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黃興與周震鱗

      2021-08-03 03:36:44周用宜
      百年潮 2021年6期
      關鍵詞:黃興孫中山革命

      周用宜

      黃興(1874—1916)與周震鱗(1875—1964)家鄉(xiāng)均在湖南,又在湖北兩湖書院同窗六載,青少年時期即已相識,為總角之交。二人志同道合,“其患難最久”。他們受譚嗣同、唐才常影響,積極參加南社的活動,為自立軍革命奔走聯絡,譚嗣同被害、自立軍起義失敗與唐才常犧牲,促使黃興與周震鱗走上了武裝革命的道路。1903年黃、周與其他同志共同組建國內第一個革命團體—華興會,并以創(chuàng)辦新學的身份,培植革命勢力,發(fā)動武裝起義。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后,黃興在武昌率部與清軍苦戰(zhàn),周震鱗在湖南光復時于長沙穩(wěn)定局面,組織糧餉、軍隊援鄂。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后,在孫中山、黃興領導下,周震鱗參加護法、討袁諸役。

      1916年10月31日黃興逝世。周震鱗追隨孫中山繼續(xù)完成未竟之事業(yè),參加護國、北伐等諸役。周還積極參加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工作,代表中央政府接收北平,參與東北易幟,投身抗日戰(zhàn)爭,參與湖南和平運動,參加新中國的建設,1964年3月逝世于北京。

      少年定交 志同道合

      黃興原名軫,后改名興,字克強。湖南長沙善化縣龍喜鄉(xiāng)人。他出身書香門第,父親黃筱村,秀才,在鄉(xiāng)間設館授學。黃興五歲就隨父親開蒙,1893年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1896年中秀才。他從小關心國家大事,最愛聽長輩講太平天國洪秀全、楊秀清的故事。很早就萌發(fā)探求新知的志趣。19世紀末,全國范圍內的維新變法運動日趨高潮,長沙相繼辦了維新報刊,風氣大開,對黃興影響很大。

      周震鱗,字道腴,湖南寧鄉(xiāng)石子村人。父親周筱堂粗通文墨,靠耕山種田維持生計,六歲時周震鱗父親不幸早逝,家境破落,他隨母親在客地異鄉(xiāng)漂泊。稍長,便與兄長務農,勤勞耕作,漸漸地磨煉出一副堅韌耐勞的品性。他的姑父,人稱湯八爺,曾參加太平軍,太平天國失敗后潛回寧鄉(xiāng)。姑父對周震鱗兄弟十分關心,常常向他們講述太平天國中的見聞。和黃興一樣,太平天國的故事,為周震鱗參加革命鋪下了最初的基石。12歲時,周震鱗在省城長沙教書的叔叔周理琴回鄉(xiāng)祭祖探親,見到數年未見的侄子和順恭謹,聰明穎悟,表示愿意承擔學費。周十分珍惜這一機會,刻苦學習,僅用兩年時間,提前讀完了私塾所有課程,還能撰文賦對。周理琴便把他過繼作嗣,帶到長沙,繼續(xù)讀書。1892年,18歲的周震鱗考中了秀才,由一個農村貧苦少年成長為一個滿腦經史、頗有見識的青年了。

      辛亥革命時期的黃興

      由于黃興的父親黃莜村與周震鱗的叔父周理琴都在長沙教育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常相過從,彼此相知,因此黃興與周震鱗很早就相識了。黃興以“治學行事,腳踏實地,對待同志,披肝瀝膽”,得到周震鱗的敬佩和愛戴并追隨其左右。他長周一歲,二人常以兄弟相稱。

