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錫鳳
警用盾牌是一種輕型防護裝置,其長度一般是覆蓋一個中等身材的人的頭頂?shù)较ドw位置,當然也有小型的單手模型。警盾通常用于預防及制止暴亂,保護警察免受近戰(zhàn)攻擊,抵御非致命性武器襲擊,如鈍器、刀刺、石塊、木棍等;同時也可用作短程近戰(zhàn)武器來擊退對方。警用盾牌一般不提供防彈保護,特殊情況才使用防彈盾牌。
世界各國的警察都使用警盾,經(jīng)常和警棍一起配套,能夠有效地保護警察,阻止對方?jīng)_破警戒線,又可以平暴止亂。但是,盾牌的使用也會招致對方更多襲擊。
一、盾牌簡史
中國很早就有盾牌的記錄,最早出現(xiàn)在黃帝時代,《山海經(jīng)》記載了英雄人物“刑天”的神話,他一手操干(盾),一手持斧,揮舞不停。
“刑天”是上古巨人,身強力壯,體形巨大,系炎帝手下大將,與黃帝比武時被斬去頭顱;失去首級后,他以雙乳為眼,肚臍為口,再戰(zhàn)黃帝。
在西方神話中,“阿喀琉斯之盾”(The Shield of Achilles)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阿喀琉斯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英雄,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英雄珀琉斯所生,半人半神。他出生后被母親握住腳踵倒浸在冥河水中,除了未沾到冥河水的腳踵外,其他部位都刀槍不入。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他殺死了特洛伊主將赫克托爾,使希臘軍轉(zhuǎn)敗為勝,后被太陽神阿波羅的暗箭射中腳踵而死。
阿喀琉斯擁有一個由眾多神靈精工創(chuàng)造的盾牌,威力無邊,上面刻著浮雕,不僅畫面精美而且寓意深厚。它展示了每個普通人向往和追求幸福的生活與家庭、浪漫的愛情、滿滿的豐收、美麗的自然景觀等愿望。
古埃及也廣泛使用盾牌。建于公元前15世紀、坐落在埃及盧克索省的死神廟里有很多壁畫,其中就有描述去龐特探險的士兵,手持盾牌(形似木頭盾牌)。
盾牌出現(xiàn)的時間很早,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藝術(shù)品中有拿著盾牌的步兵,太平洋島上的土著人也有盾牌,印第安人也曾經(jīng)手持盾牌作戰(zhàn),這說明世界各地的人在實際操作中都發(fā)現(xiàn)了盾牌的意義,盾牌的發(fā)展歷史存在著多地起源的特點。
盾牌正式進入警務執(zhí)法始于英國,和一起暴亂有關(guān)。
1976年,英國種族之間的關(guān)系非常緊張,部分原因是因為警方的“截停盤查”政策,黑人被截停的概率遠遠高于白人。8月30日是諾丁山狂歡節(jié)的最后一天,3000名警察上街執(zhí)勤,其間警方試圖抓捕一名扒手,一些參加狂歡節(jié)的黑人和白人乘機起哄,幾分鐘內(nèi),這起事件升級為暴亂。有目擊者說,白人極端主義者助長了暴亂。
警察遭到石塊、瓶子和其他工具的襲擊,窗戶被砸碎,商店被縱火。在持續(xù)數(shù)小時的騷亂中,100多名警察和60多名市民受傷。
警方逮捕了66名鬧事者,其中17名黑人青年被起訴,審判過程花費了創(chuàng)紀錄的25萬英鎊,最終只有兩人被定罪。
這起暴亂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英格蘭和威爾士警察協(xié)會開始游說,請求政府準許警方引入防暴盾牌。其實防暴盾牌的使用在北愛爾蘭和歐洲大陸已經(jīng)很普遍了,英國軍隊在20世紀50年代的塞浦路斯緊急狀態(tài)期間就使用了防暴盾牌,1969年在北愛爾蘭也使用了盾牌,法國警察在1968年5月的騷亂中使用了防暴盾牌。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愛爾蘭共和國的騷亂中,由于沒有防暴盾牌,警察不得不使用刺刀來控制人群。在利福德鎮(zhèn)平暴過程中,有九名警察受傷,就是因為缺乏防暴盾牌。
1972年,都柏林警方配備200塊防暴盾牌,用于警務執(zhí)法,從而大大減輕了警察傷亡。
1976年的諾丁山狂歡節(jié)暴亂之后,英國政府正式批準警方在平暴止亂中使用盾牌,并在警察隊伍中大量配備,這是世界警察歷史上首次出現(xiàn)正式意義上的警用盾牌,從此被各國警方所仿效,紛紛裝備警察隊伍。
盾牌不光是軍警使用,一些游行示威的人群為了保護自己,也會使用由木材、刨花板或廢金屬制成的簡易盾牌。(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馮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