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三刀
拍攝地點在上海郊區(qū)的一處農(nóng)場,靜靜佇立的花椒樹、一簇簇白色小花、翠綠的草坪……張彬彬正牽著一條伸著舌頭“微笑”的拉布拉多,自己也瞇起了眼睛,仿佛“秦放”真的從《司藤》的故事里走了出來。
很不巧,拍攝剛開始,天氣就由晴轉(zhuǎn)陰下起小雨,后半段的拍攝更是在細密的雨中完成。張彬彬覺得,這也算另有一番風(fēng)情:“大自然始終是千變?nèi)f化的,不可能永遠陽光明媚,它的迷人也正是因為這種氣象萬千。”
《司藤》播出之后熱度不持續(xù)上升,張彬彬的工作變得密集,連軸轉(zhuǎn)的宣傳活動十分辛苦,坐下采訪時,他的嗓音已經(jīng)沙啞。但當(dāng)回憶起劇組全員邊吃飯喝酒、邊看大結(jié)局的情景,他的激動還是溢于言表:“唯一的感受就是,這么快就播完了,不舍得角色、不舍得大家。”
回憶《司藤》的拍攝經(jīng)歷,結(jié)局的一場戲讓張彬彬印象尤為深刻:司藤消失后,秦放苦苦尋覓了她5年,失而復(fù)得,秦放坐在陽臺上,陷入回憶。這場戲,劇本沒有寫任何提示,但是張彬彬和導(dǎo)演都認為,秦放的情緒應(yīng)該有一個落點:“我坐在那里,回想跟司藤相處的點點滴滴,眼淚自然而然地流了下來,情感也宣泄了出來。演完這場戲之后,整個人非常暢快?!?/p>
收官之際,張彬彬這樣評價秦放:“他是一個有大愛的人?!本W(wǎng)友給了秦放很多標(biāo)簽:人形ATM機、小奶狗……但在他看來,秦放本身不是那樣性格的人,只是因為太愛司藤,才愿意去包容。“司藤的一切秦放都愿意接受,不管她多傲嬌、多高冷,但在秦放眼里,她始終只是一個小女孩?!焙笃趦蓚€人都在為對方改變和犧牲,是這個故事最打動張彬彬的地方。“他們之間的愛太完美了。我以前不是那么堅定地相信愛情,看到他們的生離死別,他們對于愛情的理解,其實也升華了我本人的愛情觀?!?/p>
張彬彬說,如果要為司藤和秦放寫一篇番外,應(yīng)該是雜志拍攝那天的樣子:“沒有轟轟烈烈,但是吃喝不愁,生活在田園牧歌般的環(huán)境里,可能會有很多孩子、很多狗,這樣簡單、幸福的生活?!?/p>
其實,張彬彬遇到秦放這個角色之初,他心里并不十分確定,甚至有些抵觸,直到讀完原著和劇本,才被新奇的題材和人物關(guān)系牢牢吸引。這樣的人生階段遇到“秦放”,對張彬彬而言是珍貴的,亦增強了他做演員的信念感:“秦放的反差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我,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長。而且觀眾充滿愛的互動也帶給我很大的鼓勵,這種體驗真的太美好了?!?h3>表演是一件可持續(xù)的事
從《司藤》的花絮中不難看出,這部劇在冬天拍攝,又有很多戲份在香格里拉完成,仙境般風(fēng)光的背后,是寒冷加上高原反應(yīng)帶來的辛苦?;貞浧疬@些,張彬彬用得最多的描述是“革命兄弟上過戰(zhàn)場的交情”。劇組取景地常常在山區(qū),有時海拔甚至達到4500-5000米,“站著就喘,跑步、動作戲、抱著司藤演戲就更難了”。一開始張彬彬還倔強地不肯吃藥,直到有一次半夜高反嚴重,被送緊急到醫(yī)院,從那之后,但凡有重場戲,他就老老實實地吸氧,睡覺時鼻子里也會塞兩根氧氣管?!皩W(xué)會認慫,敬畏自然。”他說,“燈光、攝影老師每天扛著器械上下山,其實比演員更辛苦,這部作品是靠我們的意志力完成的。”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張彬彬?qū)υ颇稀笆劳馓以础卑愕纳铑H有感觸?!败囬_往劇組的路上,經(jīng)常遇到牛羊結(jié)群‘橫穿公路,我們會遠遠地把車輛停下等待,有時候還上前和它們‘商量,它們似乎也很有靈性,溝通過后就乖乖離開。你會覺得人和自然之間的連接是很緊密的?!?/p>
