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青
摘 要:丘堤是我國第一代現(xiàn)代女油畫家,也是唯一獲“決瀾社獎”的畫家,是中國油畫藝術的奠基者之一。文章從丘堤的成長經歷展開,分析其新女性特點,結合丘堤的藝術思想和作品,分析她的藝術風格,探索20世紀初藝術中西融合的過程。
關鍵詞:丘堤;油畫;女性油畫家;中西融合
20世紀初,西學傳入中國,促成了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化巨變,中國第一代油畫家就是在這個時候成長起來的。
當時中國形成了一股留洋熱潮,藝術家們奔赴國外學習油畫。這批中國知識青年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號召下,由國家或家庭支持留學西方,時值法國藝術氛圍自由的時期,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亦加入藝術的朝圣之路,全面學習藝術,掌握了西方現(xiàn)實主義觀念和寫實主義方法,以求變革中國藝術。正是這批藝術家成為了中國油畫的奠基者、開拓者,中國繪畫藝術開始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多樣化轉型。這批藝術家開啟了我國20世紀現(xiàn)代繪畫“文化自信”的大門。
第一代留學藝術家面對巨大的文化沖擊,通過研修學習等途徑,迅速吸收西方繪畫技法,并融合自身文化,創(chuàng)造出具有新面貌的中國油畫。20世紀走出國門的藝術家,其中留學英、法的畫家有徐悲鴻、林風眠、潘玉良、方君璧等,留學日本的畫家有丘堤、劉海粟等。這些留學畫家所接受到的繪畫技法,究其風格傳承的演進線路,即是以歐洲為發(fā)源地的油畫。通過中國留學生傳播,在以上海為中心的中國西畫界發(fā)生的風格反響,仿佛是難以割舍的文化之鏈,賦予了中國油畫沉重的歷史胎記,從而奠定了其風格生長的脈絡和基因。在20世紀20年代,上海、廣州等地的洋畫運動較為頻繁,本文的主人公就是當時從上海至日本的一批藝術家之一——現(xiàn)代女油畫家丘堤女士。
一、才華橫溢的丘堤
丘堤(1906-1958)原名邱碧珍,字秀昆,福建霞浦人,是中國第一代最為激進活躍的現(xiàn)代女油畫家,她是中國油畫藝術的奠基人之一。
藝術家的發(fā)展與其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息息相關,丘堤所處的特定歷史環(huán)境,即其家庭因素、求學經歷、政治因素等,對她未來的藝術走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被埋進了歷史的墳墓,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變,動蕩不安。在思想文化領域,新與舊、東方與西方的矛盾日顯尖銳,聲勢浩大的新文化運動隨即爆發(fā)了。在這股全面否定舊思想、舊文化、舊藝術的社會思潮里,必然會導致社會的演進,丘堤的藝術人生也由此展開。
丘堤是幸運的,她出生于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自幼家境富裕。她的思想是先進的,在為數(shù)不多的女留學生中,早在1928年,丘堤就不顧世俗偏見,赴日留學。她擁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這對于她異國求學和新女性特點的形成都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她16歲進入福州女子師范學校,學校雖已開始 “改革教制,倡導平民教育,謀求個性之發(fā)展”,但是對于女學生的要求還是延續(xù)舊俗。丘堤入學后帶頭剪去長發(fā),并且常在假期的時候動員家庭主婦參與學習文化活動。福州女子師范學校開設多種課程,丘堤學業(yè)有成,在圖畫、手工、縫紉課上得心應手,這為她藝術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福州女子師范學校畢業(yè)后,丘堤到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西洋畫,之后1928年跟著哥哥到東京學習裝飾藝術,在這期間她深受后期印象主義的影響。
1931年,丘堤從日本歸國后,成為了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研究員。1932年她參加決瀾社,成為唯一獲“決瀾社獎”的畫家,是中國第一代女油畫家。同年,丘堤與龐薰琹結為夫妻,她總是能在龐薰琹的畫里找到共同追求的繪畫語言,之后便與丈夫孩子在上海、北平生活。1936年,龐薰琹應聘到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丘堤舉家遷往北平,之后又去了上海。與此同時,他們夫妻倆在作畫上相互影響,龐薰琹在靜物的題材上的風格和處理手法上跟丘堤十分相似。在1945年,丘堤各畫了兒女的肖像畫以此紀念??梢钥吹角鸬膛c龐薰琹的技法和風格是相互影響的,與之前龐薰琹為丘堤所作的肖像對比,他們都用相近色過渡表現(xiàn)體積,以弧線概括臉部五官及肢體輪廓,甚至用同樣的色彩基調。1949年秋天,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建立了正式黨政領導體制,改稱“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之后,龐薰琹任職繪畫系主任及教務長。1953年,龐薰琹接受安排,調往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丘堤隨之到北京,協(xié)助龐薰琹籌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58年3月丘堤因病去世。丘堤的藝術生涯雖然不算短暫,但也同樣受到戰(zhàn)亂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瑣事的影響,很多藝術作品并沒有被保留下來,也沒有復制品。丘堤一生非常勤奮,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但保存至今的作品只有大約20幅。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丘堤的原作,是在陰差陽錯中幸免于難的鳳毛麟角。1989年,丘堤的女兒龐濤在搬家時整理長久堆積的畫箱畫具,才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箱丘堤的畫。
