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絕句為唐詩重要體裁,以言簡而意深著稱,創(chuàng)作手法多樣,今昔對比為慣常方式。今昔對比,文字層面常用表時間詞語來回味歲月更替,情韻層面通過時間輪換來體悟生命脈動。
關(guān)鍵詞:唐代絕句 今昔對比 時間遣語 生命體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 a,美在“今昔”時間對比和“哀樂”情致相生,鄭振鐸先生認為其“是《詩經(jīng)》中最為人所傳誦的雋語”b。今昔對比遂成為詩詞創(chuàng)作的重要表現(xiàn)手法,唐詩絕句今昔對比敘寫時間輪換,亦成常態(tài)。以今昔對比的時間觀察角度來認識生活、理解生活,唐詩絕句把握住個體在過程中時間的上下限,通過對時序的這兩個端點的強調(diào),在對比中表現(xiàn)“昨是今非”以及“今是明非”概念,呈現(xiàn)時間流逝的年華哀嘆或生命感喟。今昔對比,在時間詞眼的定格中回味歲月不再,在時代滄桑的領(lǐng)悟間感受生命脈動。
一、時間定格間歲月回味
今夕相對在時間片段上有整十年、整百年的時間節(jié)點,這些時間片段或節(jié)點,成為詩人恒久的心靈記憶。整十年又包括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時間回味。
(一) 十年 十年為一個整年頭,可作階段性生活總結(jié),既有“十年寒窗苦讀”的勤學,也有“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回味。晚唐江河日下,回首過去十年的作為,或許頹唐,或許凄涼,或許榮光,這其中有杜牧、權(quán)德輿和賈島代表詩作。
回首十年揚州生活,杜牧寫道: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遣懷》)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醉后題僧院》)
杜牧屬晚唐詩人代表,既寫出了大唐王朝的頹勢,也寫出了風流人才的俊逸。葛曉音先生說:“杜牧作為這一代優(yōu)秀詩人之一,在暮靄沉沉的晚唐詩壇投下了最后一道理想的光輝?!眂第一首可謂杜牧“揚州檢討書”:檢討過去,潦倒江湖,以酒為伴,冶游放浪,卻屬落魄;今朝回味,大有前塵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第二首可說是杜牧“揚州回憶錄”:“觥船棹空”用晉代畢卓好飲酒故事,寓意杯空之際萬事皆虛。
回味十年離別,權(quán)德輿《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十年前“一別”和今日“相逢”,一別一逢之間,隔著十年的漫長歲月,自然引發(fā)雙方的人事滄桑之感和彼此的生活境遇,于“逢”回味“別”,看似平淡卻含蘊無盡?;匚度松鞒蹋x與合,別與逢,總那樣偶然,又那么匆匆,一切難以預料。
回想十年艱辛,賈島《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十年屬昔時能量的蓄積,今日是能力的展示。十年磨劍,精心磨制,刻意作為;今日把示,躍躍欲試,托物言志。詩人將政治抱負寓于劍客形象中,率意造語,直吐胸臆,卻別具一格。
(二)二十年 二十年是人生的積蓄,代表詩人有柳宗元、劉禹錫。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西東?;识魅粼S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柳宗元《重別夢得》)
柳宗元與劉禹錫(字夢得),貶謫生涯相似。臨岐敘別,不著一愁字,但表面的平靜卻蘊藏著深沉的激憤和無限的感慨。“二十年來”,道出了二人共同的宦海經(jīng)歷和人世滄桑,寓復雜的情緒和深沉的感慨于樸實無華的藝術(shù)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憤而憤意自現(xiàn),語似質(zhì)直而意蘊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結(jié)。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劉禹錫《楊枝詞》)
此詩存二美:詞約義豐的含蓄之美和結(jié)構(gòu)嚴謹?shù)恼路ㄖ?。含蓄之美,詞約義豐。一曲清江,千條碧柳,兩人情緣,二十年恨。故地重游,懷念故人?!芭f”字意味風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曾”字體現(xiàn)別離剎那的深沉幽怨,“恨”字流露出望穿秋水的無限情思,感情盡于言傳之外,真摯感人。章法之美,結(jié)構(gòu)嚴謹。詩首尾寫今,中間二句寫昔,章法為“今——昔——今”,婉曲回環(huán),篇法圓緊,可謂曲盡其妙。