不拍戲的時候,張彬彬喜歡用旅行為自己充電蓄能
旅行途中,看看窗邊的風(fēng)景,也看看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過去,粉絲對他的評價是“佛系”,他也承認,之前自己確實心態(tài)比較“佛”,有一年半的“空窗期”沒有作品上映,因為《司藤》的出現(xiàn),觀眾才想起“演員張彬彬”,繼而回看他的舊作。
“當(dāng)你遇到一個受認可的角色,也讓自己重新找到作為演員的快樂。”在他看來,表演就是一件可持續(xù)的事情。“作為演員,如果有一部作品被大家喜歡,觀眾就會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端咎佟愤@部戲受到了觀眾認可,我挑選下一部戲一定會更謹慎、考慮更多,這種良性的影響是生生不息的?!?/p>
入行8年,張彬彬懂得演員也有“被動”之處,“有些時候,不是你盡力了,片子就會好,觀眾就會‘看到,而是要天時、地利、人和。但我作為演員,首要的肯定是先做好自己,持續(xù)磨煉自己的演技,讓大家看到每一部戲的我都有所成長”。現(xiàn)在,張彬彬的心態(tài)可能“沒有那么佛”了,他正在不斷走出舒適區(qū),讓自己的演技得到提升和沉淀,“要對自己有要求,給自己更大壓力,才是對觀眾負責(zé)”。
ELLE:《司藤》的很多取景地在香格里拉,在這樣原生態(tài)的自然環(huán)境下工作,你有怎樣的感觸?
張彬彬:這部戲中一個取景地在香格里拉的普達措森林公園,公園里有很多未經(jīng)開發(fā)的原始風(fēng)景,湖泊濕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環(huán)境保護做得非常好?!端咎佟凡コ鲋?,有很多空鏡讓觀眾很驚喜,在彈幕里問:“這是不是云南的風(fēng)景宣傳片?”我們拍戲時會有一種敬畏,想讓這片風(fēng)景維持著它最原生的狀態(tài)。這也是
《司藤》這部劇在環(huán)保宣傳層面的價值。
ELLE:這些經(jīng)歷和感受是否影響了你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綠色環(huán)保的tips可以分享給我們?
張彬彬:肯定有影響,會從主觀上嘗試去改善自己的一些生活習(xí)慣。平時,只要距離不是太遠,我會選擇騎自行車或跑步出行,既能減少碳排放,也能鍛煉身體。還有很多可以輕松實現(xiàn)的綠色生活方式,比如不亂扔垃圾,注意垃圾分類。
ELLE:不工作的時候,喜歡做哪些事情放松?
張彬彬:最近養(yǎng)成的一個習(xí)慣是看書,好像也沒有具體原因,就是覺得“孩子大了,要多看點書了”。以前沉迷打游戲,最近玩得少了,可能這就是成長吧!
ELLE:在你看來,怎樣才是“可持續(xù)”的生活方式?
張彬彬:最直接的,可持續(xù)的生活是一種有機的生態(tài),讓人有呼吸感的狀態(tài):從我的工作層面來看,其實我覺得表演也是一件可持續(xù)的事情。好的作品、好的角色會激發(fā)我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而這種不斷的磨礪又能轉(zhuǎn)化為我在表演上的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