      在看到政府腐敗無能,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jié)使黃興與周震鱗成為好同志、好戰(zhàn)友。他們一心想找到一條能夠富國強兵的道路,同時對新知識充滿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周震鱗經湘撫吳大瀓推薦,取得投考兩湖書院的資格。該院專收兩湖士子入學。當時新學方興,書院的課程除史辭章外,還開設了天文、地理、數學、測量、化學、博物、兵法、史略學以及兵操新學科。通過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周震鱗認識到西方科學技術的優(yōu)越性是一條強國之道。為了讓好友不錯過接受新式教育的機會,在夏季招生時,他一連給黃興寫了幾封信,詳盡述說兩湖書院的各種新氣象。黃興當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他未被家庭束縛,毅然離家考入書院,求取新知。

      黃興入學后,與周震鱗同住一書齋,同窗“前后六年??茖W之外,賴賢師益友之指授切磋,頗肆力與中西歷史政治之比較,社會哲學之探討”。他們師從邵元帆先生修習輿地,研讀新知,探討時局,閱讀報章,思想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上下求索 初涉革命

      19世紀末,全國范圍內的維新變法運動日趨高潮,梁啟超、譚嗣同等人在湖南成立南學會,譚嗣同還與唐才常、秦力山等人一道創(chuàng)辦了《湘學新報》《湘報》宣傳維新變法,一時間湖南新政紛舉,風氣大開,思想十分活躍,這給黃興、周震鱗以極大的影響,從那時起,他們便開始了探尋救亡圖存的道路。

      黃興、周震鱗的好友秦力山、楊篤生是南學會的主要成員,經過他們的介紹,黃興、周震鱗得以常與譚嗣同來往,參與南學會的活動,了解時事,政教、天文、輿地等內容。在一次講論會中,譚嗣同說道,中國眼下正面臨被瓜分的危機,而救國的唯一辦法就是變法以圖強。如果依然是因循守舊,保守頑固,不奮起革新,“則去當奴仆牛馬之日不遠矣”!聽講的人無不感動和深思。

      黃興與周震鱗將譚嗣同的理論、主張視為救國的途徑,也就是從這時起,他們懷著滿腔的熱情,投身于革命?!霸鰪妵?,擊敗列強”成為他們共同的追求。周震鱗說:“革命事跡,蓋造于時也?!边@時的黃興與周震鱗還只是單純的愛國青年,對時局和新政懷著摯切的期望,正在探索、尋找救國的道路。

      丟掉幻想 摒棄改良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詔書,準備變法。9月21日,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fā)動“戊戌政變”,殺害了包括譚嗣同在內的“六君子”。譚嗣同是黃興、周震鱗十分敬重的人物,譚嗣同慘遭殺害,使他們心情難以平靜,他們對于把強國的希望寄托于所謂的“新政”產生了疑惑,加深了對清王朝腐敗的認識,也激發(fā)他們繼續(xù)探索救國之道。

      青年時期的周震鱗

      然而,令他們最為震撼并奠定二人革命思想基礎的是唐才常自立軍起義的慘敗。1900年,“唐才常會合南學會英俊,成立自立軍,謀起兵湖北,直搗幽燕勤王為名,繼戊戌六君子而奮斗”。事敗后唐才常等數十人慘遭殺害,給黃興、周震鱗以極大震動。周震鱗回憶道:“黑夜赴刑場祭奠,戰(zhàn)友被害,起義失敗,我多次親臨現場,夜深,手提同志血首,實是痛心疾首,但同時亦痛下決心,不報此仇,誓不罷休?!?/p>

      血的教訓和殘酷的現實,使黃興與周震鱗進一步認識到,反動勢力是不甘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的。要達到國家富強、民族自立的目的,必須以武裝力量的革命手段打敗腐敗的清王朝。他們完全擺脫了改良思潮的影響,成為具有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戰(zhàn)士。

      楊篤生、秦力山經過這次失敗后,思想上也都有了很大變化,多次來到黃興齋舍商議今后的革命行動。在秦力山出亡前夕,黃興、周震鱗在書院齋舍為楊篤生、秦力山等秘密餞行,力勸他們丟掉?;驶孟耄挥懈锩安拍軌蚓韧鰣D存,為南學會死難烈士報仇”。楊篤生、秦力山認識到革命主張的正確性,表示完全接受,當即與同參加餞別的同志一致決定:以根本推翻清廷、光復中華、建立共和政體為以后的奮斗目標。黃興還揮筆以《詠鷹》為題寫五律一首為二人餞行:

