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麗 曉羽
我叫吉麗,三胎媽媽。5年前,我和先生賣了北京城里的房子,花140多萬在北京六環(huán)外的村里建了一棟理想中的家,在這里養(yǎng)育著我們的三個孩子、一條狗、一只貓,經(jīng)營著自己創(chuàng)辦的生活品牌。
當(dāng)年,我是家里超生的孩子,因為生我,父母雙雙失去了工作。但是我在成長過程中體會到了和姐姐一起成長的親密關(guān)系?,F(xiàn)在我的每個孩子過生日,我都不會準備生日禮物,他們唯一能收到的生日禮物是來自每個家人的親親和抱抱。
每天早上7:30姥姥準時把早餐擺上餐桌。三個孩子換好前一天晚上我精心為他們挑選好的衣服,排隊洗漱。別問怎么做到這么管理有序的,都是長期斗智斗勇的結(jié)果。
吃完早餐,先生送哥哥去學(xué)校,順便遛狗。我騎自行車馱著妹妹,姐姐騎自己的小自行車跟在后面,一起去幼兒園。
但是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讓大人崩潰的時刻。
老大剛10歲,正處在小叛逆期,經(jīng)常故意挑戰(zhàn)大人的極限。但是,他能在接收到“媽媽馬上要崩潰”的信息后,有所收斂。村里的家長不“雞娃”,寧愿讓孩子們把時間浪費在射箭和練習(xí)毛筆字上。
老二7歲,準備上小學(xué),經(jīng)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跟她說什么,她都無動于衷,這也很崩潰。小女孩喜歡唱歌跳舞,放學(xué)后她會去小閨蜜家串門,小閨蜜的媽媽正好是聲樂老師,全程免費指導(dǎo)。
更讓人崩潰的是4歲的老三,正是什么道理也沒法講的年紀,當(dāng)她用盡全力哭的時候,你只能陪在身邊等她心情平復(fù)。但是,老三又是家里求生欲最強的,她能知道家里每個人的需求是什么,并很好地配合大人,吃飯洗漱都特別干脆。
剛決定來村里養(yǎng)娃的時候,還沒有老三。我們和房東簽了15年的租期,正好老大、老二可以在這里完整地度過從幼兒園到高中時期。
在房屋的空間設(shè)計上,希望能讓孩子在任何空間都可以看到大人,大人也可以隨時觀察到孩子的一舉一動。
為了拴住寶藏姥姥繼續(xù)幫忙帶娃,我們讓設(shè)計師把樓頂設(shè)計成空中菜園。這也讓本來認為把老大帶到上幼兒園的年紀,她就可以回山東老家的姥姥,待到了把老三都送進了幼兒園。
為了減輕姥姥的工作量,我們在村里請了一個鐘點工阿姨,每天上午來幫忙收拾家,姥姥也可以安心地打理她的菜園。
雖然村里的房租比城里低,全年吃的蔬菜都是姥姥自己種的,但三胎家庭的開銷還是不低,孩子在村里不上補習(xí)班,我不用化妝品,不買名牌包,我先生喜歡淘些木頭,但現(xiàn)在基本靠撿,除去每年三個孩子16萬多元的學(xué)費,一年的生活費大概在20萬元左右。
三個孩子年齡離得近,很多東西都可以接上繼續(xù)使用,妹妹們還在用哥哥當(dāng)年用過的澡盆。
多年后,等他們長大了,他們一定會想起某個黃昏日落前,和兄弟姐妹在爸爸媽媽的院子里,躺在草地上聽著音樂、吃著燒烤的家庭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