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真理報》網(wǎng)7月26日文章,原題:為什么立陶宛對中國發(fā)起不可能取勝的挑釁?立陶宛近日宣布決定設立臺灣“代表處”。目前只有15個國家與臺灣建立“外交”關(guān)系。對中國來說,立陶宛此舉越過“紅線”。實際上。近一年來,立陶宛一直在上躥下跳地挑釁中國。在維爾紐斯(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編者注),“港獨”和“藏獨”支持者舉行集會。今年5月份,立陶宛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跨區(qū)域合作機制“17+1”。立陶宛議會還舉行了關(guān)于新疆問題的聽證會。立陶宛總統(tǒng)稱“近年來,中國不再是合作伙伴,而是競爭者和系統(tǒng)性對手”。此次最令人關(guān)注的是,美國駐維爾紐斯大使館祝賀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目前,中方對立陶宛的反華行為做出的反應依然是克制的,北京只是警告維爾紐斯莫要發(fā)出“錯誤信號”。
實際上,立陶宛在歐盟與中國的經(jīng)濟合作中所占的份額是微不足道的。根據(jù)中國商務部的數(shù)據(jù),2019年中國與立陶宛的貿(mào)易額為13.5億美元。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專家尼古拉·梅熱維奇說,中國與立陶宛的力量對比可用這樣一個事實來衡量:加上歐盟的補貼,立陶宛整個經(jīng)濟量大約只有上海市的1/4,如果不考慮歐盟的補貼,就只是上海的1/6。立陶宛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價值小得可憐的國家。當然,它也有一些發(fā)言權(quán),因為畢竟有自己的國旗、國徽和“看起來很可笑”的總統(tǒng)。
立陶宛出現(xiàn)反華立場是有一定原因的。它曾指望來自中國的大筆投資,但這些投資并沒有流向立陶宛,而是被投到了白俄羅斯,結(jié)果立陶宛竹籃打水一場空。在這一背景下,該國的政客們開始實施歇斯底里的反華政策。梅熱維奇認為,中國如此強大,根本不需要立即做出反擊回應。當然,中立貿(mào)易會受到影響。短期內(nèi)中方可能暫時不會采取行動,但將會制定針對立陶宛的長期回擊措施。
那立陶宛到底是(美國反華的)實驗白鼠還是在自殺?我們正看到很滑稽的一幕:一個蕞爾小國試圖向一個強國闡明,應如何在世界舞臺上自我表現(xiàn)。目前,立陶宛實施的對抗俄羅斯、中國、白俄羅斯的外交政策,與其經(jīng)濟、人口、軍事能力很不相符。這種行為看起來十分愚蠢,對這個國家來說沒有任何好處。當然,這未必是立陶宛人喜歡的。
有時立陶宛給人的感覺是,它似乎被(華盛頓)當成實驗白鼠,為美國打擊全球競爭對手服務。目前問題在于,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究竟是誰的主意,是美國的還是立陶宛自己的?▲
(作者柳博芙·斯捷普紹娃,柳玉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