      獨立雄無敵,長空萬里風。

      可憐此豪杰,豈肯困樊籠。

      一去渡滄海,高揚摩碧穹。

      秋深霜氣肅,木落萬山空。

      他在詩中表達了盡管革命運動暫時處于低潮,但經同志們繼續(xù)奮斗,迎來的必定是晴空萬里。此詩不僅是對同志的激勵,也體現出革命者對前途的向往和對理想的追求。

      黃興《詠鷹》

      創(chuàng)建團體 生死與共

      1902年,黃興、周震鱗從兩湖書院畢業(yè)。黃興被選送留學日本,周震鱗亦被選送留學日本士官學校,但因湖南進步士紳向管學大臣張百熙爭取讓周震鱗回湘辦學,故周未能成行。黃興要周震鱗抓住這個機會回湘辦學,“此乃轉移湘人頑固腦筋,養(yǎng)成多數革命黨員,以為宣傳運動革命前驅準備,絕大良機,不可坐失”。

      周震鱗返湘后,張百熙派他到湖南高等學堂(今湖南大學)任教務長兼地理教習,周還在胡元倓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私立學校明德學堂、經正中學、周南女中、寧鄉(xiāng)第一師范及修業(yè)小學等新學兼課。他抱定以精神教育為宗旨,把學校作為民主革命的重要陣地,注重向學生灌輸革命思想,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中注意傳授軍事知識,還利用寒暑假期,讓學生回到家鄉(xiāng),將進步書籍《猛回頭》《警世鐘》及《血淚書》等宣傳品傳遍三湘四水。

      1903年11月4日(陰歷九月十六)是黃興30歲生日。周震鱗、陳天華、吳祿貞、章士釗、彭淵恂、劉揆一等20多人聚集在長沙西區(qū)保甲局巷彭淵恂家,以為黃興祝壽作掩護,秘密集會,商討革命事宜。席間,黃興簡要地介紹了成立華興會的緣由:清政府“虐民已逞,剝地刮民,舞弊營私,無惡不作”,從而使“盜賊橫行,饑饉交侵,民不聊生”。在外交上,清政府著著失利,又發(fā)出寧與朋友,不給家奴的謬論,瓜分之禍,迫在眉睫。

      黃興的講話,得到與會諸同仁的支持,大家一致認為,日下國家處于危亡關頭,對腐敗的清政府絕不能再抱一絲一毫的幻想,只有組織革命團體進行革命,才能拯救國家與民族,當即決定成立華興會。

      為了避免清政府的破壞,華興會對外采用“華興公司”的名義興辦礦業(yè),訂立章程,召集有責股東,集股100萬元作為開礦之資。凡是重要同志都給予股東之名,以便秘密參與起義。實際上,“礦業(yè)”代表“革命”,“入股”表示“入會”,“股標”就是入會證,提出“同心撲滿,當面算清”,看似生意經的口號,含義都是“撲滿滅清”的革命意義。這次會可以算是華興會的籌備會。

      1904年2月15日(除夕),在明德學堂校董龍璋西園寓所正式召開成立大會。到會百余人,推舉黃興為會長,負責統(tǒng)籌全局,宋教仁、劉揆一為副會長,各會員都有明確分工,周震鱗負責與文武各學堂的師生聯絡,還與黃興等人創(chuàng)建了兩個小團體—同仇會和黃漢會。華興會從成立之日起,就成為清末中國革命團體中最重要的組織,會員很快發(fā)展到五六百人,外圍組織的成員更是數以萬計。

