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佳欣
對于我這樣一個土生土長于黃河流域小麥種植區(qū)的“北方土著”,饅頭的地位既是主食之首,也可稱得上面食榜第一。雖然相較餃子的好吃馳名、包子的招牌在外、面條的花樣百出乃至燒餅都有一段水滸演義傍身,饅頭樸實到似乎稍遜了風(fēng)采,但是憑借自己百搭的質(zhì)地、誘人的色澤、馥郁的氣味,醇厚的口感,饅頭每每還是北方人民榜單排行中雷打不動的榜首第一。
渾白周正,香甜細膩,綿軟又筋道,入嘴發(fā)酵芬芳,下肚滿足充盈,與任一菜肴融合都入味又提味,單吃既有主食的純凈又有甜點的回甘,細嚼之下口感還能層層升級,咽下之后仍覺意猶未盡還需再來一個,這就是為什么減肥人群忌食饅頭,饅頭口感上癮熱量偏高,卻也是它無可取代的原因。
饅頭有圓有方,有柱狀有簽形,河北黃驊港盛產(chǎn)形態(tài)不一的面花饅頭,滄州每到端午會自制精致小巧的刺猬饅頭,現(xiàn)如今饅頭的樣式更是千姿百態(tài)、顏色不一,不僅有各種幾何形狀,也不僅被做成栩栩如生的動物、惟妙惟肖的植物,甚至有人手捧顏色艷麗的饅頭花表白愛人,饅頭的形態(tài)可塑讓它的外觀打造與時俱進。蔬菜饅頭、水果饅頭、甜餡饅頭,饅頭的腹內(nèi)兼容又讓它的推陳出新花樣倍出。雖然饅頭日益革故鼎新、顏色萬千,但我還是最鐘愛其中傳統(tǒng)老舊的一種,俗稱“糖三角”,饅頭呈三角狀,內(nèi)置紅糖,剛出鍋芳香四溢,咬一口熱淌滿口,是一種獨屬童年的甜美味道。
相比于饅頭就菜的常規(guī)吃法,饅頭沾菜湯、饅頭泡鮮湯、饅頭蘸醬、炸饅頭干、饅頭干裹煉奶、東北一鍋出的貼饅頭等又是別具一格的增色美味,口感獨佳、搭配獨到,換了一種配合會立刻失去原有風(fēng)味的高度,而失去了配合會立馬感覺味道驟減,仿佛絕色美女變成了庸脂俗粉。
饅頭作為源遠流長的主食始祖,內(nèi)蘊著由來已久的文化意義,逢年過節(jié)、婚娶做壽,人們會在白面饅頭上點個紅點,或扣個紅“囍”“壽”印,紅色代表著蒸蒸日上,印記代表著慶祝內(nèi)容,饅頭承載著人們的圓滿期待,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景。
網(wǎng)上有人問饅頭會不會消失?我想答案不言而喻。饅頭恒久遠,顆顆永流傳。
戧面饅頭
中筋面粉500g、酵母5g、白糖5g、鹽1g、水200ml、干面粉適量、食用堿2g
馬桂愛
炒饅頭
饅頭1 個、土豆1 個、胡蘿卜1 個、洋蔥半個、毛豆1 把把、、雞蛋2 個、鹽5g、生抽1 勺、白胡椒粉5g、蔥蒜末
做法:
香煎饅頭片
饅頭1 個、雞蛋2 個、鹽5g、胡椒粉3g、芝麻適量
芝士烤饅頭
饅頭1 個、火腿腸1 根、馬蘇里拉芝士1 把、黃油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