回頭觀望丘堤的一生,她有幸走出國門,從事藝術研究,結識了志同道合的龐薰琹,并與他組成了家庭。但又讓人遺憾的是丘堤英年早逝,僅給后人留下了少許作品,這些作品彌足珍貴。
二、丘堤的繪畫藝術
丘堤酷愛描繪靜物風景油畫,她對物體和色彩有著特有的敏感和細膩,總是能以最普通的主題創(chuàng)作出卓越的藝術作品。她所描繪的靜物恬靜而富有朝氣,她的畫能夠表現(xiàn)出女性特有的沉靜抒情,富有詩意,同時具有非常強烈的現(xiàn)代感。在丘堤的作品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她對于生活的熱愛,而在這些作品背后卻是她對抗腐朽、對抗保守的一生。就算生活的局勢動蕩不安,但她還是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純粹的藝術世界。丘堤早年留學日本,當時日本的畫界是比較開放多元的,東京舉辦過很多關于西方各個流派的藝術作品展覽會,丘堤也因此得到了學習的機會,拓展了視野,這給她的創(chuàng)作也帶來了很大的啟迪。后來印象派在日本洋畫中占據(jù)主要位置,這也使丘堤受到了影響,傾向于現(xiàn)代主義。故丘堤的繪畫一生都帶有法式審美基礎上的日本西洋畫風。
丘堤是我國第一代現(xiàn)代派女性畫家,面臨著許多艱苦的處境,她不停地在中國油畫界尋求突破,將中國的意境表現(xiàn)與西方表現(xiàn)主義融會貫通。在丘堤油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東方女性的溫和婉約,且她的這一表現(xiàn)手法逐漸成熟,形成了設色大膽、結構堅實而又略帶渾厚和諧的藝術風格。
丘堤的油畫藝術作品依托印象主義的形式語言,加以表現(xiàn)主義的部分技法。簡而言之,丘堤的作品,一方面展現(xiàn)了她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繪畫的認可,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出其對東方的審美。她的油畫創(chuàng)作風格既不凸顯夸張的變形,也不遵循學院派的寫實主義,而是在傾向現(xiàn)代主義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正如丘堤得到“決瀾社獎”的那幅《花》,是最能體現(xiàn)丘堤不因循守舊、敢于打破常規(guī)的現(xiàn)代女性之特點的作品。畫面極其簡潔,背景采用平涂手法,深色背景,花瓶置于一塊染布之上,也是完全平面化。畫面的構成、用意、色彩,都非常成熟和老練。丘堤巧妙地在對稱的構圖中尋找不平衡,畫中技法的處理吸收了西方繪畫的手法,將技法和觀念融合得恰到好處。當時有人提出葉子就是綠色,花就是紅色,丘堤作品中的紅葉綠花引起了一番爭議。大膽的用色傳達了丘堤激進的觀點和獨特的情懷,龐薰琹、倪貽德及丘堤等一些決瀾社畫家,認為藝術改變物象本色進行藝術處理無可非議。
丘堤強烈的個性和對傳統(tǒng)的解構意識顯露無疑,充分體現(xiàn)了畫家在藝術精神上的本質追求?,F(xiàn)代著名畫家陳丹青對丘堤的畫作也是贊不絕口,陳丹青夸贊她出手簡靜,見“物性”,對物體充滿愛意和敬意,為人優(yōu)雅素心,展現(xiàn)出純粹的“童心”,不畫革命畫,她這樣畫畫才是繪畫的真革命。
三、中西融合,譜寫藝術篇章
油畫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藝術家就要面對如何使其與中國傳統(tǒng)相結合的難題。在20世紀初,中國有一批畫家出國留學,他們歸來之后,艱苦地追尋著一條能夠將西洋畫與中國傳統(tǒng)繪畫相結合的道路,就如林風眠主張“調和中西藝術”以“創(chuàng)造時代藝術”,王悅之探求西畫民族化,運用中國畫的技法畫油畫作品,再采用長幅、立軸的形式裝裱。早期畫家們用油畫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中華文化的特點,創(chuàng)造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藝術道路。
提起20世紀早期的女性繪畫藝術,人們總是把她們和現(xiàn)代主義藝術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因為油畫深受現(xiàn)代主義的影響。但是丘堤作為中國的女性畫家,在留學之前都接受了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所以在學習了外來文化之后,能更好地將西方的技巧和中國繪畫結合起來。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畫家用西方油畫的技巧、材料,在其中融入民族傳統(tǒng)藝術,展現(xiàn)出了一種民族文化審美心理。女性作畫有別于男性作畫,女性畫家能夠凸顯出女性特有的魅力,女性畫家站在女性獨特的視角,表現(xiàn)女性的自我意識,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細節(jié),抓住每個精彩的瞬間和感性的感覺,用細膩的情感,將內心獨白和身心體驗以某種手法呈現(xiàn)出來,采用更加大膽豐富的顏色來創(chuàng)作油畫作品。
在中國繪畫藝術的發(fā)展史中,一直離不開“融合”這個詞語。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是我們的根基,而我們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去吸收優(yōu)秀的外來藝術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卻又具有包容性。中國繪畫傳統(tǒng)精神的變革思考,必然要關注對傳統(tǒng)的批判反思和對西畫的接受容納。畫家們主張中西融合,使不同的文化碰撞,從而產生火花,來表現(xiàn)自己的藝術風格,表達自己獨有的情懷。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新的文化變革總是伴隨著新的文化意識產生,從而豐富繪畫藝術。
參考文獻:
[1]羅燹瑕.丘堤的世界:初探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女性油畫[D].重慶:西南大學,2007.
[2]徐婷.丘堤及其繪畫藝術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2.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