      隨著民主革命思潮的高漲,許多留日湘籍學生紛紛回到國內參加革命活動。華興會與這些留學生廣泛聯絡,在各地設立革命機關,印刷宣傳品,制造炸彈,購置槍彈,積極從事起義的準備工作。他們決定1904年11月16日(陰歷十月初十),即慈禧太后“萬壽節(jié)”那天起事。黃興決定在全省五地同時發(fā)動響應,同時派華興會骨干到四川、江西、上海聯絡會黨積極響應,周震鱗負責籌措軍隊糧餉,購置槍械彈藥。

      在起義前一個月,黃興獨身一人來到周震鱗住宅,安排周震鱗在起義時不暴露身份,一旦事敗,可保存實力掩護同志。

      華興會起義雖然經過周密部署和廣泛聯絡,但由于會黨人員龐雜,起義槍聲還沒打響,便走漏消息,儲備的武器盡被查抄,參事的會黨馬福益被捕,黃興、劉揆一、宋教仁等也遭到搜捕。

      入同盟會 效力革命

      起義失敗后,黃興避走日本東京。抵日之后,他繼續(xù)從事革命活動,與宋教仁等創(chuàng)辦《二十世紀支那》刊物,廣泛聯絡支持中國革命的日本朋友宮崎寅藏等人。

      1905年7月,孫中山到達東京,宮崎介紹孫中山與黃興相識,他倆一見面便就革命活動的話題開始了滔滔長談,一致認識到革命力量聯合的重要性,于是開始醞釀組織聯合革命團體的問題。

      1905年8月20日,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科學補習所等革命團體聯合起來,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出任總理,黃興任執(zhí)行部庶務。此后,在國內出現了民主革命的高潮。

      黃興沒有忘記留在國內的周震鱗。同盟會成立不久,孫中山和黃興即派遣會員寧調元、廖炳煌和陳家鼎三人手執(zhí)孫、黃二人手書回國返湘,介紹周震鱗加入同盟會,同時將湖南省的黨務工作托付與他,任命他為湘支部長。

      周震鱗欣然接受任務,是后,他多方奔走,審慎主盟,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原湖南華興會的會員、軍界、學界的激進人物以及各大學校的學生紛紛加入同盟會。

      1906年夏,孫中山和黃興派喬宜生和法國人歐契樂到長江一帶考察黨務。周震鱗按孫、黃函中內容詳細匯報工作,但此次武漢之行,周的身份暴露。在同志的保護安排下,他安全脫走,輾轉經上海前往日本。

      是年秋,周震鱗到達東京,住在黃興寓所。在同盟會紀念其機關報《民報》創(chuàng)刊一周年(12月2日)大會之前,黃興介紹周震鱗前往拜會了孫中山。孫中山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矢志革命的精神,給周震鱗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周震鱗向孫中山匯報了革命形勢,報告了同盟會會員在新軍中開展的工作,面言革命方略,孫中山對周震鱗期望很高,希望他為革命作出更多貢獻。

      孫中山的教誨,使周震鱗的思想更加明朗,目標更加明確,他堅定了追隨孫中山、黃興為實現三民主義而奮斗的基本立場和態(tài)度。

      在日本期間,周震鱗與各省旅日同志多有接觸,并與日本友人頭山滿、犬養(yǎng)毅和宮崎寅藏等人結識。他們經常一起探討革命形勢和前途,尋求推翻清王朝的道路,周震鱗還在日本法政大學掛名修讀了一段時間。

      當時旅居日本的進步青年和革命人士,為表示與舊王朝徹底決裂,一般到達日本不久,就把長辮子剪去。有一天,黃興外出,他的長子、年幼的黃一歐拿起剪子把周震鱗的辮子一下子剪掉。黃興回到寓所,發(fā)現周震鱗的辮子已被剪,十分詫異,問及此事,才知是黃一歐的惡作劇,于是把他叫進自己的住室,訓斥道:“你周伯伯常在國內工作,頭上這條辮子對他有多重要?。‖F在我們想留都留不起來,你怎么能隨隨便便地就給他剪掉呢!下一次再不準這樣胡鬧了!”周震鱗從這件事中明白了東京留學生的革命熱情之高和革命策略的重要性。

