于所研究問題的表層,不夠深入,如僅指出了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給出了較為籠統(tǒng)的解決辦法,缺少行之有效的具體操作方法;其三,從學科視野而言,幼小銜接研究的視野較窄,僅從教育學的角度分析幼小銜接,未能將教育學與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進行有效結合,對幼小銜接問題拓寬視野研究。

      4.2 展望

      回顧我國幼小銜接研究近40 年的歷程,是所有幼小銜接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使得幼小銜接教育實踐與理論研究成果從無到今天的豐碩,同時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為我國幼小銜接教育提供保障。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不足,首先,相關部門需要成立幼小銜接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的監(jiān)督機制,同時為幼小銜接教育提供便利的教育支持;其次,要因地制宜,根據(jù)地區(qū)分布及所屬幼兒園和小學的幼小銜接教育實際情況,提出具體可操作性的解決策略。同時作為幼小銜接教育輸出方的幼兒園,應努力從課程上改革創(chuàng)新,結合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地優(yōu)化大班的銜接課程。幼兒教育工作者也應認識到幼小銜接教育的誤區(qū),不僅要從理念上認識到小學化的危害,還應在教法上付出行動。最為重要的家長方面要克服自身焦慮,充分認識幼小銜接教育的科學性和自然性,改善家庭幼小銜接教育的環(huán)境氛圍。而作為幼小銜接教育的接收方的小學,教師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延長銜接課程時間,減緩銜接課程的坡度,全方位幫助幼兒平穩(wěn)渡過小學適應期;再次,要善于站在宏觀的視角看待幼小銜接問題,基于教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多學科站位,多從兒童視角來分析幼小銜接教育,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多學科的解決方案。

      猜你喜歡
      幼小期刊文獻
      期刊更名啟事
      期刊簡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讀·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期刊問答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銜接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22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東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幼小銜接真正該做什么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8
      從養(yǎng)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穩(wěn)銜接
      啟蒙(3-7歲)(2018年8期)2018-08-13 09:31:1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广汉市| 桃园市| 北宁市| 长岭县| 四会市| 太保市| 平泉县| 织金县| 华宁县| 桃园县| 肇东市| 吐鲁番市| 吉安县| 海阳市| 大余县| 格尔木市| 沿河| 马关县| 阿坝| 灵川县| 从江县| 图片| 扎囊县| 岳阳市| 松桃| 巫山县| 秀山| 宽城| 台北市| 龙里县| 浦东新区| 翁牛特旗| 红桥区| 新营市| 湘乡市| 扎囊县| 长丰县| 鸡东县| 墨脱县| 兴仁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