(三)三十年 俗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本說黃河改道,后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和變化無常。三十年,向前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一份感嘆,幾許滄桑;三十年,往后望,“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一絲期盼,幾許希望。三十年家國情結(jié),滄桑沉浮。李益《上汝州城樓》寫道:
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今日山川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
此詩寫于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李益五十七歲,由此上溯三十年,李益第一次登汝州郡樓約在進士及第后任華州鄭縣簿尉期間,三十年間,李益久佐戎幕,亦郁郁不得志。
三十年過去,一聲感慨:“黃昏鼓角似邊州?!本辰缟n涼,寄意深遠,不光有個人身世的感慨,更包含時代變遷的滄桑。
三十年朋友情誼,篤實真摯,柳宗元《長沙驛》:
海鶴一為別,存亡三十秋。今來數(shù)行淚,獨上驛南樓。
余陛云《詩境淺說》說:“一死一生,乃見交情,況歷三十年之久,重過南樓。歷歷前程,行行老淚,山陽聞笛之情,馬策西州之慟,無以過之。知子厚篤于朋友之倫矣。”d
三十年父兄情深,眷戀無比,王安石有《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三十余年,從初游到重游,今昔對比,家庭的變化、人事的變化、心境的變化,不由回想當年的融洽與快樂,深深眷戀。
三十年也是充滿深深傷痛的,王播《題惠照寺木蘭院》二首: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fā)院新修。而今再到經(jīng)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其一)
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阇梨飯后鐘。三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其二)
王播是晚唐詩人。詩寫少年孤貧而客居揚州惠照寺木蘭院的往事和今朝,百感交集,題詩抒懷,讓人不免生出悠遠而深沉的感慨,真切地折射出世態(tài)人情的炎涼冷暖。
(四)四十年 “四十年”這一時間概念帶有一份沉甸甸的感傷和深深的懷想,使情感變得凝重而悲愴。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陣子》)
家國沉浮,人事變遷。四十年來,無論是對故舊老友、當時歌樓,還是過往營生、昔日情懷,都沉痛感懷,存憂傷之美。
四十年來,重過舊宅,人事滄桑。張籍 《法雄寺東樓》 :
汾陽舊宅今為寺,猶有當時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絕,古槐深巷暮蟬愁。
郭子儀,史稱“再造王室,勛高一代”,煊赫一時。四十年間,昔日汾陽郡王榮光已不在,舊宅為寺,歌樓猶在而無車馬喧,僅剩古槐蔭蔽、深巷車銷和暮蟬哀鳴,誠然凄涼一片,感慨無端?!都t樓夢》中判詞亦說得好:“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比伺c事,盛極而衰,沒有永遠的富貴榮華,也沒有不變的衰敗頹唐。斜陽外,衰草旁,徒惹人憑吊感傷。
(五)幾百年 百年不為短,詩人感慨有萬般:李白豪放“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杜甫憂患“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毛澤東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三百年詠史,李商隱“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三百年間”則是把“一片降旗”所顯示的改朝換代糅合為“曉夢”一場,渾然無跡,吟詠南朝三百年歷史,感慨的是世事變遷。
二、今昔對比中的生命脈動
