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描述:張伯英行書《蒼官青士左右樹 神君仙人高下花》七言聯(lián)軸,紙本,尺寸129.5×30.5×2,每幅約3.6平尺,1938年作。
作者簡介:張伯英(1871—1949),江蘇銅山人,祖籍浙江紹興。譜名啟讓,字勺圃、少圃、少溥,別署云龍山民、榆莊老農(nóng),晚號東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遠山樓,小來禽館。近代書法大家、金石鑒賞家、詩人、學者。書畫大師齊白石和啟功的老師。出身望族,幼承庭訓,弱冠詩文、書法已嶄露頭角。后師徐南葵、桂中行、馮煦等,受益匪淺。光緒二十八年(1902)舉人。1914年起,任北京政府陸軍部秘書,將軍府秘書,國務(wù)院秘書廳幫辦。1924年,任臨時執(zhí)政府秘書長。1926年退隱,鬻字治印謀生,并潛心研究書畫金石。富收藏,精鑒賞,善詩詞,長古文,工書法,尤精于碑帖評鑒。書法精行楷,亦擅篆隸。早年從顏體入手,復學魏碑,北碑為宗,參以蘇、黃。開創(chuàng)了“彭城書派”,名重其時,且以精于品鑒金石書畫聞名于京津。自謂:“平生無他技,惟承家訓,辨書帖真?zhèn)螣o所失?!敝小斗ㄌ嵋菲呔?編著《黑龍江通志》共六十二卷、《續(xù)徐州詩征》等。與康有為、梁啟超、羅振玉、鄭孝胥、于右任、張學良、林琴南、容庚等交往甚密。
上款人簡介:張鴻誥(1897—1981),吉林長春人。字綸扉、輪扉,齋號知不足齋。是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時同學和摯友。他們1913年8月入學,在校兩年多同窗,兩床相對,共用一張書桌,又都是“敬業(yè)樂群會”的同志,并一同留學日本,關(guān)系非常密切?;貒?,其先后在哈爾濱、長春電業(yè)局任職。建國后,在北京任電力工業(yè)部電力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其和徐宗浩、齊白石、啟功等文藝界人士來往密切。珍藏了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眾多名家書畫信札。周恩來最著名的詩句:“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奔词菚洝熬]扉”,原跡于1977年張鴻誥捐贈國家博物館永久珍藏。
款識:綸扉先生正。戊寅(1938年)伏日,張伯英。
鈐?。簭埐⒂。ㄖ欤?、勺圃(白)。
(文/行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