      周震鱗到達東京不久,在江西萍鄉(xiāng)和湖南醴陵、瀏陽,爆發(fā)了“萍瀏醴起義”。東京的同盟會員,莫不激昂慷慨,亟思飛渡國內。孫中山和黃興派遣周震鱗、楊卓林、譚人鳳等返湘,主持革命大計。周震鱗一行很快回到湖南,但起義已經失敗,劉道一、蕭克昌和蔡紹南等起義首領先后遇難,革命群眾慘遭殺害者達萬余人。長沙一帶的同盟會組織受到很大打擊,元氣大傷。黃興和周震鱗被清政府稱為“一等暴徒”。湖南已容不得周震鱗等人了。在熊希齡邀請下,周來到北京,任順天高等學堂監(jiān)督,為《順天日報》及《國風日報》等進步報刊撰稿。他得到打入清政府的吳祿貞的幫助和掩護,發(fā)展革命勢力?!熬徢洌▍堑撠懀┩緦Aβ摻j布置皆應機覓人組織進行?!?h3>辛亥風云 推翻帝制

      1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的消息傳來,革命黨人痛心疾首。在一次咨政院的集會上,周震鱗帶著師范學堂的部分學生前往旁聽。他當時正為廣州烈士的流血犧牲而心痛不已,也為摯友黃興生死不明心中不安,一批立憲派人物大放厥詞。聽到如此言論,周怒不可遏,抓起座椅,投向會議主席臺,會場立時大亂,集會無法繼續(xù)進行。周當時被警方拘捕,在場學生云集而起,號召同學和民眾涌入警局,要求釋放周震鱗。后經吳祿貞多方奔走,周震鱗獲釋。在這次風潮中,周震鱗雖沒有暴露真實身份,但已不宜在北京待下去了。在吳祿貞密送下,周震鱗到了天津,他化名扮作記者,四處聯絡同志,當得知孫中山、黃興擬趁清軍秋季會操時再度舉事,周即買船票南下,到達上海,與上海同志密謀,策劃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各省發(fā)動武裝起義。

      1911年,受上海中部同盟會派遣,周震鱗急赴長沙策劃起義事宜。周震鱗到達長沙后,便與焦達峰、陳作新、閻鴻翥、閻鴻飛、袁劍非、文斐、曾杰、洪蘭生、安定超、洪榮圻、龍璋等革命同志進行了多次密謀策劃。

      安排好起義諸般事宜后,恐因他的出現,引起清政府警惕,貽誤革命大局,周便化裝潛回寧鄉(xiāng)家宅,靜待消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打響了辛亥首義的第一槍。10月22日,長沙起義成功,湖南是全國第一個響應武昌起義的省份。

      1911年10月22日湖南軍政府成立,推舉焦達峰為都督(省長)、陳作新為副都督,成立了各司局并任命了各級負責人。

      湖南軍政府成立第五天,焦達峰即派洪春臺、洪蘭生去寧鄉(xiāng)請周震鱗來省城主持工作,主要是討論起義成功后的軍政大計和援鄂等事宜。

      周震鱗到長沙后兩天,即發(fā)生湖南軍政府正副都督焦達峰、陳作新被反革命分子殺害的大事,是日離軍政府成立僅10天。譚延闿成為都督。革命派要為焦、陳報仇,反動派還要繼續(xù)殘害焦、陳家屬。新舊軍人爭功邀賞,立憲派則到處煽風點火,使全省人民一時間惶駭萬狀。譚延闿心中虛懦,無力震懾;譚人鳳初回湘省,情況不明,也難出面支持。當時湖南局勢異常危險。

