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是跨界化妝品經歷波折最多的百年品牌之一,經常被“冒名頂替”,假貨或偽劣產品等“緋聞”纏身。盡管跨界化妝品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一路走來也很艱難,但同仁堂始終未放棄化妝品。
同仁堂于1669年建立,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藥行業(yè)著名的老字號,自1723年開始,正式為清皇宮御藥房供藥,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是名副其實的“御用藥”。電視劇《大宅門》的熱播,讓同仁堂“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廣為人知。藥物事關生命健康,同仁堂品牌的這一古訓,最大限度地確保了其產品的品質與功效,也是其金字招牌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歷經世事變遷,1992年,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組建,與云南白藥、片仔癀以及東阿阿膠并稱為‘中藥四虎”。2006年同仁堂中醫(yī)藥文化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仁堂的社會認可度、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
品牌的基業(yè)長青,既與其傳承下來的經典配方、工藝、產品等有關,也取決于其是否能順應社會文化發(fā)展需求不斷變革求新。改革開放以后,與其他百年品牌一樣,同仁堂也被卷入了全球化中,面臨著傳統(tǒng)市場被分割、生存壓力日漸增加的局面。為此,同仁堂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跨界化妝品就是其中的一項戰(zhàn)略。
扎根中藥產業(yè)鏈數百年,熟悉中草藥與君臣佐使的配伍,擁有豐富的中藥人才儲備和傳統(tǒng)老店品牌支撐,宮廷傳承本身就能成為傳播噱頭;同時有自己的藥材基地,能為化妝品研發(fā)提供上乘的物料等等,也都是同仁堂的優(yōu)勢。同仁堂跨界進入化妝品行業(yè)后,順理成章地發(fā)揮了其長處與優(yōu)勢。據相關媒體報道,2001年,同仁堂成立同仁本草亞洲護膚中心,陸續(xù)推出麗顏坊、同仁草本和伊妝等系列化妝品。其中,同仁本草系列于2003年上市,麗顏坊系列于2009年年底上市,伊妝系列產品于2010年6月上市。這三個系列的產品,均以“安全、有效”為產品開發(fā)理念,以迎合年輕消費群體“回歸自然、健康美顏”的消費需求。只可惜同仁堂有些操之過急,在大規(guī)模擴張后,其旗下的化妝品企業(yè)層出不窮地推出了很多化妝品,顯得無序混亂。據了解,一些店有同仁堂授權,就打著同仁堂的名義賣私自研發(fā)的商品。這些拿到授權的企業(yè)在線上銷售的面膜都是商家自己研發(fā)的,并不屬于同仁堂研發(fā)。2009年,同仁堂藥妝退出日化線,選擇走美容院線,最后也以失敗告終。
在開始做化妝品后,同仁堂有幾款產品在消費者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其一是紫草祛痘修護面膜。據了解,這款面膜不合熒光劑,核心成分為紫草提取物,還添加了茶樹油和苦橙花油,具有舒緩收斂、修護調理、淡化痘印等功效。有消費者反映,其中的精華液水潤,打開之后可以聞到明顯的中藥味道,痘痘肌用了之后感覺不錯,保濕補水效果也不錯。其二是七子白面膜粉。在同仁堂的諸多化妝品中,這款平價大碗的亮膚單品比較受歡迎。在原有七子白的原基礎上又添加了珍珠、人參、玫瑰成分,主要功效為美白肌膚、改善痘痘、補水保濕等。其粉質細膩,使用方法是用水調和之后敷在臉上,干了之后洗掉即可。如想敷的時間長點,干了之后可噴點噴霧。其三是竹炭手工皂。這款竹炭手工皂蘊含竹炭粉,吸附力強,能深入清潔毛孔深處多余油脂及污垢,有效緩解面部油光、毛孔堵塞、黑頭等肌膚問題,質地溫和,泡沫細膩,尤其適用于油性及混合性、毛孔粗大的肌膚,比較適合男士適用。
作為一家全球聞名的老字號,同仁堂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發(fā)展路徑,擁抱新生事物,是非常值得贊賞的。但在不斷自我調整、變革與突破的過程中,品牌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挖掘消費者需求、適應年輕消費者喜好,更多的是要給每個產品打上品牌的烙印,同時保障產品的品質與功效,如此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品牌力與產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