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藝洛
從我記事的時候開始,我就聽爺爺說,我的故鄉(xiāng)在廣西,那里是太公的家鄉(xiāng)。
太公在廣西的一個小山村里出生,因為貧窮和饑餓,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太公一個人生活。十幾歲的太公沒有飯吃,經(jīng)常餓肚子,長輩們也沒有能力幫助他。那時的太公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走,一定能走出去。他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往前走,累了睡在路邊,醒了繼續(xù)趕路。后來太公遇到了部隊,成為一名軍人,跟著八路軍一起打仗,聽說走了很多的地方,吃了很多的苦。
革命勝利后,太公在廣州留了下來,娶了太奶奶。他們生了七個孩子,孩子又生了很多的孩子,等到我出生的時候,太公已經(jīng)擁有了一個四五十人的大家庭。
太公活到104歲的時候才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都覺得太公是個有福氣的人。很小的時候,我就認為太公是了不起的人,他經(jīng)歷了那么多困難與戰(zhàn)爭。爸爸媽媽告訴我,因為太公不怕吃苦,因為太公勤勞,因為太公心里有一個永不放棄希望的信念。
太公在世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是住在養(yǎng)老院的,爺爺幾乎每天都會帶我到養(yǎng)老院去看太公,和他聊天。老了的太公常常念叨說,他這一輩子吃了很多苦,但很幸福。他最要感謝的是黨,是國家,不然這個世界上早就沒有他了,也不會有機會成立自己的小家,更不會有那么多后代。聽說在有記載的家族族譜里,我都是秦氏第23代子孫了。
聽大人們說太公自己寫了一本傳記,希望后代們有機會能讀讀,他常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太公希望我長大后成為棟梁。
我想起2020年春節(jié),我們的生活被新冠肺炎侵襲,許許多多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立下“請戰(zhàn)書”挺身而出,為疫區(qū)的人們帶去希望,用自己的身體和行動守護人們的健康。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太公,戰(zhàn)爭年代戰(zhàn)士們的挺身而出和浴血奮戰(zhàn),換來了我們現(xiàn)在的和平與幸福。和平年代的“戰(zhàn)士”們也在保家衛(wèi)國,也在做貢獻。
我的爸爸媽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雖然天天宅在家里,但是只要聽說哪里缺醫(yī)療物資了,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聯(lián)系,和他們的同學(xué)、同事們一起,為多一個口罩,多一件防護服,多一副護目鏡付出一份微小的力量。因為微小的力量多了,也會變成強大的力量。
雖然我還小,很多事只是爸爸媽媽和長輩們講給我聽,但是我記得太公,記得太公的故事。如果太公在天堂有千里眼一定能看到疫情期間,我為疫區(qū)小朋友們拍攝的加油武術(shù)視頻《精忠報國》;如果太公能有千里耳,一定能穿越宇宙云層,聽到我喊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興我中華,精忠報國”,我想他一定感到特別的幸福。
從太公到爺爺奶奶,到爸爸媽媽,再到我,我能感受到有一種精神和一份力量,像一粒種子一樣,在我們的心里慢慢生根發(fā)芽,慢慢長大。我相信,終有一天它會長成一棵挺拔的大樹。和其他的樹一起,肩并肩,手牽手,根連根,展翅飛翔。
(指導(dǎo)老師:梁煥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