      此時黃興已到武昌任革命軍總司令,便給周震鱗、譚人鳳來了一封長信,主要意思為:為了統(tǒng)籌全局,湖南局面不能再亂,否則,湖北也將支持不住,其他各省相應,恐生觀望。我們再也不能失去這次兩湖光復千載一時的機會。既然譚延闿已經被推為都督,表示革命,就應權且維持他的威信,共同安定湖南。并一再強調當前萬分迫切的是出兵援鄂。因清政府已令水陸各軍合圍武漢三鎮(zhèn),革命黨人和新軍已犧牲數千人。黃并指定周震鱗在湖南負責維持湘省局面,調譚人鳳前往湖北參贊軍事。

      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時,董必武、周恩來和參加辛亥革命的老人合影。第一排右三為周震鱗

      周震鱗以“不做官、不爭權、專做事”九字與新都督譚延闿相約,任籌餉局都督,出面維持湘省局面。周震鱗和譚延闿首先旌揚了焦達峰和陳作新兩位都督的首義功勛,以明是非。接著周在長沙金盆嶺召集新舊兩軍和群眾發(fā)表演說:現在清帝還未退位,敵人兵力還很強大,大家都是革命者,新舊兩軍決不容許互相歧視,互相排斥,要共同奮斗,聽候武昌黃興總司令編調援鄂北伐。最后,把漢陽吃緊、湖南省庫空虛的實情告之。毛澤東當時是學生軍,也參加了此會,新中國成立后,他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見周震鱗時談及此事,還說對周震鱗印象很深。聽了周震鱗的這番話,新舊兩軍官兵和群眾都大為感動,決心團結一致,為革命大業(yè)出力。對于周帶來用作犒勞的那幾萬元,也表示不要,轉用為援鄂費用。緊接著在周震鱗的協助下,譚延闿組成第二批、第三批援鄂部隊赴武昌。在周的策劃下,廣西道臺劉人熙組織北伐湘桂聯軍,向武昌和南京進發(fā)。此后黃興于武昌危局難支,每日數次向周震鱗等催發(fā)要款急電。周在日夜忙碌、頭緒繁雜的工作中,為籌餉奔走。制定章程,擬出布告,各地設立分局,遍查富民,親自到富室指派認捐,同時發(fā)行公債,請人推銷,民眾和革命黨人也紛紛解囊,在極短時間內籌得300余萬元巨款,派人星夜交付黃興。事后黃興特致電嘉獎,謂“革命成功,賴此一舉”。從10月1日武昌起義起,到11月下旬,全國大部省區(qū)都宣布獨立。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成立臨時參議院。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從此結束了清王朝260余年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皣w與政體變更”,“使民主政府予以開始”,辛亥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當時周震鱗在黃興的建議下,到總統(tǒng)府任軍事秘書,以便與陸軍總部與參謀總部聯系。周到總統(tǒng)府后,又請孫中山加派耿覲文為軍事秘書,共同草擬總統(tǒng)府發(fā)出的有關軍事文件。后周震鱗被推舉為組織湖南政府的全權代表,主持湘省政局。

      盡心竭力 促進團結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案發(fā)生,一時舉國嘩然。革命黨人與袁世凱合作建國的幻想破滅。孫中山與黃興召集全國革命骨干到上海開會商討對策,急電湖南,周震鱗奉命參加,并表示應付諸武力。孫中山命周震鱗到北京會見袁世凱,虛與委蛇,觀察形勢。周震鱗還以參議員身份與11位議員聯署,向袁世凱政府提交咨文便是指責。袁世凱未通過國會就向五國借款2500萬兩。國會議員憤不可遏,催促孫中山即日興師討袁。4月,周震鱗又奉召到上海開會,議決討袁。他被派回湘督促興師討袁,策劃起兵事宜,開辦軍械局,調集革命軍三旅,待命發(fā)動。1913年7月,江西李烈鈞在湖口揭起了討袁義旗,湘軍隨即北上進入鄂境。經過兩個月鏖戰(zhàn),革命軍不支挫敗,一時南方革命實力,大都趨于瓦解。周震鱗在湖南開辦的軍械局被袁世凱收買的叛徒焚燒。周遷至黃吉亭牧師的圣公會指揮工作,促譚延闿率兵北上。不久譚取消獨立,袁世凱派湯薌銘督湘,開始捕殺革命黨人。周震鱗被列為“執(zhí)重要事務”的要犯,不得在國內立足,于1913年8月乘日輪流亡日本。與革命同志聚集日本東京,開始了新的戰(zhàn)斗。