生活事事,生命感動,在時間輪換中有悲亦有喜。今昔相對,感童顏鶴發(fā),人事消磨,生鄉(xiāng)愁?!八拿骺窨汀辟R知章致仕回鄉(xiāng),寫下了《回鄉(xiāng)偶書》,實屬人生悲?。?/p>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舊時”與“近來”,寫出了時間的變與不變。“人事半消磨”,這是自其變者觀之,童顏變鶴發(fā);“鏡湖水”不改,這是自其不變者觀之,鄉(xiāng)愁愈濃烈。寫不變,是為了對比反托出變化巨大,是為了突出時間的破壞性,為了顯示人生的瞬息短暫,“所反映的只是一個久客回鄉(xiāng)的普通人的真情實感”e。
今昔相對,感荊軻事,昔人已逝,生悲壯心,屬英雄悲劇。駱賓王《于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荊軻,古之俠士,為燕刺秦王而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易水吊古,回想當年悲壯場景,千年之下,猶令人動容;“水猶寒”著一“猶”字,將昔日易水壯別和今日易水送人融為一體,筆調(diào)蒼涼,令人生無窮想象,撼人氣魄回蕩在蒼穹之上。
聞息夫人事,美人多難,生悲切心,屬美人悲劇。王維《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椿M眼淚,不共楚王言。
用“莫以”“能忘”構(gòu)成一個否定的條件句,以新寵并不足以收買息夫人的心反襯了舊恩的珍貴難忘,顯示了淫威和富貴并不能徹底征服弱小者的靈魂?!扒Ч牌D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鄧漢儀《題息夫人廟》),又使息夫人的不幸典型化,充盈著美人多舛的哀嘆與憐惜。
今昔相對,見縣宰加官,想愛民如子,生悲憤心,屬社會悲劇,杜荀鶴《再經(jīng)胡城縣》:
去歲曾經(jīng)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
全詩用三重字“縣”,縣城、縣民和縣宰,再經(jīng)縣城,見縣宰加官,卻是縣民冤魂,匪夷所思;兩樣物件一率色,縣宰的朱紱和縣民的鮮血都是一樣的紅色,朱紱原是鮮血染紅,石破天驚。
今昔相對,遇登科事,情不自禁,生得意心,屬生活喜劇,孟郊《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四十六歲進士及第,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遂寫下登科后喜悅。此詩情志明朗爽達,在措詞上亦有三處別具一格:一是兩疊韻詞,二是兩否定詞,三是兩成語。兩疊韻詞為“齷齪”和“放蕩”,一昔一今,昔日處境不如意為“齷齪”,在杜牧那為“落魄”,今朝大自在為“放蕩”,在王羲之那叫“放浪形骸之外”,兩疊韻詞令人于今昔生活境遇的品味細細于心中,叨叨于唇間,慢慢體會。兩否定詞為“不足”和“無涯”,昔日的屈辱與傷心,說不完亦懶得去說,可謂“不足”;今日的得意與暢快,仿若苦海中超脫,登躍歡樂的頂峰,縱橫無際是為“無涯”。兩成語為“春風得意”和“走馬觀花”,一活靈活現(xiàn)神采飛揚的得意神態(tài),一酣暢淋漓心花怒放的得意情形。
今昔相對,美好回憶,生悵惘心,屬心靈喜劇,有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據(jù)唐代孟棨《本事詩》記載:崔護落第,清明日獨游南莊,酒渴求飲遇妙女,意屬殊厚,崔睠盼而歸。及來歲尋之,門墻如故而鎖之,因題詩于扉。詩作對比映照,悵惘無限?!叭ツ辍焙汀敖袢铡睂Ρ龋赝安煌瑫r,“人面”和“桃花”映照,景似境似人不同,人面杳然,桃花依舊,“‘人面桃花相映紅的生動形象,正是真切地渲染出他們初遇時刻彼此藏在心中的喜悅、興奮和激動”f,美好回憶已成往事,好景不常永留心間?!叭嗣嫣一ㄏ嘤臣t”,偶遇是美好的,再尋是感傷的,回味是甜蜜的。
a 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年版,第336頁。
b 鄭振鐸:《中國文學簡史》,臺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5頁。
c 葛曉音:《唐詩宋詞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頁。
d 俞陛云:《詩境淺說》,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38頁。
e 沈祖棻:《唐人七絕詩淺釋》,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1頁。
f 劉學鍇、趙其鈞、周嘯天:《唐代絕句賞析》,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2頁。
基金項目: 廣西2020年教改重點項目(編號:2020JGZ154)廣西民族師范學院課程思政重點項目(編號KCSZ202005)
作 者: 王波平,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