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讀到《紅樓夢》第六十五回,看到尤三姐說自己心儀已久的對象是柳湘蓮時,我情不自禁地露出“姨母笑”。
這個結(jié)果有點令人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那尤三姐是何等人物?面對賈珍賈璉兄弟倆的輕薄,她立刻拉下臉,指著對方笑罵。這等果敢剛烈的女子,自然不甘被人擺布。
其實,我此前對尤氏姐妹的印象不算好。賈珍賈蓉父子倆與其任意調(diào)笑嬉戲,讓人只覺她們輕浮隨便。但越往后看,越覺尤三姐可愛可敬。尤三姐看出賈珍賈璉兄弟的圖謀之后,索性“由著性兒拿他兄弟二人嘲笑取樂”。如此恣意豪放,反而令那些不懷好意之人望而卻步。
放眼整個《紅樓夢》,能配得上尤三姐的恐怕只有柳湘蓮了。他是戲子,卻英勇豪爽,重情重義。他常年萍蹤浪跡,但不忘去秦鐘墳前祭拜;面對“呆霸王”薛蟠的調(diào)戲,他不畏權(quán)勢;薛蟠遭遇劫匪之時,他又不計前嫌,拔刀相助。如此看來,柳湘蓮的性格與尤三姐有幾分相似。精神相通,外表相配,兩人如若終成眷屬,也算一對神仙眷侶。
可惜,柳湘蓮犯了猜忌。他的猜忌有道理嗎?有。畢竟關(guān)于尤氏姐妹的傳聞并不是空穴來風。那么,柳湘蓮該相信傳聞嗎?不該吧,至少不該未求證就下結(jié)論。
柳湘蓮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尤三姐,也用世俗的態(tài)度去對待尤三姐。在關(guān)鍵時刻,他聽信流言,也畏懼流言,在見到尤三姐之前,就直接將她一棍子打死。殊不知尤三姐的心意“這人一年不來,他等一年;十年不來,等十年;若這人死了再不來了,他情愿剃了頭發(fā)當姑子去。”可謂情比金堅。最后,尤三姐拔劍自刎,柳湘蓮唯有痛哭不已,后悔莫及。
柳湘蓮決定索回給尤三姐的定禮之前,如果遇到我二大爺,結(jié)局可能完全不同。二大爺出生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適婚年齡娶了一名大家覺得來路不明的離異女子,在當時,這樣的行為簡直可以用“離經(jīng)叛道”來形容。那時的人們往往對離異女子抱有偏見,認為其個人品質(zhì)多少有點問題。二大爺帶著菊香奶奶回村后,一時間謠言四起,大多是對菊香奶奶不乏惡意的猜測。“那女人肯定不是省油的燈”“敢把這樣的女人領(lǐng)回家,這小子心夠大的”……
二大爺原本對這些非議置之不理,完全沒有放在心上,直到他發(fā)現(xiàn),菊香奶奶偶然聽到人們的議論后躲在被窩里哭泣。于是,二大爺找來眾人,一字一頓地說:“在我眼里,菊香是個好女人。我不管她以前做過什么,現(xiàn)在她跟了我,就是我的人,你們誰都不許再說她壞話?!?/p>
我雖沒有目睹此情此景,但在聽人講述時,覺得二大爺真是帥氣極了。后來,二大爺和菊香奶奶互敬互愛、相濡以沫,攜手走過了幾十年的幸福人生。
如果我二大爺是柳湘蓮的朋友,他會拍著柳湘蓮的肩膀說:“二郎啊,聽兄弟一句勸,日子是自己過的,不要聽別人瞎說。人好人壞,自己去看。過去不代表什么,日子是要向前看的。尤三姐是個好姑娘,你可別錯過嘍!”
說完,二大爺端起一杯酒,仰脖喝下,然后挽起菊香奶奶的胳膊,兩人說笑著回家。柳湘蓮呆呆地望著余暉下兩個被拉長的親昵身影,方才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