      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后,辛亥革命的果實旁落于袁世凱之手。孫中山、黃興等一批革命黨人先后亡命日本。這時孫、黃之間及一些同志在二次革命失敗的原因、挫敗后的形勢以及討袁戰(zhàn)略上產生了分歧意見和隔閡,彼此所持最為激烈的是組黨問題。

      孫中山簽署的大本營委任狀

      黃興因多年奔走革命,積勞成疾,同時希望到美國后爭取經濟援助,于是決定赴美療養(yǎng)。臨行前,致函孫中山到寓所敘別,向孫表明了對革命事業(yè)始終不渝的態(tài)度。孫中山特集古句書聯相贈:“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辈⑾刃须姼婷乐尥静馨貋啞ⅫS伯耀和各支部照料黃興的旅居。

      黃赴美前半個月內,周九次到黃宅議事。黃興于6月30日離日赴美。

      為了調和革命黨人之間的矛盾,留在東京,既沒參加中華革命黨,也沒加入歐事研究會的譚人鳳、柏文蔚、周震鱗等常奔走于革命同志之間,希望重新聯合起來一致討袁。

      在組黨問題上,周震鱗雖不同意采用江湖幫會形式加入中華革命黨,但他是始終反對黨內派別分立的;又考慮到革命所投身的事業(yè),實為孫中山首創(chuàng),為孫中山的思想和主張所指導;還考慮到革命內部的團結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以往在與袁世凱的幾度交鋒中,革命隊伍中各自為政,沒有統(tǒng)一指揮,才落得今日的情形,于是逐漸對孫中山的苦心增加了了解,并最終理解。周的摯友覃振率先履行了參加中華革命黨的手續(xù)。在覃振的促使下,周震鱗很快加入了組織,其他歐事研究會的成員意見逐漸達成一致,陸續(xù)辦理了入黨手續(xù)。

      黃興赴美后,與流亡日本的同志保持密切的聯系,書信往來較多。在日同志致黃興函中,陳述他們在東京的活動及主張。9月12日,黃興和周震鱗等人的信函中,對他們提出“以維持固有之黨勢入手,即與中山無所沖突,且有事時與得以助力,實為正大穩(wěn)健之至?,F在所謂革命黨,其弊在不能統(tǒng)一。公等著意在此,將來救國目的必可達到?!秉S興還告誡他們:“當此國家危機存亡之際,望公等以大度赴事,以調和方面為主……不則各自為陣,不相關聯,勢必無濟也?!倍救艘彩恰皹O力為各方面之調和”,以促革命黨人再次實現大聯合。周震鱗等人將黃興在美洲各地宣傳孫中山創(chuàng)立的三民主義,告之孫中山。孫中山對戰(zhàn)友黃興十分惦念。

      1914年秋,黃興從美國給周震鱗發(fā)來一函,除評論中華革命黨在美洲的各項活動外,建議周震鱗與譚人鳳等前往南洋策劃軍事。此時,“蔡松坡尚有實力在滇,將欲密促發(fā)動,然非待軍餉不能出兵”。1914年9月12日,黃興致譚人鳳等人的函中,再次提出希望周震鱗等人前往南洋籌劃軍事。周震鱗等深信黃興的指示正確可行。1915年1月,周震鱗、譚人鳳、熊光武、方聲濤、林虎等人即由日本抵赴檳榔嶼。

      抵達檳榔嶼后,周震鱗等與當地同盟會組織接上了關系,廣泛接觸,聯系當地實業(yè)家,宣傳袁世凱獨裁,實行專政的行徑,并積極籌款?!拔醇鞍肽辏钣谐蓴怠?,“共得中國錢十二萬五千元”。

      當時在此的同志生活較為艱苦,周因病不適,于1916年初先行回到日本。此時革命重點逐漸轉向國內。蔡鍔從北京乘機逃亡日本,再轉云南,電李烈鈞等“攜款先置滇布置”。這筆款項就用在了倒袁活動上。

      1916年,全國反袁斗爭出現高潮,亡命日本的各省同志先后回國。4月27日孫中山偕廖仲愷、周震鱗等回到上海。當蔡鍔在云南揭舉護國軍討袁義旗時,曾迭電促黃興回國。黃興速由美國啟程,于6月8日回到上海。在周的安排下,孫、黃互訪。兩人相見,握手言歡,共同主持中國革命之大局。

      1916年6月,袁世凱斃命,討袁軍事結束。黎元洪、段祺瑞分別繼任大總統(tǒng)和民國總理后,下令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各省國會議員云集上海。孫、黃又在上海召集革命同志籌商反對北洋軍閥的策略,周震鱗利用參議員的合法身份,多次赴北京進行分化北洋軍閥的工作。完成任務后,他速返上海,參加孫、黃召集的多省革命同志的會議,策劃對策。

      1916年8月1日,國會再度召開,周震鱗秉承孫、黃旨意,仍著重分化北洋軍閥工作。為達到目的,便從進一步激化直皖兩派軍閥間的矛盾入手,他依靠、團結國會議員,與參議員中衷心擁護孫、黃的張繼、林森、居正、馬君武,以及眾議院中的鄒魯、田桐、覃振等人,組織了一些民主團體,廣泛聯絡各方面人士進行策動工作。

      1916年10月31日,黃興遽爾去世,周震鱗深感悲痛。當得知黃興病重消息時,北方軍閥分化工作正在進行之中,他不得抽身離京至滬。黃興逝世后,同樣無法分身,他深感遺憾,于是與劉承烈、劉文錦發(fā)唁電表示哀悼。

      周震鱗心中的一片悲痛化作一股對敵仇恨和對革命的熱情。11月4日,他在北京致函孫中山,表達了對黃興逝世的“傷戚之情”,“惟先生既失茲最大幫手,今后為國、為黨,力任艱巨,惟賴先生一人始終主持”。他還對時局進行了分析,表述了如何改進黨務、聯合各方面力量的諸多意見。

      黃興逝世后,周震鱗致孫中山的函

      黃興去世后,周震鱗在孫中山的領導下,繼承親密戰(zhàn)友未竟之偉業(yè),為促進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富強繼續(xù)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 楊琳)

      猜你喜歡
      黃興孫中山革命
      別開生面先行者——孫中山的哲學創(chuàng)意
      游黃興公園
      小主人報(2022年11期)2022-08-23 05:27:50
      黃興:具有真知遠識的政治家
      公民與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8:12
      數形結合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黃興:為“親人”奔跑的“小幺妹”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民國時期孫中山郵票賞析
      團結(2014年4期)2014-02-28 17:03:51
      孫中山民生主義的現代啟示
      尖扎县| 涡阳县| 和田县| 仁怀市| 积石山| 容城县| 社旗县| 高清| 临沭县| 绵阳市| 临朐县| 临汾市| 兴国县| 平陆县| 古丈县| 吉林市| 滨海县| 齐河县| 涿鹿县| 珲春市| 镇雄县| 建阳市| 宣汉县| 长春市| 台安县| 宁波市| 蒙山县| 彰武县| 尚义县| 米脂县| 宾阳县| 永仁县| 新闻| 隆德县| 商南县| 肇庆市| 石棉县| 贡嘎县| 日喀则市| 乌兰察布市| 海伦市|